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9篇
  免费   1689篇
  国内免费   2590篇
测绘学   982篇
大气科学   1751篇
地球物理   2148篇
地质学   4682篇
海洋学   1514篇
天文学   359篇
综合类   848篇
自然地理   1244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385篇
  2021年   491篇
  2020年   402篇
  2019年   512篇
  2018年   503篇
  2017年   450篇
  2016年   536篇
  2015年   505篇
  2014年   560篇
  2013年   569篇
  2012年   669篇
  2011年   645篇
  2010年   610篇
  2009年   567篇
  2008年   551篇
  2007年   560篇
  2006年   463篇
  2005年   450篇
  2004年   402篇
  2003年   316篇
  2002年   480篇
  2001年   399篇
  2000年   352篇
  1999年   342篇
  1998年   241篇
  1997年   208篇
  1996年   195篇
  1995年   168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1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 毫秒
571.
The sea surface height anomaly (SSHA) and geostrophic circulation in the South ChinaSea (SCS) are studied using TOPEX/POSE1DON (T/P) altimetry data. The SSHA, which is obtained after tidal correction based on the tidal results from T/P data, is predominated by seasonal alternating monsoon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SSHA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SCS is positive in spring and summer, but negative in autumn and winter.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SSHA in the SCS can be approached with the sum of tidal constituents SA and SSA. The geostrophic circulations in the SCS a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sea surface dynamic topography, which is the sum of SSHA and mean sea surface heigh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irculation in the upper layer of the SCS is generally cyclonic and notably western intensified during autumn and winter, while the western intensification is weak during spring and summer. It i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Kuroshio intrudes into the northeastern SCS throuth the Luzon Strait in winter. But ther  相似文献   
572.
本文阐述大型多元统计分析软件 PRIMER的原理及其在底栖生态学中的应用。PRIMER是处理生态和环境多元数据的重要数值分析工具 ,本文从实用的角度对其中包括的技术方法和相应的子程序如 :等级聚类 (CLUSTER)、非度量多维标度 (MDS)、主分量分析 (PCA)、相似性分析检验(ANOSIM)、相似性百分比分析 (SIMPER)、生物 -环境连接的逐步分析和相关检验 (BIOENV/BVSTEP)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573.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系统分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是海洋中最丰富的后生动物 ,它属于小型底栖动物的永久性成员 ,即分选时 ,可通过 0 .5 mm或 1 mm网筛但被 0 .0 31 mm或 0 .0 4 2 mm孔径网筛蓄留的动物 ,本文讨论线虫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 ,与相近动物类群的亲缘关系 ,泄腺纲与泄管纲分类系统的由来和演变。海洋线虫属于泄腺纲 ,由 Bremerhaven种名录和 L orenzen确立的分类系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海洋线虫的分类系统仍处在发展和完善中 ,需要发现更多更有价值的共近裔性状用于物种水平和较高分类阶元的分析和鉴定  相似文献   
574.
螺旋藻多糖对小鼠S-180肉瘤的免疫抑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红  张学成 《海洋科学》2003,27(5):58-60
研究了螺旋藻多糖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螺旋藻多糖在50—200μg/g的剂量范围对小鼠S-180肉瘤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升高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功能,促进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作用,并有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促进荷瘤小鼠脾NK细胞对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提示螺旋藻多糖可通过全面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刺激T细胞、NK细胞等功能来达到控制和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相似文献   
575.
于1992年9月–1994年5月先后对崂山湾海域作了7个航次调查。由实验室培养试验和现场采样分析两种方法得出食物链一个营养级的13C富集度分别为(1.6±0.2)×10-3和1.7×10-3,两者几乎一致。由7个季度月的现场采集样品的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从处在食物网底部的浮游植物到最高级的肉食性鱼类之间δ13C差值平均为6.9×10-3,相当于5个营养级;并由各类生物的碳同位素数据分别确定了它们在该食物网中的营养位置,其结果与食性分析方法所得结果基本吻合。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的结果还表明,崂山湾水体生物食物网中碳的来源主要是浮游植物碳。  相似文献   
576.
台湾海峡1998年夏季温盐场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8年夏季台湾海峡调查所得到的温盐观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区的温盐场特征。结果表明:(1)海峡西部主要为低温高盐水分布,而在海峡东部则是受高温低盐水控制。(2)海峡西部表层水体的低温高盐特征反映出深层在台湾海峡不同区域沿陆坡爬升的动力特  相似文献   
577.
9914号台风风暴潮、巨浪特点分析及其预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介绍了1999年14号台凤造成闽南沿海地区灾害概况,分析了台风、暴潮、巨浪的特点,阐述了本台对台风暴潮巨浪监测预报服务情况,说明加强海洋灾害预报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78.
王海黎  洪华生 《海洋学报》2000,22(3):94-102
1引言 由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建立,利用光合色素,尤其是类胡萝卜素作为区分浮游植物类群的指示物,成为更方便和有效的化学分类法[1,2].原因是色素能够很好地进行定量,可涵盖浮游植物的全部粒级范围;而且,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甚至可实现现场的船上测定.海洋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的研究,比较多地集中在开放大洋,多为利用类胡萝卜素表征浮游植物的类群结构[3-5];或以光合色素及其降解产物作为浮游植物参与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生物标志物[6-8].相比较而言,在近岸、陆架海域开展的此类研究较少,且多…  相似文献   
579.
旅游中心城市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功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董志文  盛红 《海岸工程》2002,21(1):57-62
从中国旅游业发展实际出发,深入分析了旅游中心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探讨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城市建设的关系,确立旅游中心城市的主导地位,阐述旅游中心城市的主要功能,分析区域旅游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并对发展旅游中心城市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580.
陈红  陈新华 《台湾海峡》2007,26(4):562-568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简称A.f)是一种能够以亚铁、单质硫、以及硫化物作为能量来源的化能自养菌,因为此特性,其是生物湿法冶金中主要浸矿菌种之一.本试验中,通过从4个不同来源样品中分离到了4株A.f菌,然后通过改变影响其生长的因素来比较其氧化亚铁以及硫的活性.试验中使用了6种不同条件,其中每个条件下仅改变一个影响因子,这些影响因子包括温度、离子强度、pH、重金属离子浓度、外加离子浓度、硫培养、浸矿培养.通过比较结果,发现不同条件下,4株菌表现均不一样,而活力最强的菌株也不一样.例如,A.f.3菌株在以亚铁为能量来源的时候,一般是活性最强的菌株,而A.f.2一般是活性最差的菌株;但是在用硫和黄铁矿为能量来源的时候,A.f.2的活性不再是最差的,硫培养时,A.f.2是活性最强的菌株.通过比较,人们可以筛选得到一个高活性以及工业应用价值更高的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