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48篇 |
免费 | 743篇 |
国内免费 | 109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91篇 |
大气科学 | 691篇 |
地球物理 | 902篇 |
地质学 | 2034篇 |
海洋学 | 650篇 |
天文学 | 215篇 |
综合类 | 359篇 |
自然地理 | 4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136篇 |
2022年 | 237篇 |
2021年 | 277篇 |
2020年 | 265篇 |
2019年 | 281篇 |
2018年 | 262篇 |
2017年 | 249篇 |
2016年 | 250篇 |
2015年 | 241篇 |
2014年 | 242篇 |
2013年 | 222篇 |
2012年 | 271篇 |
2011年 | 245篇 |
2010年 | 231篇 |
2009年 | 193篇 |
2008年 | 201篇 |
2007年 | 162篇 |
2006年 | 146篇 |
2005年 | 128篇 |
2004年 | 103篇 |
2003年 | 78篇 |
2002年 | 102篇 |
2001年 | 90篇 |
2000年 | 94篇 |
1999年 | 129篇 |
1998年 | 123篇 |
1997年 | 97篇 |
1996年 | 113篇 |
1995年 | 73篇 |
1994年 | 63篇 |
1993年 | 73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6篇 |
1979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1933年 | 2篇 |
193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2014—2017年四川地区开展了大范围云系观测科学试验。观测对象以盆地层状云系和积层混合云系为主,积状云(对流云)为辅。本文围绕试验目标、区域、观测要素、观测布局设计、观测方案设计、设备技术参数和典型个例等7个方面进行介绍,根据不同类型云系和降水变化特征,设计有针对性的观测方案,获得了不同类型云系和降水的多尺度连续性观测数据,为四川地区开展云和降水关系研究提供详实的综合型外场观测数据。层状降水云典型个例云高可达8km,云强核心部位的云雷达反射率可达28dBz,径向速度可达-6m·s~(-1),在0℃附近,反射率和退偏振因子LDR上有一条明显的亮带,表现为极大值,液态水主要集中于4.5km以下,随着雨强增大,液水含量增加,降水滴谱分布较窄,随着雨强减小,雨滴谱和速度谱变窄,但小粒径数浓度增加,说明对层状云雨强起主导作用的是雨滴直径,而不是数浓度;无降水层状云典型个例云层厚度为3.2km,云顶约为4km,云雷达反射率不超过0dBz,径向速度不超过5m·s~(-1),层状云内整层水汽含量和液水含量较为稳定,云中主要为液态粒子且粒径偏小、小粒径数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82.
83.
中国东北部陆缘内生金矿床成因类型、成矿时代及地球动力学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东北部陆缘是我国内生金矿床较为发育的地区之一,以成矿作用复杂、蕴藏丰富的金资源量倍受国内外地质学家关注。通过对该区内生金矿的地质和成矿年代的系统研究,初步将该区内生金矿床划分为中温热液金矿床、接触交代-热液金矿床、斑岩型/类斑岩型金铜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4种主要成因类型和3个重要成矿期(170~160 Ma、130~110 Ma和110~90 Ma)。结合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一步确定中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下地壳源,成矿作用与中生代燕山早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引发的中国东部大陆边缘岩石圈减薄及拆沉的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接触交代-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年轻地壳,成矿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岩石圈减薄拆沉的伸展构造背景下的岩浆接触交代作用更为密切;而斑岩型/类斑岩型金铜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为壳幔混合源,其成矿发生在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正北向俯冲转入Izanagi Farallon板块西向俯冲的构造转换期。 相似文献
84.
辽东湾是我国冰情最严重海域,每年冬季都会受到海冰的显著影响,冰情预测评估可为辽东湾涉海活动提供防冰抗冰的技术依据。建立气温-水温-冰情的相关性,结合便于获取的现场高精度连续气象数据和高精度冰情预测模型,可实现局地小尺度的冰情快速预测评估。基于2017—2018年冬季辽东湾东岸红沿河附近海域实测气象-水温-冰情同步观测数据,结合辽东湾大尺度整体冰情(浮冰面积),推演局地气温、水温与不同尺度冰情评价参数(浮冰范围与冰厚)的相关关系,提出基于不同气温区间的气温变化规律的冰底热通量选取方法,进而建立适用于辽东湾的气温-水温-冰情评估方法。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测点气温与水温存在明显相关性;浮冰范围与气象数据存在明显相关性,临界温度为 -5 ℃的累计负气温能很好拟合本年度盛冰期浮冰范围。基于HIGHTSI进行数值模拟后发现:水温与块体积法计算冰底热通量时,冰水间的热传递系数取2.2×10-5是可行的;水温对冰情的影响表现在海冰冰厚最大值与冰期长短。为弥补辽东湾其他海域因缺少实测海水温度观测数据欠缺、冰底热通量选取不准选取导致的冰情模拟预测评估困难的问题,本文依据水温与气温的相关性,将水温随气温变化划分为结冰区(气温小于-10 ℃时水温维持冰点附近)、过渡区(气温为-10~-5 ℃时水温处于-1.4~-0.4 ℃)、融冰区(气温高于-5 ℃时水温随气温的增大逐渐增大),进而提出适用于辽东湾所有海域的冰底热通量计算方法和冰情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85.
