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10篇
  免费   4550篇
  国内免费   5955篇
测绘学   1784篇
大气科学   4539篇
地球物理   6444篇
地质学   12287篇
海洋学   3522篇
天文学   1014篇
综合类   2317篇
自然地理   2808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541篇
  2022年   1232篇
  2021年   1401篇
  2020年   1165篇
  2019年   1206篇
  2018年   1366篇
  2017年   1258篇
  2016年   1480篇
  2015年   1227篇
  2014年   1444篇
  2013年   1549篇
  2012年   1392篇
  2011年   1413篇
  2010年   1469篇
  2009年   1353篇
  2008年   1145篇
  2007年   1171篇
  2006年   944篇
  2005年   837篇
  2004年   615篇
  2003年   654篇
  2002年   634篇
  2001年   606篇
  2000年   717篇
  1999年   1051篇
  1998年   861篇
  1997年   863篇
  1996年   811篇
  1995年   728篇
  1994年   643篇
  1993年   557篇
  1992年   461篇
  1991年   322篇
  1990年   262篇
  1989年   223篇
  1988年   198篇
  1987年   120篇
  1986年   133篇
  1985年   89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64篇
  1982年   60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54篇
  1979年   41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9篇
  1974年   9篇
  1958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前人认为银额盆地下白垩统物源主要来自凹陷周缘的造山带或凸起区,但对于下白垩统的物源具体属于何套地层、确切源区位置等问题,并未开展过相关研究。笔者以哈日凹陷为例,通过对该凹陷下白垩统8个沉积岩样品开展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以期解决以上问题。研究结果表明: (1)碎屑锆石按年龄可以分为三叠纪锆石、二叠纪锆石、石炭纪锆石和古老锆石4类,对应的年龄分别为$237.9\pm3.2\pm-238.3\pm8.4$ Ma, $255.0\pm9.7-285.9\pm4.3$ Ma, $307.0\pm23.0-330.0\pm3.0$ Ma and $434.0\pm4.0-2584.0\pm14.0$ Ma 。(2)微量元素和锆石年龄组成特征表明,下白垩统以二叠系和石炭系物源供给为主,包括二叠纪和石炭纪侵入岩和沉积岩。(3)锆石年龄分布指示哈日凹陷下白垩统物源具有多源区的特征,凹陷西北部的洪格尔吉山、南部的宗乃山和东部的切刀山对其均有物源贡献。(4)3个物源区对巴音戈壁组和苏红图组的物源贡献率具有一定的差异,如宗乃山地区对苏红图组有较大的物源贡献率,这种差异可能由沉积物迁移距离、源区地质体剥蚀速率、构造运动等原因所致。下白垩统物源特征的确定,对于恢复哈日凹陷早白垩世原型盆地、建立早白垩世沉积古地理模型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2.
南祁连山前区可以分为露头和盆地区两个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本区晚中生代构造活动强烈,控制了新生代的沉积过程和现今中生界残余层序的分布。本文提出了均匀平板状沉积体后期的构造变形可以利用古地质图以及高精度残余地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判断古构造带的分析方法,并且对于研究区中生代晚期的古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露头区主要利用古地质图分析方法,研究区集中在赛什腾山-埃姆尼克山北缘的鱼卡和红山地区。盆地区主要利用中生界残余厚度图的分析方法,研究区集中在赛什腾山-埃姆尼克山南侧的赛什腾南部凹陷和马海凸起地区。通过这4个地区古构造特征的研究,提出南祁连山前区中生代晚期在区域性隆升的背景下,形成了一系列古构造带,古构造活动的特点是形成北西-北北西走向的背斜和向斜构造,这些褶皱的波长为15~20 km,为中尺度规模。同时指出,中国西部多数地区均缺失上白垩统,暗示着当时的中亚地区存在一个广阔的晚白垩世古高原。  相似文献   
903.
塔藏断裂位于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属于“玛曲空区”范围,汶川Ms8.0级地震对该区域造成了应力的加载,但是本区尚未开展古地震方面研究,地震危险性认识不足.通过断错地貌实测、古地震探槽、14C定年等方法,在坡中谷、断塞塘附近位置开挖两处探槽,获得了一些古地震方面的认识.探槽附近微地貌测量结果表明,断错量主要分布在两个范围区间72m和71m,以及27m,25和22m,两区间之间近倍数关系,推测由多次地震事件造成.两处探槽采集14C样品共计19个,探槽剖面分别记录了2次古地震事件,事件发生的层位与年龄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经逐次限定后得到2次古地震事件,时间分别为320±30~500±30aB.P.和2730±30 ~ 2840±30aB.P.;最近一次古地震离逝时间为320±30 ~ 500±30aB.P.;实际重复间隔约为2300a,与东昆仑断裂玛曲段的重复间隔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904.
