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760篇 |
免费 | 7323篇 |
国内免费 | 1189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265篇 |
大气科学 | 4618篇 |
地球物理 | 6150篇 |
地质学 | 20331篇 |
海洋学 | 6326篇 |
天文学 | 399篇 |
综合类 | 2390篇 |
自然地理 | 44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30篇 |
2023年 | 1048篇 |
2022年 | 1966篇 |
2021年 | 2387篇 |
2020年 | 1907篇 |
2019年 | 2186篇 |
2018年 | 1920篇 |
2017年 | 1739篇 |
2016年 | 1916篇 |
2015年 | 2075篇 |
2014年 | 2027篇 |
2013年 | 2503篇 |
2012年 | 2654篇 |
2011年 | 2783篇 |
2010年 | 2747篇 |
2009年 | 2656篇 |
2008年 | 2651篇 |
2007年 | 2454篇 |
2006年 | 2498篇 |
2005年 | 2083篇 |
2004年 | 1428篇 |
2003年 | 1170篇 |
2002年 | 1141篇 |
2001年 | 1036篇 |
2000年 | 859篇 |
1999年 | 472篇 |
1998年 | 162篇 |
1997年 | 144篇 |
1996年 | 112篇 |
1995年 | 70篇 |
1994年 | 65篇 |
1993年 | 68篇 |
1992年 | 80篇 |
1991年 | 45篇 |
1990年 | 55篇 |
1989年 | 26篇 |
1987年 | 42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38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27篇 |
1982年 | 26篇 |
1981年 | 15篇 |
1979年 | 28篇 |
1974年 | 15篇 |
1965年 | 14篇 |
1964年 | 15篇 |
1963年 | 14篇 |
1957年 | 14篇 |
1954年 | 2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平原河网区域来水组成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一般树状分布河网,上一级河道总是汇入至下一级河道,位于河道下游断面的流量总是由其上游汇集而至。但对于平原河网地区,特别是人工控制建筑物众多,又受潮汐影响的地区(如太湖流域),河网错综复杂,水流方向不定,要跟踪某个断面的水流去向,或某个河段的水体、断面流量是从哪里汇集而来的,非常困难。但这样的问题在生产实践中往往对其很感兴趣。例如从常熟枢纽引长江水流进入望虞河后,流向何处?河网各断面流量中或各河段水体中常熟枢纽引江水量占多少比重?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估计常熟枢纽引江的效果和影响范围。因此,平原河网区域来水组成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重点介绍了平原河网区域来水组成原理及其在太湖流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2.
CHEN Ailin FENG Hongzhen ZHU Maoyan MA Dongsheng LI Ming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E-mail: feng.h@jlonline.com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Palaeont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Jiangsu Chenjiang Fauna National Geological Park Chengjiang Yunnan Wang Si''en Xie Guanglian 《《地质学报》英文版》2003,77(3):281-287
The genus and species Yuyuanozoon magnificissimi gen. et sp. nov., a new fossil vetulicolian, is reported from the Early Cambrian Chengjiang Fauna in Yunnan of China. It has a bipartite body plan and five pairs of chain-formed gill sacs, showing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Ventulicolia. However, the exclusive "atrial cavity" and external gill observed indicate that the new form is different from those previously described as vetulicolians, probably representing a lineage developed within deuterostomes and more primitive than urochordates. 相似文献
993.
994.
面向对象自适应渗流有限元分析软件的研究和实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应用C++研制了一个自适应渗流有限元分析系统。该软件系统的前处理过程用对象化建模,具有实现方便,界面友好的优点。自适应有限元模块的引入使该系统具有规范性和客观性,计算结果不会因人而异,且后处理界面形象直观。笔者还给出了一个土坝渗流的实例,验证了该软件的可用性和优点。 相似文献
995.
