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4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602篇
测绘学   119篇
大气科学   474篇
地球物理   569篇
地质学   1239篇
海洋学   274篇
天文学   160篇
综合类   237篇
自然地理   29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Lake Qinghai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s the largest lake in China. This study firstly reported the geochemistry of Cd in the lake.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Lake Qinghai (n = 69) and Buha River (n = 12), while sediment (n = 22) and topsoil (n = 45)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lake and around the lake area,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pore water samples (n = 20) were separated from sediment samples. Water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pH, K, Na, Ca, Mg, Cl, S, and Cd, while sediment and topsoil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K, Na, Ca, Mg, Al, Fe, Mn, S, Sc, and Cd.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Cd was 0.014 μg L?1 in the water of Lake Qinghai and 0.007 μg L?1 in the water of Buha River. However,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Cd was 0.320 μg L?1 in the sediment pore water,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lake water and river water. Cadmium concentration in the lake water might be mainly controlled by salinity, while it in the pore water might be mainly controlled by carbonate minerals. Cadmium concentration in the river water might be controlled by alkalinity and pH.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Cd in the sediment was 0.284 mg kg?1. The enrichment of Cd in the lake sedi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topsoil around the lake. Anthropogenic atmospheric deposition of Cd did not led to the increase in dissolved Cd level in the lake water, but led to its enrichment in the lake sediment.  相似文献   
992.
汶川MS 8.0大地震发生后,关于成都市主城区安全性的讨论一度十分激烈。本文从成都市及周边的基本地质构造和沉积特征入手,讨论成都市主城区在地震中的安全性问题。经过分析认为:川西坳陷刚性稳定的岩石圈结构决定了成都平原不会发生破坏性的大地震; 成都平原沉积盖层厚度大、质量佳、分布适宜决定了龙门山发生的地震不会对成都主城区造成巨大破坏。因此,面对天然地震,成都市主城区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93.
上海市15-17ka.BP.的古地貌与工程地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制了100m以浅多幅地质剖面图和30ka.BP.以来多个时段的古地理图。这些图件清楚地反映出在于25-24.5ka.BP和17-15ka.BP的低海面时期,地面曾经历过两次强烈的侵蚀切割。本文着重分析研究埋深60m以浅各陆相粘性土层(俗称暗绿色粘土或硬粘土层)的成因、时代、空间分布和17-15ka.BP间的古叶貌格局及其与工程地质分区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4.
本文硅灰石膏发现于我国河北省的符山,固镇和坡山等矿山。它以脉体穿入钙镁橄榄石夕卡岩中,呈纤维状集合体,有时形成六方针状晶体。平均粒度为0.05×0.05×2mm~3,No=1.513(±0.0015),Ne=1.471(±0.0015),比重为1.92(±0.02)。根据化学分析计算晶体化学式为:(Ca_(2.73)Mg_(0.23) Na_(0.03))[Si_(1.0)Al_(0.03)(OH)_(6.18)](CO_3)_(1.067)(SO_4)_(0.952)·10.86H_2O。红外光谱有17个吸收频带,其中1394,1100和756-672cm~(-1)分别指派给CO_3、SO_4和SiO_6的伸缩振动。DTA曲线表现有186℃及784℃两个吸热峰及804℃的放热峰。本区的硅灰石膏是低温下钙镁橄榄石的热液蚀变产物  相似文献   
995.
胶东河西金矿控矿断裂及矿体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野外地质观察为基础,运用显微构造、岩组、构造地球化学等多种手段,对河西金矿断裂构造及其控矿作用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矿体预测,得到了证实,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6.
康定黄金坪金矿床原生晕分带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坪金矿床以自然金(银金矿)—多金属硫化物—碲金银系列矿物—碲化物以及石英、黄铁矿等矿物组合为特征;典型元素组合为Au(Ag)-Te-Cu-Pb-Zn-Ba-As。本文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Ⅰ号矿体的原生晕及其分带特征,结果表明侧向分带(矿体向围岩)趋势As-Zn-Pb-Au-Ag-Te-Cu-Ba,垂向分带(由上至下)为Pb-Ag-Au-Zn-As-Te-Cu-Ba。该分带模式对于深部矿化预测与其它矿化带的远景评价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7.
青海省石炭纪-三叠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由于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岩相古地理比较复杂,因此相对中国其他省份来说,岩相古地理研究程度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源勘查工作。作者以近年来青藏高原地质工作获得的大量最新区域地质、煤炭勘查及石油地质资料与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实地测量和收集青海省所有含煤地层剖面,首次编制了青海省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岩相古地理图,探讨了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煤炭资源沉积环境。石炭纪青海省北部为柴达木古陆及祁连古陆,自北而南有宗务隆海槽、祁漫塔格海槽、阿尼玛卿海槽及金沙江海槽。二叠纪至三叠纪,阿尼玛卿有限洋盆、西金乌兰有限洋盆及金沙江有限洋盆形成。该项工作为进一步编制青海省主要成煤期世一级岩相古地理图奠定了基础,对于青海省主要成煤区煤炭成矿预测及靶区优选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8.
999.
洞穴弱光带的生物岩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洞穴近洞口段,在弱光的作用下,生物岩溶作用也很强烈。本文介绍了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广西龙州、天等、环江、桂林阳闻和贵州荔波等地洞穴弱光带生物岩溶溶蚀产物石刺和沉积产物向光石钟乳、洞口叠层石等的形态特征及其^13C值测定成果,并论证了其生物成因机理。  相似文献   
1000.
鄂尔多斯地区在奥陶纪处于华北克拉通板块的西南边缘地区。由于受秦岭—祁连—贺兰三叉裂谷系开裂—聚合作用的影响,奥陶纪鄂尔多斯地区与华北克拉通已开始出现明显构造与沉积作用的分异,突出表现为奥陶纪沉积期鄂尔多斯东部大规模膏盐岩沉积层的发育。古构造分析表明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纪总体呈现为“三隆—两坳—一古陆”的古构造分布格局;奥陶纪经历了冶里—亮甲山期的早期边部海侵、马家沟期振荡性的整体沉降海侵以及平凉—背锅山期的西南边缘快速沉陷的古地理演化过程,表现出较强的阶段性演化特征。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纪整体的沉积充填作用具有以下重要特征:一是受中央古隆起控制、东西向沉积分异明显;二是随时代演进,早中期以内源沉积为主,晚期则以混源或陆源碎屑沉积为主;三是西南边缘沉积巨厚,是奥陶纪最为活跃的构造沉降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