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9篇
  免费   653篇
  国内免费   551篇
测绘学   134篇
大气科学   445篇
地球物理   691篇
地质学   1454篇
海洋学   437篇
天文学   60篇
综合类   251篇
自然地理   271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松辽盆地深部反射地震探查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概述了近年来用近垂直反射地震方法研究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地壳结构和深部构造问题所取得的基本成果,说明了在松辽盆地内所进行的两次深反射地震探查,包括位置、科学目标、资料采集、处理技术和基本结果,利用延长排列所得到的约42km长共炮点资料,求出松辽盆地地壳平均速度约为6.197km/s。通过初步解释,认为在上部地壳存在多组低角度断裂、中下部地壳构造具有更为复杂的震相、Moho震相比较清晰,多处出现与Moho震相斜交的震相。  相似文献   
112.
GIS的决策支持作用及其在ITS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先华 《现代测绘》2003,26(3):26-28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智能交通系统(ITS)服务的各个领域中的框架定位作用越来越重要。和定位作用一样,GIS的空间决策支持作用已逐步应用于ITS的各个服务领域。本文通过对普通GIS空间决策支持作用的分析,提出面向ITS的GIS不仅可以对交通信息起空间定位作用,而且可以运用其对空间数据的分析能力,通过与交通专业的结合,在ITS的各个服务领域起决策支持作用。同时,根据ITS对GIS决策支持的要求,提出了面向ITS的专题GIS应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3.
1999/2000年夏季环南极表层海水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第 1 6次南极考察期间 ,作者随雪龙船于 1 999年 1 1月 2 2日至 2 0 0 0年 1月 1 8日从澳洲西南部到达东南极普里兹湾 ,后经南印度洋 -南大西洋 -德雷克海峡 -南大西洋 -南印度洋返回普里兹湾。航渡中定时采集表层海水 ,进行水温、盐度、营养盐、浮游生物现存量和光合作用速率的现场观测 ,研究环绕南极海域表层水叶绿素 a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南大洋表层水营养物质、浮游生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分布具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南极辐合带以南的南极水营养盐浓度高于亚南极水和亚热带水。叶绿素 a浓度与营养物质的分布趋势一致 ,南极水、亚南极水和亚热带水的平均叶绿素 a浓度分别为 1 .77、1 .40和 0 .2 1 μg/dm3。在环绕南极的大洋中 ,南大西洋海域营养物质丰富 ,海水最为肥沃 ,叶绿素 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高于南印度洋和德雷克海峡。在短期往返东南极 -西南极 -东南极的航渡观测中 ,由于南极夏季水温的升高 ,陆缘冰融化 ,冰藻释放 ,长城湾至普里兹湾的西 -东向航渡中观测的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叶绿素 a浓度和光合作用同化数分别比普里兹湾至长城湾的东 -西向航渡中高 1 45%、1 1 3%、68%和 1 8%。与 1 0年前的观测结果比较 ,南大西洋仍为高生物量和高生产力海区 ;1 999/2 0 0 0  相似文献   
114.
福建省同安湾叶绿素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1998年2月、5月、8月、11月对同安湾叶绿素a含量的调查,分析了同安湾叶绿素a的季节分布,并估算了初级生产力C的含量,调查结果表明春季的叶绿素a含量为全年最高,范围为2.68 μg/L~16.24 μg/L,平均值为7.22 μg/L,初级生产力C平均为4286.4mg/m2.d;夏季叶绿素a含量为1.03μg/L~5.40 μg/L,平均值为.3.34 μg/L;秋季叶绿素a含量为0.36 μg/L~1.50 μg/L,平均值为0.87μg/L,初级生产力C平均为32.84mg/mg.d;冬季叶绿素a含量为1.11μg/L~2.21μg/L,平均值为1.56 μg/L.本文还将此次调查结果与历史资料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5.
建立了由预过滤装置、蠕动泵、中空纤维超滤膜(AmiconH10P10-20,标称截留分子量10KDa)和连接管组成的错流超滤系统,利用荧光标记的40KDa葡聚糖和已知放射性活度的234Th示踪剂评估了超滤膜的截留和吸附性质,探讨了234Th在超滤过程中的渗透行为,考查了该系统用于实际海水样品时铀、钍、镭同位素和有机碳的质量平衡状况.结果表明,10Kda中空纤维超滤膜对40Kda葡聚糖具有良好的截留效率(85%),而吸附损失率为18%.铀、钍、镭同位素和有机碳在超滤过程中均达到极佳的质量平衡,回收率R=95%~98%,优于大多数文献报道的值.234Th在超滤过程中的渗透行为可以很好地用渗透模型加以描述.研究组分胶体态含量占“溶解”态含量的份额大小顺序如下:钍同位素、有机碳、镭同位素约等于铀同位素,这与钍为强颗粒活性元素、铀和镭为水溶性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6.
