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5篇
  免费   669篇
  国内免费   1344篇
测绘学   453篇
大气科学   238篇
地球物理   430篇
地质学   2605篇
海洋学   525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208篇
自然地理   355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47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41.
The Lishui Sag, in the East China Sea Shelf Basin, is rich in hydrocarbons, with the major hydrocarbon-bearing layers being the Paleocene Mingyuefeng clastic rocks. Analysis of the implicit geologic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se Paleocene clastic rocks using petr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methods has significant practical importance. These Paleocene sandstones are mainly lithic arenite, lithic arkose and greywacke, composed of K-feldspar, plagioclase, authigenic clays, silica and carbonates. As continental deposits, Yueguifeng clastic rocks have high aluminosilicate and mafic detritus contents, while the Lingfeng and Mingyuefeng Formations are rich in silica due to an oscillating coastal marin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The major element contents of these Paleocene sandstones are low and have a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indicating that the geochemical composition is non-epigenetic, transformed by sedimentary processes and diagenesis. The Yueguifeng detritus comprises recycled sediments, controlled by moderate weathering and erosion, while the Lingfeng and Mingyuefeng detritus is interpreted as primarily first-cycle materials due to low chemical weathering. In the Late Cretaceous to Early Paleocene, the Pacific Plate began subducting under the Eurasian Plate, causing an orogeny by plate collision and magma eruption due to the melting of subducted oceanic crust. This resulted in the dual tectonic settings of “active margin” and “continental island arc” in the East China Sea Shelf Basin. During the Late Paleocene, the Pacific Plate margin migrated eastward along with development of the Philippine Ocean Plate, and the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Lishui Sag gradually turned into a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Detrital sources included both orogenic continental blocks and continental island arcs, and the parent rocks are primarily felsic volcanic rocks and granites.  相似文献   
942.
遥感图像中通常存在大量的阴影,阴影会对图像分割、目标识别造成一定的影响,阴影检测是阴影去除的基础。针对传统Tsai算法准确度上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首先,采用chuang所提出的方法定制了新的比例图,通过对定制比例图进行全局阈值分割将输入图像分为候选阴影点与非阴影点;再对大致阴影图中的每一个候选阴影区进行迭代分割处理来从候选阴影点中挑选出真正的阴影点;剩下的每一个候选阴影点进行fine-shadow判断处理。实验证明,改进算法可以提高阴影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43.
增强现实是真实世界与虚拟信息融合的可视化窗口,增强现实与地图的结合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如何合理地在增强现实界面上表达地图内容,提高用户的认知效率是研究的难点之一。在分析AR与地图结合的特点的基础上,拓展了AR Maps的概念,并重点研究了AR Maps应用场景过程;提出了一种从宏观到微观的地图应用模式;最后设计了基于应用模式的AR Maps地图架构,构建了Android环境下的地图平台,验证了AR Maps应用模式的功能。  相似文献   
944.
青藏高原海拔4000 m区域人类活动的新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早期人类活动对于研究人类对极端环境响应与适应至关重要,4000 m海拔区域是人类向高原腹地迁移与扩散的关键。下大武1号遗址(XDW1)发现了11290±69 cal. a BP人类活动遗留的灰烬层,及其年代主要集中在11.2 cal. ka BP的细石叶、石片等石制品,是目前青藏高原4000 m海拔区域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活动证据之一,说明在全新世伊始,人类就已经登上了海拔4000 m的青藏高原主体。据此推测人类在高原东北部扩张的时空演变过程,末次冰消期人类在海拔3000~4000 m高原东北缘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等区域活动,全新世初期扩张至4000 m海拔高原主体,全新世大暖期向高原腹地深入;上述3个人类活动阶段与末次冰消期环境的改善、全新世伊始的气候迅速转暖和全新世暖期盛期的到来等重大气候变化阶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45.
1977~2014年枯水期普者黑湖面积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支持下,利用11期枯水期(4月)的普者黑湖Landsat MSS/TM/ETM+/OLI影像数据,研究1977~2014年期间枯水期普者黑湖面积变化;从降水量、农田面积、总人口和GDP等角度,探讨其发生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1977~2014年期间,普者黑湖面积波动变化,除2002年和2009年出现面积大幅增加外,其它时期湖面积在萎缩,且自1977年以来,普者黑湖面积的萎缩速度在逐渐加快,2009年湿地公园建成后,其面积萎缩速度有所减缓;2普者黑湖面积缩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干扰,湖面积萎缩与当地GDP和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显著负相关,与降水量不相关;3普者黑湖面积减少地段主要集中在天然堤带、泛滥平地带和湖泊洼地带以及中游人口集中的村庄附近,减少的湖面积44%被开垦成农田;4普者黑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的建成有效减缓了湖面积的萎缩态势,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达到了湿地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946.
本文以Node.js、Arc GIS Server和SQL Server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前后端语言统一、用于快速开发Web GIS系统的方案,并建立了西安市城市环境气候图信息系统。该系统提供了信息查询及可视化、专题信息表达、空间分析、数据下载、系统留言等服务,可以为城市气候分析和气候图制作工作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947.
随着空间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与空间大数据云平台相关的项目逐步规划和建立.GIS建设项目已经朝着平台化、虚拟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转变.新一代GIS平台建设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要把空间大数据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它需要系统地管理、持续地维护、安全地控制以及深入地挖掘.在持续探索数据价值的过程中,对平台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包括集成多种开源技术、支持快速的迭代开发、支持持续运行的数据分析任务等.本文研究的重点是结合DevOps等先进的面向持续交付的管理理念,利用相关技术提出空间大数据基础设施的设计方案,使其具备持续交付能力.  相似文献   
948.
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道路提取对于城市建设、规划和地图更新等有重要意义。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市道路网的复杂性,结合尺度空间思想提出一种面向对象的城市道路自动提取算法。在此基础上,使用Canny算子获取像元簇梯度图,并进行标记分水岭分割得到区域对象;建立城市道路与几何、光谱特征相关的道路规则,从分割结果中筛选出道路区域对象;使用形态学方法提取道路区域的骨架,并对骨架进行连接、光滑等后处理,最后输出道路网提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复杂城市道路的高精度自动提取,对城市道路网更新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49.
针对目前国内矿井井筒病害巡检系统的工作机制,设计了应用于井筒病害巡检系统的设计书一键式自动输出的程序系统。设计书区别于报表,相比报表更具灵活性和多变性。利用Access数据库和设计书模板,结合计算机软件工程程序设计中面向接口的编程思想和数据标签配置模式,创建了一套GIS相关领域内可行性高复用性广的一键式设计书自动输出的技术设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50.
竖井井筒病害巡检是矿井安全监测的重要内容,高精度的病害面积提取为评估病害等级、研究病害发育等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利用竖井井筒病害巡检系统对井壁原始影像进行拼接配准,可以得到带有空间坐标位置的粗精度井壁拼接图像。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影像利用竖井井壁罐梁分布特征取特征点并结合Givens变换求解纠正多项式进行分块空间纠正,得到高精度配准图像,最后通过计算机图形区域生长算法,提取病害图形得出高精度的病害面积数据,满足了实际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