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645篇 |
免费 | 20528篇 |
国内免费 | 1145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515篇 |
大气科学 | 5716篇 |
地球物理 | 8628篇 |
地质学 | 31462篇 |
海洋学 | 9279篇 |
天文学 | 606篇 |
综合类 | 3982篇 |
自然地理 | 644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3篇 |
2024年 | 1633篇 |
2023年 | 1854篇 |
2022年 | 3050篇 |
2021年 | 3678篇 |
2020年 | 3099篇 |
2019年 | 3440篇 |
2018年 | 2952篇 |
2017年 | 2808篇 |
2016年 | 2876篇 |
2015年 | 3279篇 |
2014年 | 3255篇 |
2013年 | 3809篇 |
2012年 | 3993篇 |
2011年 | 3955篇 |
2010年 | 3853篇 |
2009年 | 3649篇 |
2008年 | 3632篇 |
2007年 | 3466篇 |
2006年 | 3341篇 |
2005年 | 2824篇 |
2004年 | 2107篇 |
2003年 | 1455篇 |
2002年 | 1579篇 |
2001年 | 1382篇 |
2000年 | 1155篇 |
1999年 | 568篇 |
1998年 | 279篇 |
1997年 | 221篇 |
1996年 | 194篇 |
1995年 | 147篇 |
1994年 | 142篇 |
1993年 | 105篇 |
1992年 | 109篇 |
1991年 | 67篇 |
1990年 | 83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42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56篇 |
1985年 | 37篇 |
1984年 | 36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25篇 |
1981年 | 21篇 |
1979年 | 29篇 |
1978年 | 11篇 |
1976年 | 13篇 |
1957年 | 15篇 |
1954年 | 3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103.
碱渣与饱和卤水混合制成浆体回填到盐矿废弃盐腔可同时解决碱渣处理问题和地下废弃盐腔存在的地质隐患。回填碱渣强度是影响充填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提高回填碱渣强度,采用掺入粉煤灰制成复合碱渣对其强度特性进行改良。针对不同粉煤灰掺合比的碱渣开展了组成、力学和细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掺入粉煤灰能明显改善碱渣的强度,使其黏聚力、内摩擦角都大幅提高,抗剪强度大幅增加;(2)粉煤灰掺合比越大,增强效果越明显,但强度并非随掺合比呈线性变化,对黏聚力而言,在0~20%内的掺合比下增加速度最快,而对内摩擦角则在20%~30%的掺合比区间增加最快,对抗剪强度而言,0~20%的掺合比内增加最明显;(3)粉煤灰掺入还可显著改善碱渣的压缩固结特性,使其固结系数大幅提高,从而提高碱渣固结速度,缩短充填工期,其中在0~10%的掺合比内对压缩固结特性改善最显著;(4)矿物组成分析表明,粉煤灰掺入改变了矿物组成,使得亲水性矿物含量急剧锐减,进而改变了其沉积特性。而细观分析则表明,粉煤灰掺入使碱渣从絮凝团细观结构变成了粉煤灰充当骨架的充填结构,且粒间支撑和拉联效应明显。从增强效果提高、压缩固结特性增强、控制成本和工期综合分析表明,最优掺合比为20%左右,建议工程中以不高于20%的掺合比作为实用掺合比即可取得较为理想的充填增强效果。该研究为揭示碱渣增强机制及废弃盐腔碱渣充填工艺优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4.
The design of roadbed-abutment transition part is always a challenging problem in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especially in permafrost distribution zone. A new type of roadbed-abutment transition part on permafrost was presented, and long-term observation was conducted for the deformation and the thermal regime of a roadbed-abutment transition part in the constructing Qinghai-Tibet Railway. In this paper, a new structure was presented and the observed settlements both in the subgrade and the base and its dependency with the thermal regime (permafrost table) were analyzed. In conclusion the roadbed-a-butment transition method for permafrost distribution zone was evaluated. 相似文献
105.
库姆塔格沙漠梭梭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在对库姆塔格沙漠植被调查的基础上,以天然梭梭为研究对象,从群落结构、分布和生长特性等方面研究了梭梭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自然生存规律。结果表明:沙漠南缘地带为梭梭群落的分布定居区。由于生境及地貌类型的不同,群落结构差异性较大。随着植被类型由东部山前荒漠草原向西部典型荒漠植被类型过渡,梭梭群落相对数量及相对盖度增大,由伴生种转化为建群种。水分是影响梭梭种群自然生长及更新的主导因素,成龄梭梭的生长差异性表现为河床梭梭优于滩地梭梭,沙地梭梭好于戈壁梭梭;小龄级梭梭幼苗主要分布在河床冲沟边缘附近,形成垂直河床的条带状定居格局;深居沙漠腹地的老龄梭梭已基本上衰败死亡,测定年代距公元1950年为(314±54)a。风沙作用使沙漠南移,梭梭出现衰败死亡与自然更新的演替过程。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方法,对深地震测深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及其应用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深地震测深资料处理以二维动力学射线追踪的正反演方法为主,三维地壳结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则以改进的克里金插值方法为主;深地震测深可用于揭示孕震构造环境,但对区域地壳结构与地震发生规律和活动性的总结较少;在地震测深成果方面,包括地壳结构类型和地壳厚度等,与地热、金属以及油气矿产资源的形成密切相关,但是目前尚未形成能够服务于矿产资源勘查的成果库和数据产品;海洋深部探测是目前深地震测深方法应用的热点,应当加强海陆联合地震观测,充分发挥两种观测模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7.
108.
受制于光学器件的性能与观测环境的影响,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通常存在条带噪声、光谱分辨率低、纹理不清晰等问题,给后续的自动化影像产品生产及目标解译工作带来极大的不利。本研究先后从去除条带噪声、对比度增强、边缘增强三个方面,对遥感影像进行质量改善,使遥感影像更好地为地理信息公众服务。以高分二号全色影像为实验数据,目视和定量评价结果均证实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9.
利用地理国情基本统计分析软件对地理国情普查预处理后数据进行基本统计分析。根据基本统计结果、基本统计汇总表及统计报告,制作行政区划四至点、高程分级、坡度分级、水域分布、水域统计、铁路与道路、行政村驻地分布图,并对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及统计分析成果的应用推广服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