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56篇
  免费   2914篇
  国内免费   4484篇
测绘学   2283篇
大气科学   1754篇
地球物理   2386篇
地质学   8114篇
海洋学   2052篇
天文学   314篇
综合类   964篇
自然地理   1587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266篇
  2022年   736篇
  2021年   879篇
  2020年   706篇
  2019年   882篇
  2018年   780篇
  2017年   685篇
  2016年   740篇
  2015年   807篇
  2014年   878篇
  2013年   1021篇
  2012年   1131篇
  2011年   1074篇
  2010年   1110篇
  2009年   1078篇
  2008年   1169篇
  2007年   1001篇
  2006年   918篇
  2005年   775篇
  2004年   579篇
  2003年   398篇
  2002年   442篇
  2001年   411篇
  2000年   300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青藏高原各拉丹冬地区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49,自引:20,他引:49  
以位于青藏高原长江源头的各拉丹冬地区冰川为例, 利用2000年的TM数字遥感影像资料、 1969年的航空相片遥感资料、地形图及数字地形模型, 通过遥感图像处理和分析提取研究区小冰期最盛期(LIA)、 1969年和2000年的冰川范围, 并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分析该地区冰川的进退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 该地区1969年冰川面积比小冰期最盛期的冰川面积减少了5.2%, 2000年的冰川面积比1969年的冰川面积减少了1.7%. 从1969年到2000年最大冰川退缩速度为-41.5 m*a-1, 最大冰川前进速度为+21.9 m*a-1. 本区的冰川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冰川退缩的速度不是太大, 并有前进的冰川存在.  相似文献   
222.
胡家文 《地球化学》2002,31(4):389-394
为了计算高温,高压和高密度流体的热力学性质,提出了一个具有19个参数的维里型状态方程,其中参数与温度间的函数关系采用由Sutherland位能函数导出的维里系数近似式。除临界点附近以外,在已报道的pVT数据所覆盖的大部分超临界区域内,该方程均可适用。用该方程对H2O,CH4,H2,CO2,CO和O2等流体pVT关系的计算结果令人满意,其中pVT上限分别为:91-610GPa,1.6-11.0cm^3/mol,4000-5000K。计算体积的平均偏 小于0.8%,最大偏差小于5.4%。  相似文献   
223.
25~75℃酸性NaCl溶液中方铅矿的溶解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5~75℃、pH=0.43~2.45的1mol/LNaCl溶液中进行了方铅矿的溶解动力学实验。发现在远平衡条件下,方铅矿的溶解速率r与氢离子活度犤H+犦呈线性关系,溶解速率方程(速率定律)为:r=k犤H+犦,即对H+而言,溶解反应为一级。其中速率常数k为2.344×10-7mol/m2·s(25℃)、1.380×10-6mol/m2·s(50℃)、7.079×10-6mol/m2·s(75℃)。溶解反应的活化能为43.54kJ/mol,方铅矿的溶解机理为表面化学反应,速率决定步骤为表面配合物的离解。  相似文献   
224.
胡亚波  黄学斌 《地球科学》2002,27(2):193-198
三峡水库蓄水后,已治理的链子崖危岩体,特别是T8-T12缝段岩体将受到江水的长期作用和影响,直接关系到防治工程的成败.通过大量实地调查和岩体测试,着重论述水库蓄水对T8-T12裂缝及其充填物的作用和影响;并以此为基础,用改进的Sarma法对该段危岩体的稳定性进行重新计算和评价,得出一系列新的结论:总体上,长江水位抬升后,水对裂缝的溶蚀作用和劈裂作用,使裂缝整体加宽,不利于危岩体的稳定;考虑岩体和承重阻滑键取长期强度和江水位骤然升降,以及地震影响,链子崖危岩体整体稳定性将恶化,但NE20°方向稳定程度好于NW350°.  相似文献   
225.
长江中下游地区下蜀黄土成因研究的回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进一步认识下蜀黄土的成因及其在我国东部环境演为研究中的意义,回顾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下蜀黄土研究的主要成果,系统地评述了下蜀黄土的风成说、水成说和多成因说。下蜀黄土的成因,从营力的先后及主交看,风成应是第一位的。因此,在利用下蜀黄土保存的古环境信息研究我国东部变化时,应慎重选择剖面,以获得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26.
相对湿度对静电收集型连续测氡仪检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R-667A(Ⅲ)型快速连续测氧仪是目前环境氡测量时间响应最短的一种仪器。该仪器在核工业第六研究所标准氡室进行检定时发现,环境相对相对度对仪器检定结果有很大影响。在相对湿度为80%-99%的标准氡室内分别对仪器进行检定,结果在相对湿度为80%时仪器检定合格,而在相对湿度为99%时仪器检定不合格。本从仪器工作原理对检定结果进行。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当相对湿度太大时,可在仪器进气口安装干燥器对进气进行除湿。  相似文献   
227.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生烃潜力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古生界高成熟-过成熟碳酸盐岩的生烃潜力一直是困扰我国海相地层油气评价和勘探的重要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本采用有机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系统剖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基本特征及其生烃潜力。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发育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厚度较大,有机质丰度较低,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型和Ⅱ型,有机质热演化已达到过成熟阶段,这套烃源岩是该区重要的有效气源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可为中部大气田提供良好的气源条件。  相似文献   
228.
大别山东部花岗岩类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大别山东部主要花岗岩体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配分型式的基础上 ,探讨了花岗岩体的物质来源、成岩模式及其构造意义。研究表明 :(1)大别山东部出露的主要花岗岩类岩体的物质来源基本相同 ,且源区具有古岛弧的特征 ;(2 )各岩体的成岩模式呈现以分离结晶作用为主的特征 ;(3)花岗质岩浆上侵的构造环境与中国东部燕山期构造转折的大背景有关。伸展拉张过程造成的地幔上涌不但是花岗岩类形成的构造条件 ,也对超高压变质岩的快速折返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29.
西范坪斑岩铜矿钾硅酸盐化作用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范坪铜矿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现的斑岩型铜矿床。伴随铜矿化发生了强烈的钾硅酸盐化。蚀变作用使成矿主岩的 Si O2 ,K2 O增加 ,Ca O,Na2 O,Fe2 O3 减少 ;大离子亲石元素含量降低 ;L REE减少 ,L a N/ Yb N 比值升高 ,δEu值降低。通过研究认为 ,西范坪铜矿成矿母岩是富钠 (Na2 O>K2 O)斑岩 ,而不是富钾 (K2 O>Na2 O)岩石 ,这说明相对富钠的斑岩也能成矿。  相似文献   
230.
在兴安金石金矿外围 4号分散流异常区 ,通过地电化学提取金测量法 ,查明测区存在 5个走向规模小于 5 0 m的金异常区 ,W( Au) 最大值为 72 .4× 10 - 9,高出背景值十几倍 ,并藉综合土壤吸附汞测量 ,高精度磁测和激发极化法等多种物化探方法来确定这些异常区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 ,提出金矿成矿的有利部位在金的地电提取高异常区、高汞量异常区、高磁性异常区、低视电阻率异常区和中等视极化率异常区的“三高一低一中”的找矿模式。确定测区的北北东角 (右下角 )一带具备有利的金矿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