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64篇 |
免费 | 2336篇 |
国内免费 | 131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04篇 |
大气科学 | 737篇 |
地球物理 | 1011篇 |
地质学 | 3638篇 |
海洋学 | 953篇 |
天文学 | 129篇 |
综合类 | 441篇 |
自然地理 | 79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7篇 |
2024年 | 182篇 |
2023年 | 213篇 |
2022年 | 383篇 |
2021年 | 422篇 |
2020年 | 352篇 |
2019年 | 372篇 |
2018年 | 336篇 |
2017年 | 309篇 |
2016年 | 327篇 |
2015年 | 369篇 |
2014年 | 365篇 |
2013年 | 396篇 |
2012年 | 500篇 |
2011年 | 482篇 |
2010年 | 481篇 |
2009年 | 384篇 |
2008年 | 387篇 |
2007年 | 398篇 |
2006年 | 361篇 |
2005年 | 277篇 |
2004年 | 219篇 |
2003年 | 208篇 |
2002年 | 314篇 |
2001年 | 282篇 |
2000年 | 185篇 |
1999年 | 93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2篇 |
1969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thanol extract of the marine green alga Chaetomorpha basiretorsa Setchell led to the isolation of a new sterol stigmast-4,28-dien-3α,6β-diol 1 in addition to the five known sterols of β-lawsaritol 2, saringosterol 3, 24-hydroperoxy-24-vinyl - cholesterol 4, β-stigmasterol 5, 29-hydroxystigmasta-5, 24 (28) -dien-3β-ol 6.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by normal phase silica gel and Sephadex LH - 20 gel colum chromatography, reverse phase HPLC and recrystalization.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including MS, IR 1D/2D NMR and X-ray analysis. Cytotoxicity of compounds was screened by using the standard MTF method. All these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green alga Chaetomorpha basiretorsa Setchell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y were inactive (50%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was greater than 10 μg/cm^3) against KB, Bel -7402, PC - 3M, Ketr 3 and MCF-7 cell lines. 相似文献
32.
南海永乐龙洞发育于永乐珊瑚礁台地,龙洞深度达300m,为世界之最。沉积物堆积在龙洞的洞壁斜坡、龙洞中部的转折平台以及洞底等部位。使用激光粒度仪、X射线粉晶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对采自不同深度的沉积物进行了粒级、矿物物相、元素含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龙洞沉积物绝大部分为钙质生物碎屑,以砂粒级碎屑为主,含砾石碎屑、粉砂碎屑,分选和磨圆差;沉积物矿物组成以文石、高镁方解石为主,含少量低镁方解石,其平均含量分别为69%、28%、3%;化学组成以Ca、Mg、Sr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35.5%、0.9%、0.5%,含少量Si、Al、Ti、P、S等元素。该区沉积物来源包括礁坪生物碎屑和东亚季风风尘陆源物质两个方面,以礁坪来源的生物碎屑为主;龙洞沉积作用包括机械捕获作用和垂直沉降作用两种方式,而以机械捕获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33.
在西昆仑大红柳滩-俘虏沟地区,以WorldView-2高空间分辨率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在标准影像图制作基础上,针对性地进行图像增强处理,突出相关控矿要素和矿化信息,开展地质矿产遥感解译;利用ASTER数据开展矿化蚀变有关的遥感异常信息提取,配合适量的野外调查验证,发现了4种极具找矿前景的矿化带类型:①大红柳滩(含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带1处;②大红柳滩层控型铁多金属矿化带1处;③俘虏沟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热液脉型铁、铅、银、铜矿化区1处;④俘虏沟层控型含铜铅锌银的菱铁-赤铁矿矿化带4处;通过遥感综合分析,圈定遥感找矿靶区11处,其中A级遥感找矿靶区5处、B级遥感找矿靶区3处、C级遥感找矿靶区3处,为后续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规划部署和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提供依据。因此,高分遥感技术在西昆仑地区矿产地质综合调查中作用显著,可实现找矿工作的快速突破,值得在相同或类似区域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文昌A凹陷珠海组属于低—特低渗储层,由于低渗储层砂岩致密、孔隙结构复杂,制约了油气田的产能及采收率的提高。通过应用测井资料、扫描电镜、粒度、压汞等分析化验资料,对文昌A凹陷珠海组低渗储层主控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孔隙以原生剩余粒间孔为主,次生溶孔次之,压实作用损失孔隙15.7%~23.6%,胶结作用损失孔隙4.2%~14.9%,成岩压实和胶结作用是储层低渗特征的主控因素。沉积作用控制着储层的厚度、砂岩粒度和泥质含量,决定着储层原生孔隙大小,是控制储层低渗成因的基本因素。而溶蚀作用不是广泛发育,是低渗储层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5.
