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0篇
  免费   1128篇
  国内免费   1523篇
测绘学   675篇
大气科学   626篇
地球物理   847篇
地质学   2797篇
海洋学   698篇
天文学   86篇
综合类   352篇
自然地理   56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274篇
  2021年   330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311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275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352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911.
针对传统信息割(IC)算法对存在灰度变化的图像易引起误分割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小波域改进信息割(W-MIC)算法。使用一个新的结合像素点灰度关联和空间关联的Parzen窗对IC进行改进,以降低灰度变化对分割的影响;将MIC引入到小波域,利用小波的平滑作用降低参数选取复杂度,改善图像分割效果。遥感图像分割实验结果表明,W-MIC可有效降低参数选择效应,不仅避免了灰度变化引起的误分割,而且还较好地保持了图像边缘。  相似文献   
912.
地理国情监测是获取国情国力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综合性、基础性工作。地理国情监测的实施将为生态河南建设提供动态、实时的自然、人文要素信息,林业、水资源监测信息以及环境综合整治、环境保护以及环保基础设施信息。本文着重研究地理国情监测的技术体系、生态省建设中的地理国情监测内容体系、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措施,并结合河南省地理国情监测试点项目对生态河南建设中的地理国情监测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13.
简明地描述了MapGIS对线性地物的拓扑处理使用情况和一些使用方法的实现,同时介绍MapGIS拓扑处理部分功能的应用和技巧。  相似文献   
914.
在遥感影像拼接过程中,需要一种技术能够使拼接缝处的灰度(或颜色)有一个光滑过渡,不产生突变效应。本文提出了基于余弦曲线的加权平均算法,使得接缝线处的过渡更为平滑,实现了影像的无缝拼接。  相似文献   
915.
在铁路测量中,长度投影变形要求小于2.5cm/km。但是由于铁路为典型的线性工程,通常横跨多个投影带,因此采用国家标准3。带难以满足铁路测量精度要求,本文通过分析高斯投影长度变形,提出分段建立独立坐标系的方法,控制长度投影变形,满足精度要求,最后介绍利用GlobalMapper软件实现两个独立坐标系的转换。  相似文献   
916.
定量研究地震滑坡物质河流卸载时间对理解地震与造山带地貌演化之间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构造带内岷江流域为例,定量估算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滑坡物质的河流卸载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以位于龙门山构造带内的岷江河段现有搬运能力计算,并且岷江可以有效地搬运汶川地震滑坡物质,地震滑坡物质至少在3100 yr内被岷江卸载出龙门山.而龙门山构造带中段类似2008年汶川Ms8.0级大地震的复发周期约为3000 yr左右,暗示大地震所产生的滑坡物质量可以在大地震复发周期内基本上被侵蚀和剥蚀所平衡,并被卸载出龙门山构造带. 因此,我们推断:除了周期性大地震造成的地表抬升的累积外,龙门山地区地震及其它地表过程所产生的剥蚀物质通过河流快速卸载驱动了地壳均衡反弹和深部物质上涌,形成了青藏高原东缘的高陡地形梯度带. 相关的地球物理证据表明在青藏高原东缘可能存在由地表快速剥蚀(或侵蚀)所引发的地球深部地幔软流圈物质上涌.  相似文献   
917.
为了挖掘不完备的地貌数据信息,将地貌信息描述为拓扑空间的形式,从逆极限定义出发,利用映射诱导法建立与原地貌信息空间拓扑同构的双重逆极限空间作为目标信息空间,然后利用拓扑传递性分析原地貌信息空间与目标信息空间的拓扑相似度,实现不完备的地貌信息空间数据挖掘.本文利用GIS软件,结合地貌的坡度、坡向等地貌特征因子分别模拟了地貌信息数据挖掘前后的模型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此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18.
中国大陆东南缘地震接收函数与地壳和上地幔结构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2008-2011年,分别在中国大陆东南缘沿海和内陆两条NE向剖面上进行了宽频地震观测,利用记录到的远震波形资料提取得到1446个远震P波接收函数,用H-κ叠加扫描和CCP偏移叠加方法研究了中国大陆东南缘地壳及上地幔过渡带的结构及其变化特征.结合固定台网25个台站的H-κ结果,获得中国大陆东南缘(福建地区)地壳厚度从内陆到沿海逐渐减薄的图像:地壳从闽西北山区的33 km减薄到厦门沿海一带的29 km以下,平均地壳厚度为31.3 km,具有陆地向洋壳过渡的特征;地壳泊松比从内陆到沿海显示出分带特征,闽中西部内陆地区小于0.26,沿海地带高于0.26,且在断裂带的交汇区域表现为相对异常高值.地壳上地幔顶部(0~200 km)的CCP偏移叠加成像结果显示闽江断裂等NW向断裂深切Moho界面,在断裂两侧Moho面急剧抬升或下沉,产状改变,这些特征向内陆地区逐渐变得不明显.闽江等NW向断裂对研究区地壳厚度、地震等有明显控制作用.上地幔尺度(300~700 km)的CCP偏移叠加成像,未见410 km和660 km速度间断面突变和起伏异常,其绝对深度略大于IASP91模型的,上地幔转换带厚度正常(250±5 km),表明中国大陆东南缘上地幔转换带未受欧亚与菲律宾板块碰撞的明显影响,推断中国大陆东南缘及台湾海峡下方不存在俯冲板块,或俯冲前缘未扰动到410 km的深度.  相似文献   
919.
从网络环境下地理空间数据分发、使用的安全性角度出发,结合数据加密思想,顾及网络环境中地理空间数据特性,构建了一种面向网络环境的地理空间数据数字水印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考虑到网络环境中地理数据来源的多样性,建立了水印算法库,对地理数据本身进行数字水印的嵌入。同时,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包的数字水印算法,算法将水印信息通过映射函数以量化方式嵌入网络传输中的数据包中。试验表明,作为一种面向网络环境的数字水印模型,较好地解决了网络环境下地理空间数据的使用权限控制、版权保护、跟踪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920.
高精度几何检校是测绘卫星实现立体测图的关键。提出了用于星载光学卫星在轨几何检校的严密成像几何模型,推导了多线阵CCD拼接的内方位元素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偏置矩阵及内方位元素模型的多检校场联合几何检校模型和几何检校方案。针对我国第一颗民用测绘卫星资源三号,利用华北多个地区1∶2000的数字正射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对资源三号三线阵影像进行几何检校,利用河北安平靶标区域三线阵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方案,资源三号测绘卫星无控制点平面定位精度优于20 m,利用靶标控制点的平面定位精度优于0.6 m,高程精度优于0.5 m,达到资源三号测绘卫星所能达到的理论极限精度;并验证了资源三号三线阵相机并不存在镜头光学畸变,只是存在主距变化、CCD排列旋转等引起的线性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