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8篇
  免费   1134篇
  国内免费   1747篇
测绘学   707篇
大气科学   1164篇
地球物理   1306篇
地质学   2966篇
海洋学   863篇
天文学   195篇
综合类   537篇
自然地理   66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404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409篇
  2018年   333篇
  2017年   363篇
  2016年   395篇
  2015年   391篇
  2014年   479篇
  2013年   428篇
  2012年   447篇
  2011年   460篇
  2010年   413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总结不对称抽道集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的工作经验,提出自由观测面自由反射界面不对称抽道集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的处理思路和计算方法。在自由观测面的条件下,反射界面可分为简单倾斜平面、规则曲面和自由反射界面三种情况,针对不同情况讨论共反射面元的叠加方法。综合一般情况下的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提出了“鳞片法”的处理思路。  相似文献   
92.
苏水生 《福建地质》2003,22(2):69-77
上杭县铜矿沟和萝卜岭矿段组成一个斑岩型铜矿床.萝卜岭矿段位于花岗闪长斑岩北东端的前峰部位,铜矿沟则是其往南西深部的延伸,通过对铜矿沟—箩卜岭斑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铜矿沟斑岩型铜矿埋藏总体较浅、品位较低、厚度稳定且较厚,对于指导该区寻找浅部斑岩型铜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3.
零价铁去除Cr(Ⅵ)的批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零价铁去除Cr(Ⅵ)的一系列批实验结果表明:水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对于相同粒度的铁屑(比表面积2.89m^2/g),固液比由05g/100mL增加到2.0g/100mL,Cr(Ⅵ)质量浓度达到排放标准所需反应时间从26.7min降为3.6min;在固液比相同、原水中Cr(Ⅵ)质量浓度不超过30mg/L时,原水质量浓度增大,达到饮用水标准的反应时间增加;其他条件相同,升高温度可提高零价铁与Cr(Ⅵ)的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94.
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玉亭  刘素英 《山西地震》2003,(4):27-28,35
对科技期刊质量和编辑素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编辑是期刊的设计师。一本期刊从总体创意、策划选题、编审稿件到排版设计,无不体现编辑的主体意识。期刊质量的好坏,读者评价的高低都与编辑息息相关。编辑的素质关系到期刊的生存和发展。得出不断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是十分必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95.
对上海佘山地震台伸缩仪的数字记录资料进行去趋势以及地壳形变速率的分析表明:伸缩仪EW向在200l年5~7月存在破年变趋势异常,并且该测项的形变速率在2001年3~8月存在高于正常背景值的异常。结合GPS资料、应力场、地震活动性的情况分析后认为,佘山台的形变速率异常可反映上海及邻区应力场的部分信息,该信息对地震活动具有一定前兆意义。因此,应用形变数字化资料计算地壳形变速率,可作为对地层活动以及日常地震预测的一种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6.
睡莲类植物ITS nrDNA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睡莲类植物是目前植物分子系统学与进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类群。核基因组的ITS区是核核糖体(nrDNA)转录单位的一部分。测定和分析了5个属的7种睡莲类植物的核核糖体ITS序列,并与GenBank中提取的相关序列进行了组合分析,初步获得了睡莲类植物的2个ITS系统树,结果也支持现有分子系统学研究中有关金鱼藻处于较原始位置的观点。  相似文献   
97.
As surface exchange processes are highly non-linear and heterogeneous in space and time,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the appropriate scale for the reasonable prediction of these exchange processes. For example, the explicit representation of surface variability has been vital in predicting mesoscale weather events such as late-afternoon thunderstorms initiated by latent heat exchanges in mid-latitude regions of the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of input data on modeled fluxes, so a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solution needed for accurate modeling. A statistical procedure was followed to select two cells from the Southern Great Plains 1997 hydrology experiment region, each 20 km×20 km, representing the most homogeneous and the most heterogeneous surface conditions (based on soil and vegetation) within the study region. The NOAH-OSU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Land Surface Model (LSM) was employed to estimate surface energy fluxes. Three scales of study (200 m, 2 and 20 km) were considered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of the aggregation of input data, especially soil and vegetation inputs, on the model output. Model results of net radiation and latent, sensible and ground heat fluxes were compared for the three scales. For the heterogeneous area, the model output at the 20-km resolution showed some difference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200-m and 2-km resolutions. This was more pronounced in latent heat (12% decrease), sensible heat (22% increase), and ground heat flux (44% increase) estimation than in net radiation. The scaling effects were much less for the relatively homogeneous land area with 5% increase in sensible heat and 4% decrease in ground heat flux estimation. All of the model outputs for the 2- and 20-km resolutions were in close agreement.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for this study region, soils and vegetation input resolution of about 2 km should be chosen for realistic modeling of surface exchange processes. This resolution was sufficient to capture the effects of sub-grid scale heterogeneity, while avoiding the data and computational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spatial resolutions.  相似文献   
98.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最大剪应力等值线来确定边坡的滑动面,并与其结构面抗剪强度相比较,给出了确定边坡的稳定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闽北一次降雹过程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秋萍  邓志  苏万康 《气象》2003,29(3):41-45
通过对一次降雹过程的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的强度场、速度场及其它产品的分析,得出对降雹过程不同阶段临近预报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0.
2002年6月9日汉中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俊辉  徐愫莲 《气象》2003,29(4):53-55
通过分析2002年6月8~9日汉中大暴雨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的特征及其演变,表明热力、水汽条件在降水开始前24小时有一定的反映,中低层大的正涡度和高空的负涡度集中在非常狭窄的同一地区,是产生强降水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