36.
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润生 陈微 杨苏明 张瑞江 葛大庆 张晓坤 张振华 王品清 郭小方 李丽 熊盛青 聂洪峰 梁树能 齐泽荣 杨金中 闫柏琨 赵福岳 范景辉 童立强 林键 甘甫平 《地质学报》2011,85(11):1699-1743
遥感的发展极大地拓宽了人类的视野和视觉能力,以其宏观性、综合性、多尺度、多层次的特点,已成为地质研究和地质勘查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在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质环境评价、地质灾害监测和基础地质研究等方面都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传感器分辨率(空间、光谱、时间、辐射)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高光谱和干涉雷达技术的发展,不仅极大地... 相似文献
37.
利用保山市及其郊区昌宁1964-2010年47 a的气象观测资料,主要选取城区与郊区同期的气温、相对湿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保山市城市热岛、于岛强度均逐年增强.热岛强度季节变化春季最强,秋季最弱;日变化T02:00达到最强,而T 14:00最弱.干岛季节变化冬季最强,夏季最弱;日变化T02:00最强,而白天较弱.同时,利用灰色模型对保山市城市热岛与干岛强度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对城市热岛、干岛强度影响较大的人文因子均是年末人口,而影响最大的自然因子分别是降水量和总云量.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从对外资企业调查的角度出发,力图分析影响外商在华投资地域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在探讨外商投资地域特征的基础上,从三个层次研究了外资在华分布的不平衡性对我国经济发展格局起了再次塑造作用。以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为契机,对我国未来利用外资发展区域经济提供了科学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9.
范千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6,36(12):1092-1096
在对基本果蝇优化算法的寻优流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单方向搜索处理的改进果蝇优化算法(IFOA)。该方法可以对极值点为非零非负的非线性函数进行优化处理,将其应用于非线性模型参数估计。实例表明,IFOA方法在参数估计精度上优于线性近似法与非线性迭代方法;与以遗传算法为代表的智能搜索方法相比,其估计精度相当,并具有参数设置少、寻优过程简单、易于程序实现等优点。 相似文献
40.
西方乡村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梳理20世纪60年代以来乡村性研究的社会、学术背景的基础上,聚焦于乡村性的社会建构流派及其对中国乡村转型与乡村地理研究的启示。社会建构流派将乡村性看作是社会、文化建构的过程与产物而非先存的事实,重点关注乡村转型过程中的权力关系与差异性。由描述性流派、乡土流派向社会建构流派的过渡可以看作是从关注乡村性物质层面转向想象层面,由追求乡村性的本体、核心机制向探索乡村性的认识论问题,也就是从追求“乡村性是什么”到研究“不同社会群体如何认识乡村性”“不同社会群体多样化的乡村性话语和体验”。而目前的中国乡村性研究主要关注乡村性指标及其模型建构,相关研究对于各级政府全面地了解现存的乡村问题并合理地制定乡村发展、复兴政策规划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西方乡村研究中,乡村性指标由于暗含线性发展观、无法解读乡村变迁的机制和过程而饱受批判。在中国乡村急剧变迁的今天,现代化乡村发展话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在这一过程中不公平的权力关系和霸权话语对部分农村、农民的边缘化基本没有提及。在这种社会与学术背景下,乡村性社会建构流派对于解构乡村性主导话语、揭示乡村变迁过程中的权力关系及不同社会群体间利益冲突与协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