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791篇 |
免费 | 16511篇 |
国内免费 | 988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634篇 |
大气科学 | 5926篇 |
地球物理 | 7802篇 |
地质学 | 24844篇 |
海洋学 | 8050篇 |
天文学 | 674篇 |
综合类 | 3031篇 |
自然地理 | 522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1篇 |
2024年 | 1356篇 |
2023年 | 1545篇 |
2022年 | 2481篇 |
2021年 | 2848篇 |
2020年 | 2437篇 |
2019年 | 2639篇 |
2018年 | 2408篇 |
2017年 | 2211篇 |
2016年 | 2375篇 |
2015年 | 2595篇 |
2014年 | 2485篇 |
2013年 | 3113篇 |
2012年 | 3267篇 |
2011年 | 3343篇 |
2010年 | 3377篇 |
2009年 | 3176篇 |
2008年 | 3221篇 |
2007年 | 2932篇 |
2006年 | 2925篇 |
2005年 | 2457篇 |
2004年 | 1704篇 |
2003年 | 1386篇 |
2002年 | 1319篇 |
2001年 | 1208篇 |
2000年 | 1041篇 |
1999年 | 569篇 |
1998年 | 260篇 |
1997年 | 220篇 |
1996年 | 165篇 |
1995年 | 117篇 |
1994年 | 94篇 |
1993年 | 102篇 |
1992年 | 99篇 |
1991年 | 68篇 |
1990年 | 72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41篇 |
1986年 | 44篇 |
1985年 | 37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18篇 |
1979年 | 27篇 |
1974年 | 17篇 |
1964年 | 15篇 |
1957年 | 17篇 |
1954年 | 2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Braess交通网络模型是经典的图论模型,但该模型同时具有很强的地理学色彩。Braess借助一个简单的网络揭示了出人意料的地理现象:增加交通路线有时反而降低运输效率。从理论地理学的角度对Braess网络进行了数学抽象,然后利用规划理论、图论和微分方程解析等方法揭示出区域一城市地理系统的空间复杂化两个重要动因:空间相互作用和宏观对称破坏。 相似文献
62.
63.
64.
北京农田生态系统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5-2006年期间,分别采集了北京农田生态系统的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和化肥3种外源输入的样品,共计63件。3种来源样品的年输入通量的定量计算和对比表明,不同地区不同输入途径的重金属元素的年输入通量差异较大,研究区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主要输入途径是大气干湿沉降。如果不考虑农田生态系统的外源输出量,按照目前的污染速度,50年后怀柔和大兴地区表层土壤中cd的含量可突破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碱性土壤的二级标准。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他地区的外源输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引起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发生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65.
沉积地层中成矿作用的碳同位素特征和含矿缺氧盆地成因新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积盆地内地层中碳的来源 ,根据其碳、氧同位素特征可归纳为 :海洋沉积碳酸盐碳、生物碳、热解非生物成因碳、大气淡水方解石碳和热卤水系统中的无机碳。热水成因的金矿及喷气 沉积矿床中的碳都具有深源成因的无机碳。深部含无机碳的热流体喷溢到海洋底部可以解释为扩张盆地底部形成的缺氧环境和含矿黑色页岩的主导原因 相似文献
66.
从理论上采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遗传力条件下数量性状位点的直接选择(DSQ)和以表型为基础的选择(TBS)在10个不重叠世代中的选择反应以及DSQ相对于TBS的优势。结果表明,在10个世代中DSQ的选择进展在几乎总是大于TBS的选择进展,说明DSQ较TBS具有优越性;但DSQ的相对选择效率(RSE)会随着世代数的增加而呈现较迅速下降的趋势,单个性状情况下RSE则呈直线下降的趋势。随着选择代数的增加,DSQ将失去其优越性,TBS在遗传进展上将超过DSQ。 相似文献
67.
黑河出山径流量年际变化特征和趋势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5,他引:27
根据有关水文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利用定级分类,滑动平均和波谱分析等方法,对黑河出山径流(莺落峡水文站)年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黑河出出径流的多年变化具有持续性,周期性和丰枯水变化较平稳,波幅不大等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变化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68.
初论西藏冈底斯带中段尼木西北部班岩铜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32,自引:10,他引:32
西藏冈底斯带尼木西北部具有斑岩型铜矿产出的有利地质条件,已有厅宫,冲江,白容,岗讲,渡布曲等铜矿床(点),可望形成大型-超大型班岩铜矿集中区,其资源量远景可达400-600万t以上,在分析地背景的基础上,总结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并与国内外斑岩铜矿进行了对比,建立了本区铜矿的综合遥感地质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69.
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二、须四段致密砂岩的溶蚀孔洞、裂缝及砂岩层理界面上分布大量的沥青,沥青的热演化程度极高,须二段达到干气阶段,须四段达到湿气一干气早期阶段;经过针对砂岩中层理界面及裂缝、溶孔洞中充填的沥青及泥岩层裂缝中充填沥青取样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分析后显示:沥青具有较低的H/C、O/C比,须二段沥青残余生烃能力极小,须四段沥青还具有较大的残余生烃潜力;须家河组须二、须四段沥青为马鞍塘-小塘子组与须二段海湾相油型烃源岩在生油窗期成的古油藏,在后来的高温条件下裂解成天然气后残留物;须二,须四的古油藏构成了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重要的气源.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