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8篇
  免费   1227篇
  国内免费   2014篇
测绘学   688篇
大气科学   653篇
地球物理   746篇
地质学   3396篇
海洋学   1158篇
天文学   66篇
综合类   382篇
自然地理   780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299篇
  2021年   398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389篇
  2018年   313篇
  2017年   262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356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440篇
  2012年   482篇
  2011年   470篇
  2010年   509篇
  2009年   411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390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GIS专业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经济地理学》为G1S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基础。本文从GIS专业的学科专业性质、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对《经济地理学》课程的定位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GIS专业学生应用《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12.
王新民  刘洁  李浛  张屹峰  董筠 《遥感学报》2012,16(S1):48-51
通过分析测绘卫星的姿态控制要求, 研究了卫星姿态控制所涉及的主要误差源,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针对测绘卫星的需求进行了姿态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613.
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在季节气候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柯宗建  张培群  董文杰 《大气科学》2009,33(5):994-1002
利用DEMETER计划多个模式的模拟资料研究1959~2001年多模式集合预报的季节降水在中国区域的表现, 并结合最优子集回归(OSR)方法对中国区域的季节降水进行降尺度预报, 比较其与多模式集合预报的技巧。研究表明: 多个单模式在中国区域对季节降水的模拟性能普遍较差, 多元线性回归(MLR)集合的预报技巧不如集合平均(EM)。利用OSR方法进行降尺度预报可以极大改善中国区域季节降水的预报技巧。夏季, 降水距平相关系数(ACC)在长江以南、西藏以及内蒙古中部等地区提高很显著, ACC在中国区域的平均达到0.29, 明显高于多模式集合平均与多元线性回归集合。冬季, OSR方法可以改善多模式集合在中国北方地区较低的预报技巧。概率Brier技巧评分(BSS)也表明了OSR方法对季节降水预报的改善。需要说明的是, 虽然OSR方法在中国区域能明显提高季节降水的预报技巧, 但是其选取的预报因子与中国区域季节降水的物理机制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14.
小兴安岭伊春林区森林火灾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伊春林区1953~2004年的林火资料,分析研究林区火灾发生特征,结果表明:19532004年,伊春林火发生总次数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到90年代下降至最低,近年有所回升.其中重大火灾和特大火灾的次数年际变化不大.伊春森林火灾主要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总火灾面积年际变化,以1978年为界存在明显的两个阶段,1978年以前为森林火灾受害严重阶段,1979以后为森林火灾受害轻微阶段.伊春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4~6月和9~10月份.无论是火灾发生的次数,还是火灾发生面积,峰值均主要发生在12:00~14:00左右.  相似文献   
615.
用铜川、耀州区和宜君县气象站2007年4—6月和2008年5月土壤墒情和降水量观测资料,对比分析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相对湿润度和土壤相对湿度指数在确定春季干旱等级时的差异,发现3种干旱指数在确定季度时间尺度干旱等级时,结论基本一致,但月时间尺度干旱等级的确定,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和相对湿润度结论相差不大,土壤相对湿度指数滞后比较明显。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和相对湿润度干旱指数比较适合确定气候干旱,土壤相对湿度指数适合确定农业干旱。  相似文献   
616.
The Abdus Salam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ICTP) Regional Climate Model version 3 (RegCM3)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limate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related to agriculture over China. The model is driven by the 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 40-yr Re-Analysis (ERA40)data. Two sets of experiments for 15 yr (1987-2001) are conducted, one with the potential vegetation cover and the other the agricultural land use (A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G effects on temperature are weak over northern China while in southern China a significant cooling is found in both winter (December-January-February) and summer (June-July-August). The mean cooling in the sub-regions of South China (SC) in winter and the sub-regions of Southeast (SE) China in summer are found to be the greatest,up to 0.5℃ and 0.8℃, respectively. In general, the change of AG leads to a decrease of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by 0.5-1℃ in southern China. Slight change of precipitation in western China and a decrease of precipitation in eastern China are simulated in winter, with the maximum reduction reaching -7.5% over SE. A general decrease of precipitation over northern China and an increase over southern China are simulated in summer,in particular over SE where the increase of precipitation can be up to 7.3%. The AG effects o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show strong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Comparison of the climate effects between AG and the present-day land use (LU) is also performed. In southern China, the ratio of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changes caused by AG and LU is greater than (closer to) the ratio of the number of grid cells with changed vegetation cover due to AG and LU variations.  相似文献   
617.