多钙钾石膏产于四川省渠县农乐地区中-下三叠统的杂卤石矿层里,与硬石膏一起交。代杂卤石。矿物呈板状,{110}解理中等。比重2.91。折光率:Ng=1.585,Nm=1.5θ8,NP=1.560。二轴晶正,2V=79°。该矿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_0=17.479A,b_0=6.821A,C_0=18.218A,β=113.39°。粉末图的五条强衍射线为:3.01(10)、3.16(8)、3.38(6)、2.83(4)、2.74(3)。根据化学分析计算,其化学式为:K_2SO_4·5CaSO_4·H_2O。结晶水含量2.O4%。文内列出了该矿物的差热(DTA)和热失重(TGA)、红外吸收光谱等新资料。  相似文献   
117.
The mechanism of postseismic deformation related to strong earthquakes is important in geodynamics, and presumably afterslip or viscoelastic relaxation is responsible for the postsesimic deformation. The 1999 Chi-Chi, Taiwan of China, earthquake occurred in the region where GPS observation station is most densely deployed in the world. The unprecedented GPS data provides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study the physical processes of postseismic deformation. Here we assume that the interactions of viscoelastic relaxation, afterslip, fault zone collapse, poroelastic rebound, flow of underground fluids, and all these combined contribute to the surface displacements following the main shock. In order to know the essence of the postseismic deformation after the strong event, fault zone collapse, poroelastic rebound, flow of underground fluids, and so on, are represented equivalently by the variations of the focal medium properties. Therefore, the viscoelastic relaxation, afterslip, and the variations of the equivalent focal medium properties are inverted by applying the GPS temporal series measurement data with viscoelas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Both the afterslip rate distribution along the fault and the afterslip evolution with time are obtained by means of inversion. Also, the preliminary result suggests that viscosities of the lower crust and the upper mantle in Taiwan region is 2.7×1018 and 4.2×1020 Pa·s,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invers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fterslip contributing to postseismic deformation of 44.6% in 450 days after the Chi-Chi earthquake, with 34.7% caused by the viscous relaxation and 20.7% by other factors such as fault zone collapse, poroelastic rebound, and the flow of liquids.  相似文献   
118.
通过对新密煤田地质条件、构造条件、煤系岩石的放射性特征、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气体成分等特征的研究,认为形成新密煤田地热资源的热源是来自硫化矿物生热、岩浆余热以及煤系地层岩石放射性物质产热的学说证据不足;而新密煤田的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条件为该区地下水的深循环提供了条件,故而在该区形成了水热型的中低温地热资源.  相似文献   
119.

中国东北地区大兴安岭西侧盆地群包括漠河盆地、根河盆地、拉布达林盆地、海拉尔盆地和二连盆地等,蕴藏着丰富的中、新生代油气资源.为研究该盆地群域古生代、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综合建立盆地群域地球动力学模型,补充东北亚构造演化理论,本文综述该盆地群域受控的区域构造与深部构造背景、盆地群构造特征与性质、主要控盆断裂特征、盆地群油气条件比较以及盆地群域已完成并取得重要结果的地球物理工作.归纳已有主要认识和研究结果:(1)对大兴安岭西侧的盆地群起构造控制作用的构造带包括蒙古-鄂霍茨克洋缝合带、西拉木伦河缝合带、黑河-贺根山缝合带、塔原-喜桂图缝合带、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带,以及额尔古纳-呼伦断裂和得尔布干断裂.(2)二连盆地、海拉尔盆地和漠河盆地的盆地构造轴向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缝合带走向相关;而且三个盆地内的一级构造单元走向(隆起、坳陷和推覆带)也具有这类特点.(3)几个地学断面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表明,大兴安岭西侧盆地群岩石圈地幔厚度自北向南变厚,南部盆地基底与华北地台基底表现类似;盆地群基底电性结构因受到软流圈热物质作用可能在继续演化.(4)在盆地沉积地层方面,漠河盆地的下部是侏罗系陆相煤系地层,上部是白垩系火山岩地层;海拉尔盆地由下侏罗统的铜钵庙组、南屯组,上侏罗统的大磨拐河组和下白垩统的伊敏组共同组成扎赉诺尔群,厚约3000 m;二连盆地中生代地层中,中下侏罗统主要为含煤建造,上侏罗统为火山岩建造,下白垩统主要为含油建造和含煤建造,上白垩统为砂砾岩建造.(5)盆地群整体勘探程度较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包括:由本研究区的地球物理、构造地质、石油地质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解决研究区受控的区域构造应力场所包括的因素及其作用,以及在岩石圈尺度上三维空间的地球物理场表征;深部构造对盆地群域构造的作用;从晚古生代到中新生代研究区构造演化特点及其依据;从北至南约1650 km长的盆地群域构造差异与依据;盆地群(域)油气条件与毗邻的松辽盆地在构造成因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0.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基坑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工程风险的角度对所搜集的52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基坑事故进行分析,归纳了6种事故类型,并明确指出"渗流破坏、支撑失稳、坑内滑坡"为最常见的三类事故。通过对各事故类型进行事故原因的统计分析,得知地下水的防治是关乎基坑工程安全的首要因素,不规范作业是基坑事故发生的第二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