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3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741篇
测绘学   146篇
大气科学   319篇
地球物理   1258篇
地质学   1240篇
海洋学   401篇
天文学   114篇
综合类   104篇
自然地理   23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4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47篇
  1979年   12篇
  1964年   18篇
  1959年   14篇
  1957年   17篇
  1937年   14篇
  1935年   14篇
  1923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对于硫化物矿床中微量元素的深入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Fleischer(1955)把已获得的关于方铅矿、闪锌矿、纤锌矿、黄铜矿、白铁矿、磁黄铁矿以及砷黄铁矿等硫化物的可资利用的大量资料进行了总结。他把8种测定结果(含量为10—2300ppm)的黄铜矿含银总量制成表。Hawly等(1961)测定了许多铜矿床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某金矿山的一个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他们获得铜矿床中银的平均品位为91—310ppm;金矿山黄铜矿中银的品位为165ppm。在对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Rossland地区的矿床研究中,Thorpe(1967)总结了黄铜矿中贵金属含量的资料,大部分是关于金的含量,少部分是银  相似文献   
92.
Gu JD  Fan Y  Shi H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2002,45(1-12):379-384
Degradation of selected indolic compounds including indole, 1-methylindole, 2-methylindole, and 3-methylindole was assessed under methanogenic and sulfate-reducing conditions using the serum-bottle anaerobic technique and marine sediment from Victoria Harbour, Hong Kong as an inoculum.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indole degradation was achieved in 28 days by a methanogenic consortium and 35 days by a sulfate-reducing consortium. During degradation under both conditions, two intermediates were isolated, purified and identified as oxindole and isatin (indole-2,3-dione) suggesting that both methanogenic and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use an identical degradation pathway. Degradation processes followed two steps of oxidation accomplished by hydroxylation and then dehydrogenation at 2- and then 3-position sequentially prior to the cleavage of the pyrrole ring between 2- and 3-positions. However, none of 1-methylindole or 2-methylindole was degraded under any conditions. 3-Methylindole (3-methyl-1H-indole, skatole) was transformed under methanogenic conditions and mineralized only under sulfate-reducing conditions. It is clear that methyl substitution on 1- or 2-position inhibits the initial attack by hydroxylation enzymes making them more persistent in the environment and posing longer toxic impact.  相似文献   
93.
前言金伯利岩这一术语,1887年首先由Lewis引入地质文献,用以对南非金伯利典型地区金刚石的主岩进行描述。此后,为建立完善的岩石学标准以对金伯利岩进行认识和分类作了多方面的尝试。过去25年问先后发表了许多定义。  相似文献   
94.
喀拉海沉积物中高度分散的矿物З.Н.ГорGунова近年来北极海吸引了广大研究者的注意。这些海盆由于很难进入,所以至今研究程度不够。但正是在这些地方,有可能解决许多气候学、生态学、古海洋学等基础问题。喀拉海沉积层的岩石—矿物学研究是这一研究计划的一...  相似文献   
95.
Harvie和Weare(1980)的矿物溶解度模型,被扩展到25℃时高浓度的8组份体系Na-K-Mg-Ca-H-Cl-SO_4-OH-HCO_3-CO_3-CO_2-H_2O。该模型就其水电解质溶液的热力学而言,是以Pitzer(1973)及其同事们的半经验公式为基础的。利用大量的适用于大多数亚体系的有效的等压、电动势及溶解度资料,把模型参数化。模型的推测能力,已通过体系中比参数化所用资料更为复杂的实验资料进行对比而证实。本文讨论了水电解质溶液的化学模型的基本特点和pH与溶液平衡特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
97.
在用重力模型绘制深部沉积盆地基地的地形中,结合密度随深度按指数函数增加的关系可以改善其精度。为了计算具有这种指数密度-深度关系的三维构造的重力效应,提出了一种以级数展开为基础的频率域正演算法,其数值计算可以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完成。在递归程序中可以应用此算法,以便依据基底起伏来给出反演解。在澳地利东部的潘诺宁(Pannonian)盆地西缘得到的重力资料的二维合成例子和三维野外例子令人满意地检验了这种反演程序,盆地内厚达2.2km的三迭纪沉积物上覆在火成岩或变质岩基底上。几个井内的基地相交证实了这些结果。  相似文献   
98.