贵州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生物成矿基本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贵州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床进行的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磷块岩中普遍富集稀土元素,稀土总量∑REE较高,并富集Y元素及La,Nd等轻稀土元素。LREE/HREE比值较高。含稀土磷块岩普遍具Ce负异常,显示其对源区的继承性。指示成磷环境处于氧化程度相对较高状态。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曲线、北美页岩标准化模式曲线、Ce元素异常、LREE/HREE比值、微量元素特征及岩石矿物特征表明,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床具以正常海相生物-化学沉积等为主伴有海相热水沉积混合成因的特征。在磷矿成矿过程中沉积物沉积时,活体生物及死亡残骸不同程度地摄取和富集了La,Nd,Ce等稀土元素、Y元素及其他微量元素,沉积在含磷层位,构成大量的含稀土、含生物碎屑白云质磷块岩。 相似文献
996.
烃类垂向微渗漏及其地表异常显示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烃类以微泡、水动力、扩散和渗透方式向地表迁移过程中,其效能、方式与油气藏的盖层、断裂与裂隙系统、储层的流体性质、地层压力等地质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对塔里木盆地雅克拉凝析气田上的地表、井中化探资料与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该气田的井中垂向地球化学特征、控制烃类垂向微渗漏地质因素、地表化探异常显示之间呈现出很好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97.
泉眼沟硅灰石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特大型矿床,区域上与吉林省大顶子、北崴子等矿床同处于吉黑褶皱系构造隆起带的南缘,是我国硅灰石矿最重要的成矿带和主要产区之一.该区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古生界富拉堡子岩组硅质大理岩中.硅灰石矿体主要有4种矿石类型,即方解石-硅灰石型、硅灰石型、石英-硅灰石型和方解石-石英-硅灰石型.矿物组分有硅灰石、方解石、透辉石、钙铝榴石、石英,少数样品含黄铁矿、金、钼等.经研究和分析认为,区内硅灰石矿床是多期次和多阶段岩浆热液活动的产物,成矿作用与三叠世中、酸性侵入岩关系密切,矿床类型属层控接触热变质型. 相似文献
998.
越南西北部大象山群孔兹岩系中发育一套含刚玉+尖晶石+石榴石+夕线石组合的富铝岩石块体,它们呈透镜状包体形式赋存于孔兹岩系内。岩石中刚玉+尖晶石+石榴石+夕线石组合的发育指示岩石经历了超高温变质作用的改造。其中尖晶石和石英的共生组合表明了变质温度高于900℃,而利用岩石退变质矿物组合中的黑云母-石榴石温度计,黑云母-斜长石-石榴石-石英组合温度-压力计估算的变质温度压力条件分别为879~917℃、0.90~0.94GPa。岩石中的早期刚玉+夕线石的组合的存在说明岩石变质作用已经从高角闪岩相进入到了麻粒岩相;而峰期变质矿物组合尖晶石+石英的出现,指示了变质温度高于900℃的超高温变质作用。另一方面,退变质过程中钛铁矿的发育表明岩石经历了快速抬升降压的过程。变质作用的P-T轨迹分析揭示出岩石经历了早期同步升温增压后的快速增温达到峰期条件,后经历快速等温减压过程。这种温压条件的变化与板块会聚过程中由于俯冲板片的断离而使软流圈上涌造成热异常的温压条件变化基本一致。通过对超高温变质岩石进行锆石SIMS U-Pb测年获得的结果大于58Ma,推测这次超高温变质与喜马拉雅运动中印度与欧亚大陆的初期会聚-碰撞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999.
1000.
泥火山的全球分布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介绍了泥火山的全球分布特征、分类、成矿、成因特征和机制、生物地球化学和地质灾害。泥火山是盆地地层深部含水的泥质物在高压作用下喷出地表形成的锥状沉积体,主要发育在沉积速率较快和有横向挤压构造作用的盆地中。全球陆地有超过40个泥火山发育区,海底有超过20个泥火山发育区,每个发育区有几座到200多座泥火山不等,陆地和浅海区共有2000多个泥火山。各地泥火山有不同的喷发周期,喷发物也各有不同的形态、成分、来源和年龄。尽管泥火山的成因机制尚颇有争议,但较快的沉积速率和活动大陆边缘横向构造挤压作用无疑是两个最为关键的因素。由于泥火山对大地构造属性、油气勘探、生物地球化学、地质灾害和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已逐渐成为地球科学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