86.
上海地区扁铲侧胀试验计算地基承载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扁铲侧胀试验和试验机理的研究和对试验指数的对比分析 ,提出了用扁铲侧胀试验计算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利用上海地区部分重大工程中的扁铲侧胀试验数据 ,在与室内土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及十字板剪切试验的相关分析的基础上 ,经数理统计后给出了上海地区用扁铲侧胀试验计算地基承载力的经验公式。最后 ,通过与室内土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十字板剪切试验计算的地基承载力对比 ,分析了本经验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的精度。研究分析表明 ,可以用扁铲侧胀试验计算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87.
在实验室内利用超声尾波观测大尺度(1.5 m)岩石断层的黏滑过程.利用基于尾波干涉的观测方法,我们获得了高达10-6的相对波速变化的观测精度,这相当于~10 kPa的应力变化.利用高精度的测量,我们获取两种不同加载速率下(1 μm·s-1,10 μm·s-1)黏滑过程三个阶段(恢复、加载和滑动)基于波速变化的特征量.我们更进一步获取了断层失稳阶段波速变化的时空演化过程.最后讨论了该观测方法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作为一种对现有实验观测手段的有益补充,利用超声尾波观测实验室大尺度岩石断层的动力学过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88.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 in the upstream and midstream of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 (the upper Brahmaputra), Chi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Xiaonan Shi Fan Zhang Xixi Lu Zhaoyin Wang Tongliang Gong Guanxing Wang Hongbo Zhang 《地球表面变化过程与地形》2018,43(2):432-443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 which flows from west to east across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s the longest river on the plateau and an important center for human habitation in Tibet. Suspended sediment in the river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proxy for evaluating regional soil erosion and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However, sediment transport in the river is rarely reported due to data scarcity.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based on a daily dataset of 3 years from four main stream gauging stations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great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in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 in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 under interactions of monsoon climate and topographical variability. Temporally, sediment transport or deposition mainly occurred during the summer months from July to September, accounting for 79% to 93% of annual gross sediment load. This coincided with the rainy season from June to August that accounted for 51% to 80% of annual gross precipitation and the flood period from July to September that accounted for approximately 60% of annual gross discharge. The highest specific sediment yield of 177.6 t/km2/yr occurred in the upper midstream with the highest erosion intensity. The lower midstream was dominated by deposition, trapping approximately 40% of total sediment input from its upstream area. Sediment load transported to the midstream terminus was 10.43 Mt/yr with a basin average specific sediment yield of 54 t/km2/yr. Comparison with other plateau‐originated rivers like the upper Yellow River, the upper Yangtze River, the upper Indus River, and the Mekong River indicated that sediment contribution from the studied area was very low. The results provided fundamental information for future studies 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for the river basin management. Copyright © 201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9.
端元建模分析能够从复杂的多峰分布特征的沉积物中提取出具有不同沉积动力过程的端元,但是,由于沉积物的粒度分布还受到沉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该方法的有效性及获得的端元组分的地质意义有待其他环境代用指标的进一步检验。以位于“吉兰泰—河套”盆地西部磴口次级隆起区的DK-12钻孔晚第四纪沉积物为例,采用BEMMA算法对该钻孔沉积物的粒度资料进行了端元建模分析,并以黏土矿物组合和前人的孢粉组合数据作为检验指标,结合该地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对获得的4个端元进行了综合检验分析,认为获得的沉积物粒度端元具有明确的地质意义,其中EM 1为远源粉尘、EM 2为近源的风成沙、EM 3和EM 4为河流冲积沙。 相似文献
90.
C-型凝集素(C-type lectin)是一类能识别并结合多糖的免疫蛋白质超家族, 本文首次克隆了一种新型香港牡蛎C-型凝集素基因——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并获得了该基因的全长序列, 命名为ChPerlucin。结果显示, ChPerlucin基因cDNA全长577bp, 包括21bp的5′末端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 UTR)、73bp的 3′UTR, 以及483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 编码160个氨基酸, ChPerlucin蛋白理论分子量为18kD, 等电点为5.95。ChPerlucin蛋白含有保守的C-型凝集素样结构域(C-type lectin or carbohydrate-recognition domain, CLECT); 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NJ)进化树分析表明, ChPerlucin与其他贝类的Perlucin聚为一支, 说明该基因是软体动物Perlucin家族的新成员。qRT-PCR结果显示, ChPerlucin在香港牡蛎所检测组织和各个胚胎发育时期中均有表达; 病原菌刺激后, ChPerlucin表达量显著升高; 利用毕赤酵母真核成功表达了ChPerlucin重组蛋白, 发现ChPerlucin重组蛋白具有抑菌效果。以上结果表明ChPerlucin在香港牡蛎的先天性免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