台湾岛是欧亚大陆架和属菲律宾海板块的吕宋岛弧向北延伸形成的弧形列岛间少有的活动碰撞产物。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个碰撞的演化和近代构造,我们从台湾遥测地震台网记录的50000个原始记录中挑选了1260个好的地震记录,用于决定该岛下的一维和三维P与S波速度结构。速度结构和地震再定位的结果指出,该岛在构造上分为三个不同的地带。在东部,菲律宾海板块正俯冲于欧亚板块的东部,其北西向边界由地震活动和高速度区圈定。在南部,欧亚大陆板块正俯冲于菲律宾海板块,在大约23°N的东西向边界的南端,它可由壳下地震活动性和相当低的速度区很好地圈定。消减大陆的倾角很小,在吕宋岛弧东边,距主要岛屿50 km内都是这样。在该岛23°N以北的主要部分的结构指出,中央山脉的西部25 km的深度以上有一低速度缓倾带,而在那个深度以下,至少到50 km,呈现窄而陡的倾斜。由窄地震活动带勾画出该低速区的倾向,并延伸到100 km。这个地震带处于速度的鞍部,在24°N的中部低速区呈现明显的断错。因而,欧亚大陆消减带在台湾的证据在该岛下处处存在,地幔低速区证实,但未必需要,在大陆下地壳约6—16 km的消减带至少已达50 km的深度。在23°N速度结构和地震活动性的明显变化及在24°N低速范围的水平断错表明,在通过这些纬度时,消减带特性有突然变化。这些变化可以是吕宋岛弧和消减大陆架相互作用引起,它类似于表面的相互影响。最后,消减的菲律宾海板块的速度结构指出,在70 km深度以下,地震不在板块的高速区内发生,但有可能处于板块的上缘附近。地震位置和速度结构也指出,消减板块是分段的,而且消减作用当今正在22°N的南部发生。  相似文献   
99.
一、引言 50年代以来,对引导概念及其在预报的应用已作了许多重要的研究。多数研究表明,对流层中层的基本气流或深厚层的气压加权平均气流可以作为热带气旋运动的引导气流。许多作者讨论了涡旋运动对基本气流的偏差,但研究结果互相矛盾。这就导致了本文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0.
采自西德Eifel东Laachef Sce晚第四系具不同成份分带的火山碎屑岩层的二十六个全岩、七个基质和五十三个单矿物样品用中子活化仪器进行了分析。这些资料表明喷发前Laacher See岩浆房内的化学变化与其它资料导出的一致。岩浆房顶部是高度分异的晌岩,底部是富含铁镁质的响岩。一些不相容元素如Zn、Zr、Nb、Hf、U、LREE和HREE在顶部相当富集,而相容元素如Sr、Sc、Co、Eu强烈地亏损。中等可溶元素Ta和一些MREE在中间层位被耗损。全岩和基质资料表明,响岩溶体在化学成分上的分带性与斑晶含量无关。混染岩(响岩—碧玄岩)中相容元素的丰度最大。所有元素(除Rb外)对于浮岩地层层位来说,都出现连续的成份变化。依据这些资料我们能划分出三个主要的单元:早期喷出的高度分异岩浆,发生演化的响主体和作为最终产物的铁镁质响岩。九个矿物相的微量元素分配系数(K)的巨大变化就地层层位而论不能用常规的机制进行解释。我们假定响向岩熔体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明显变化由结晶作用控制着分异作用,而分异同时和(或)之后的液—液两相分异作用所控制。这又引起了斑晶和主岩基质之间不平衡。所以分配系数不同于平衡分配系数,相当于后期结晶作用总和。不同于基质成份。这样,就能利用△K—△M图(K的变化相对于M的变化关系图)讨论变化的分配系数K和基质M之间的关系。这个图的不同部分与不同参数有关(T、P、聚合作用,杂岩建造,分带岩浆柱中的平衡结晶作用晚期结晶作用和非平衡效应),这些参数能大体说明分配系数变化的原因。△K—△M图能够区别由分异岩浆系统产生的天然火山岩中影响分配系数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