李鹏  刘波  叶茂  刘剑剑  郝朋  熊攀  张鹏飞 《中国地质》2022,49(2):542-557
[研究目的]巴音戈壁盆地中新生代主要经历了早白垩世断陷、断坳转折以及晚白垩世坳陷发育阶段,多期次构造改造对铀成矿的制约尚不清晰,影响下一步的找矿预测工作.[研究方法]本文选择盆地中南部凹陷带为研究区,综合以往成果认识与地质剖面对比研究,系统研究了凹陷构造样式、构造演化对沉积充填的影响.[研究结果]在早白垩世中晚期、晚白...  相似文献   
905.
连续弯道水流模拟中二次流修正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选择适用于复杂连续弯道的二次流修正方法,选取了线性方法中两种典型的计算模式,通过在正交曲线坐标系二维浅水动量方程中增加扩散应力项开发了考虑二次流影响的平面二维水流模型。基于不同复杂度的4个连续弯道试验的水位和流速分布资料,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对比定量评估了传统二维模型和两种二次流修正方法在连续弯道水流模拟中的效果。测试结果表明,Delft3D模型的二次流修正方法自由度较高,适用于不同复杂度的连续弯道水流模拟,而Lien模型二次流修正方法适用于微弯或中弯,应用于中弯时需要慎重选用,不适用于急弯连续弯道模拟。两种方法比较,建议连续弯道水流模拟中优选Delft3D模型的二次流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906.
The Dabaoshan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northern Guangdong Province contains iron, copper, lead, zinc, molybdenum, tungsten and sulfur mineral resources. Porphyry-type Mo(W) and skarn-type Mo-W mineralization occurs alo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tact zones of the granodioritic porphyry, respectively. LA-ICP-MS U–Pb dating of zircons from two granodioritic porphyry samples yielded a weighted mean 206Pb/238U age of 175.8 ± 1.5 Ma (MSWD = 0.037) and 175.0 ± 1.7 Ma (MSWD = 0.41). They can be pooled together to yield a combined weighted age of 175.4 ± 1.6 Ma (MSWD = 0.26), which is interpreted as the emplacement age of the granodioritic porphyry. Re–Os dating of three molybdenite samples from porphyry and skarn ores yielded consistent model ages of 163.2 ± 2.3 Ma to 165.2 ± 2.4 Ma, with a weighted mean of 163.9 ± 1.3 Ma (MSWD = 0.81), which is the age of Mo–W mineralization. These ag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molybdenite Re–Os model age (164.7 ± 3 Ma) measured by Mao et al. (2004a) for the stratiform Cu–Pb–Zn orebody, and they can yield a weighted mean of 164.0 ± 2.5 Ma (MSWD = 0.16). This implies that Mo–W and Cu–Pb–Zn mineralization in the Dabaoshan polymetallic deposit are the products of one mineralization event. The mineralization in the deposit coincides closely with that of Mo-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164–149 Ma) elsewhere in the Nanling region, comprising an important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 of south China, and corresponds to the second episode of Mesozoic metallogenesis in South China. Combined with previous studies, we suggest that the Dabaoshan polymetallic deposit is related to post-collisional lithosphere extension in the Nanling region of South China. Geological data and Pb isotopic evolution diagrams, together with stable isotopic data of fluid inclusions (δ18O = − 3.75–7.0‰, δD = − 50.7 to − 56.1‰) and ore sulfides (δ34S = − 2–3‰), suggest a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abaoshan polymetallic deposit, the granodioritic porphyry and the dacitic porphyry. These data, combined with the Re content (64.7 to 102.4 ppm) of molybdenite, indicate that the ore-forming components were derived from mixed crustal and mantle sources.  相似文献   
907.
内容提要: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出露有较多的晚华力西期-印支期岩浆岩,其岩石成因和源区性质一直是地质学家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该区的和勒冈希里克特花岗岩体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岩体具有高Sr/Y、La/Yb比值和Na2O、Sr含量,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轻微的Eu负异和正异常,Yb和Y的含量很低,说明岩体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特征;岩体为准铝质到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高的Mg#值和Cr、Ni含量,近似于大陆地壳的Nb/Ta比值,并大量发育暗色微粒包体,表明其是以暗色微粒包体为代表的基性岩浆底侵下地壳的产物。岩体的锆石同位素年龄为(225±5)Ma,代表岩体的形成年龄,结合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在这一时期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处于碰撞到后碰撞的转换阶段。  相似文献   
908.
909.
基于化学热力学的饱和指数模型求解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饱和指数SI是反映水环境中矿物溶解/沉淀状态的重要参数,而水溶液中络合物的存在对SI值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正确计算络合物的含量,可提高水-岩作用SI模型的计算精度。依据化学热力学的基本理论,作者扩展了活度系数计算方程、优化了阀值的选取、并改进了输出结果。结合某工程实例,与传统算法做了比较,证明该模型的算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计算精度,结果亦与实际情况更相符。  相似文献   
910.
本文概要介绍了强震仪主要技术参数、强震台网计算机系统及强震记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