The performance of BCC (Beijing Climate Center) AGCM 2.0.1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version 2.0.1) in simulating the tropical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TIO) is examined in this paper.The simulations are validated against observation and compared with the NCAR CAM3 (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version 3) results.The BCC AGCM2.0.1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original BCC AGCM (version 1) and NCAR CAM3.New reference atmosphere and reference pressure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model.Therefore,the origi...  相似文献   
618.
副热带北太平洋大气季节内振荡时空特征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韩荣青  李维京  董敏 《气象学报》2010,68(4):520-528
用时空谱分析和小波变换方法,对1958—2002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经、纬向风速和位势高度的年时间序列进行了波谱分析,并重点研究了北太平洋副热带区域经向风30—60天振荡(ISO)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北半球经向风与纬向风和位势高度的30—60天振荡特征迥然不同,代表风场经向低频扰动的经向风ISO在副热带和中高纬度最为活跃,而在热带地区的活动十分微弱;北半球副热带850 hPa高度场和纬向风在10—90天内(季节内)振荡的主要能量集中在纬圈波数为1、周期为30—60天的波动上,而850 hPa经向风季节内振荡的主要能量集中在纬圈波数为4—6、周期为30—60天以及70—90天的波动上,上述3个物理量30—60天振荡向西传播的能量都强于向东传播的能量。一年当中,东亚到北太平洋的副热带地区,经向风ISO在东亚—西北太平洋与东北太平洋两个区域的活动最强,且在这两个区域存在明显的季节振荡,即东北太平洋的ISO在冬季最强在夏季最弱,而东亚—西北太平洋区域的ISO在夏季最强冬季最弱。850 hPa经向风ISO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分析表明,在东亚副热带区域其活动1958—1975年较强,1976—1990年明显减弱,而1991—2000年最强;其在ENSO发生期间有较为明显的异常活动,但其强弱变化没有显著的定势,然而2—7年的带通滤波分析表明西北太平洋ISO的年际活动含有较显著的ENSO信号,9年的低通滤波分析表明,年代际时间尺度上,西北太平洋ISO的活动与ENSO循环有较为显著的反相关特征,而东北太平洋区域ISO与ENSO循环有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19.
<正>1 Hosts文件的功能在Windows系统中有个Hosts文件(没有后缀名),不同的系统该文件在不同的目录中:Windows XP=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Windows 2000=C:/WINNT/system32/drivers/etcWindows 98/Me=C:/WINDOWS另外,还可以通过搜索Nosts,即可找到。找到后打开这个文件,该文件可以用记事本打开,首先看见了微软对这个文件的说明。这个文件是根据TCP/IP for Windows的标准来工作  相似文献   
620.
基于SCIATRAN模型的二氧化氮DOAS 反演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气溶胶和地表反照率是影响星载SCIAMACHY仪器观测数据定量遥感NO2大气柱总量的2个主要因子.文中利用高光谱分辨率大气辐射传输模型SCIATRAN,在考虑分子吸收和气溶胶多次散射影响基础上,精确模拟了气溶胶、地表反照率和NO2气体浓度变化对差分处理前后卫星反射光谱的影响,并定义影响因子f,对3个模拟参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通过剔除卫星反射光谱中慢变光谱变化成分,DOAS方法明显降低了气溶胶和地表反照率对卫星反射光谱的影响;(2)差分处理前,3个模拟参数的影响强弱依次为地表反照率、气溶胶和NO2浓度;而差分处理后,3个模拟参数的影响强弱依次为NO2浓度、地表反照率和气溶胶.在影响趋势上,气溶胶和地表反照率很相似,均体现为宽带效应,在440-450 nm内有水汽强吸收和多次散射复杂相互作用导致的较大峰值;NO2浓度变化对差分处理前后的光谱都呈现气体吸收结构的影响特性;(3)由于吸收和散射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在基于卫星观测的差分光谱中仍然残留有气溶胶和地表反照率的误差,地表反照率约占18.6%,气溶胶约占6.2%.因此,当前SCIAMACHY遥感的NO2产品在中国区域浓度偏高,需要对气溶胶和地表反照率进行二次精细化的订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