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6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340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148篇
地球物理   601篇
地质学   577篇
海洋学   192篇
天文学   69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13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7篇
  1964年   5篇
  1935年   5篇
  1934年   4篇
  1926年   3篇
  1925年   3篇
  192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61.
本文研究了1984年至1986年3年期间全球数字地震台网(GDSN)记录的长周期数据,以讨论作为远震S前驱波的上地幔过渡带产生的S—P和P—S转换波的存在,这类转换波已在大量单台站记录上得到证实,许多记录的简单叠加加强了转换相位的出现,并证明不同板块区域之间过渡带性质没有重要的横向变化。400km间断面的S—P和P—S转换波在70°至85°之间距离上得到很好的观测,而670km间断面的转换波在87°以上距离观测得很好。已发表的震源机制分析和与合成地震图比较说明,转换震相的形态主要由地震辐射图型所控制,接收点下方经历S—P转换的震相可以从倾滑事件观测到。这些事件沿台站方向上辐射强SV和弱P波。在另一方面震源区域下方P—S转换经常可以从沿台站方向激发强P波和很小的SV波能量的事件中观测到,同时也从一些走滑事件中观测到。观测资料与合成地震图比较表明,Dziewonski和Anderson(1981)的PREM模型可以解释绝大部分观测数据。然而,从670km间断面上观测到的S—P和P—S转换波经常比合成地震图的振幅强。转换波和P波尾波的加强干涉,震源辐射的影响以及比在PREM模型中更高的670km间断面的速度反差都可能成为这一偏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462.
463.
河南省旅游观光业发展战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丰富,旅游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已进入重要阶段。但由于旅游景点集中连片差,轰动效应差,使河南旅游业在全国一直处于旅游热线上的“温点”。本文试图为改善河南旅游业的运行机制,提供基本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464.
465.
众所周知,在金矿勘查中。采集和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水系沉积物样品是个难题。本文介绍了一种从活动的水系沉积物中采集原状、封闭样品的冷冻采样法,并对苏格兰科诺尼什境内的一条流经金矿区的河流进行采样试验,以此对该法进行评价。 常规采样法的缺点在于粉金因淘洗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冷冻采样法则可获得具有代表性和定量性的数据。若能与砾石层河流沉积学方面的资料相结合,还可建立探测矿源的矿质分散模式。这表明,冷冻采样法特别适用于大型金矿勘测中的定位阶段。  相似文献   
466.
西藏日喀则白垩纪弧前盆地:沉积物和盆地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区位于拉萨地块及其深成岩类(冈底斯带)以南沿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120km范围内。在圈捕洋壳或过渡地壳顶部的藏南日喀则弧前盆地的演化始于中白垩世。原先的被动陆缘沉积残余,特别是浅水碳酸盐,保存于强烈变形(缩短约65%)和部分侵蚀的盆地充填物的北缘。保存的弧前复理石沉积厚达6—8km,主要由与俯冲有关的火山弧(冈底斯带)排出的火山碎屑(安山岩质和安粗岩质)物质组成。除诸如陆棚碳酸盐之类的再搬运的盆内组分之外,较深侵蚀面处或较远源的深成岩和沉积岩均提供盆地充填物。可划分出5个主要的深海水道体系作为位置大体固定的点源。水道中的水流方向总是指向南面的生长加积楔或俯冲带,因此指示该盆地永久性地充填到外脊并逐渐变浅。弧前复理石至少可细分为三个巨层序,从宽阔而切割较深的粗粒水道充填物开始,而以半远洋泥灰岩(沉积于碳酸盐补偿深度CCD之上)和黑色页岩告终。水道的侧向迁移、水道舌状体的转换以及火山脉动产生了主要为向上变细的高频率旋回。弧前盆地内的海相沉积作用于麦斯特里希特期(Maastrichtian)或古新世结束,代之以富含源自深侵蚀的岩浆弧的粗碎屑的始新统一渐新统秋乌组(与凯拉斯和更西的印度河磨拉石等时)河流沉积。因为弧前复理石和磨拉石型秋乌组均在中新世(?)同期变形,我们认为秋乌组代表海相弧前盆地充填作用在大陆的继续,如加利福尼亚大峡谷弧前盆地中观察到的一样。  相似文献   
467.
1.一般方法 A)我们的方法是利用地面和高空的观测资料(预报因子),根据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一些气象参数的加权组合,详细说明局地天气要素(=降水量y的高比率)。所选择的是那些期望与降水量有物理联系的因子。季节(日序);在500毫巴位势高度上的局地变化(各种时间尺度上的观测);850、700和500毫巴上水平风的向量(各种观测时间内的数值中心);水平风向量的局地变化(各种时间尺度上的观测);700毫巴上的局地温度变化(各种观测时间内的数值中心);850、500毫巴上的相对涡度(各观测时间内的数值中心);850、500毫巴上的相对涡度平流(在各种时间尺度上计算的),各观测时间内850到500毫巴上的露点差;850、700和500毫巴高度上的湿度平流、垂直速度(用ω方程求出)等等。这个方法的一个优点是可以从长期的记录中推导出一些单点和季节的稳定的预报关系。在中纬度,比较小的降水几乎占降水事件的90%,而且降水  相似文献   
468.
冰川环境     
历史背景对发育于欧洲和北美广大地区含各种岩类岩块的表面沉积—冰碛物的成因曾有过激烈的争论,而在十九世纪由于逐步接受冰川理论,这一争论才得到平息。这一理论阐明  相似文献   
469.
在过去十年中,对地球早期历史研究的激剧增多,因而要撰写恰当地反映该课题的综合评论文章,变得更加困难。不过,用1980年的知识水平和流行想法,回顾几年前出版的文献—Moorbath的出色评论文章(加拿大地质学会会刊,86,259-279页:1975),本文附有评注的论文选集(McCall主编的《太古宙》,Dowden等人;1977)和Windley主编的专题论文集(《地球早期历史》,John Wiley,1976)—到目前椭论中的最新  相似文献   
470.
在西澳大利亚东部金矿田的维基穆尔萨穹丘周围,在太古宙科马提岩流中产有大量与火山伴生的镍矿床。这些矿床是浸染状和块状硫化物的典型小而富的矿体,产在蚀变的超镁铁质岩系的底部或附近。这类矿体只局限在下伏变玄武岩接触带的弯曲或相伴的构造中,而且岩石经过闪岩相到热动力变质。超镁铁岩系是由一定数量厚层(25—30米)的向上过渡到镁含量较少的上部薄岩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