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3篇
  免费   3692篇
  国内免费   1878篇
测绘学   1308篇
大气科学   1225篇
地球物理   1850篇
地质学   5457篇
海洋学   1349篇
天文学   232篇
综合类   664篇
自然地理   1088篇
  2025年   23篇
  2024年   307篇
  2023年   361篇
  2022年   629篇
  2021年   682篇
  2020年   599篇
  2019年   625篇
  2018年   590篇
  2017年   523篇
  2016年   578篇
  2015年   605篇
  2014年   608篇
  2013年   722篇
  2012年   785篇
  2011年   687篇
  2010年   640篇
  2009年   661篇
  2008年   611篇
  2007年   537篇
  2006年   502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79年   6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针对边收缩算法在计算大曲率面距离公差时计算量大 ,且收缩大曲率面所含的线段时易使关键点发生偏移而引起模型变动过大、简化不够准确的问题 ,本文在边收缩算法基础上提出了加入顶点度控制的算法 ,以减少大曲率面距离公差的冗余计算 ,并提高模型简化质量。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提高模型简化质量 ,并加快图形收缩的生成速度。  相似文献   
92.
邹大鹏  阎贫  卢博 《海洋学报》2012,34(3):80-86
在由垂直声速梯度建立的地声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沉积物与海水声速比和沉积物压缩波与切变波声速比两个表征沉积物声学特征参数得到更全面和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地声模型。在沉积物声波传播FCMCM模型基础上,基于热作用和重力作用下沉积物两相介质的应力应变分析,建立TFCMCM和DFCFCM模型,运用模型校正表层沉积物声速特征来计算和解释地声模型。根据海底表层沉积物存在低声速和高声速两种类型,结合沉积物沿纵深孔隙度不变和变化两种类型,得到南海海底沉积物的两类四种典型地声模型:低声速孔隙度不变型、低声速孔隙度减小型、高声速不变型和高声速孔隙度减小型。运用这四种典型地声模型的组合解释了卢博提出的南海三种典型声速结构。认知声速结构将为南海声学探测海底、划分海底区域提供模型支持。  相似文献   
93.
渤海、北黄海海冰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渤海和北黄海的冰情随着历年冬季气候差异而不同.暖冬海冰覆盖范围不足海域的15%,而寒冬可覆盖海域80%以上.概述了海冰监测及资料来源.冰覆盖面积、外缘线位置和冰况等级等被作为反映结冰海域冰情的指标.用大连和营口站的气温表示渤海、北黄海海域的局地气候.用1952~2000年大连的月平均气温描述冰情的变化.给出冰情指数由1952/1953年到1999/2000年随大连站月平均气温变化.影响渤海和北黄海冰情和气候的因子很多,诸如大气环流的演变和太阳活动等.分析了多种因子与冰情的滞后相关,指出20世纪90年代渤海冰情持续偏轻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相当一致;渤海和北黄海冰情的年际变化与El-Nino现象以及太阳活动周期有关;讨论了海冰季节演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黄河晋陕峡谷壶口至龙门段开展广泛细致的野外考察,发现了典型的晚更新世以来黄土—土壤层夹古风成沙层剖面—北桑峪剖面(BSY)。结合不同类型沉积物的野外宏观特征、磁化率、粒度成分、石英颗粒表面特征和地球化学元素的对比分析,确定黄河晋陕峡谷壶口至龙门段BSY剖面中所夹古风成沙层的性质为中沙质细沙,是在干旱多风环境下形成的沙质沉积物。基于光释光(OSL)测年数据,确定其沉积年代为12.5-11.6 ka,记录了黄河中游发生在末次冰消期的极端干旱事件,其与相邻区域沙漠/黄土过渡带中湖沼沉积和风成黄土—古土壤剖面记录的新仙女木事件相对应。该剖面中古风成沙沉积物的物质来源,主要来自黄河晋陕峡谷的古河床相沙层物质。这是因为该河段处于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在新仙女木时期,黄河晋陕峡谷处于极端干冷的环境之中,冬季风强盛、夏季风衰弱,黄河水位下降明显,河漫滩和江心洲将大面积出露,大量的沙物质在风力作用下向岸边输移,成为河谷两侧缓坡台地上古风成沙沉积层出现的主要沙源地。这个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揭示黄河中游流域极端干旱事件发生的时间性规律及其与季风气候变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9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以怒江流域保山市杨柳乡茶山村为例,在茶山新农村建设中运用PRA理念的具体方法,即社区资源分布图绘制、农事季节历、排序、问题树法,发现茶山村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基础设施薄弱、村内卫生条件差、产业单一、居民自我发展能力弱4个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茶山新农村建设要借助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契机申请建设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实现科技入户、加强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培训5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6.
向海沼泽湿地芦苇中氮含量动态变化和循环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二百方子湿地和付老文泡湿地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a)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开放型和封闭型湿地芦苇不同器官中氮含量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二百方子湿地和付老文泡湿地芦苇不同器官全氮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叶和茎的含氮量随季节变化均呈指数下降的变化趋势;穗氮含量呈线性下降变化趋势;而根和根状茎氮含量则呈先急剧增加后急剧减少再缓慢增长的非线性变化趋势.两种类型湿地芦苇的地上器官平均氮含量高于地下器官;各月芦苇叶氮含量高于茎杆氮含量,而根的氮含量则高于根状茎.除茎和穗外,付老文泡湿地芦苇叶、根和根状茎的平均氮含量均低于二百方子湿地芦苇.二百方子湿地芦苇对氮的吸收系数和利用系数均高于付老文泡湿地芦苇,但循环系数较低.  相似文献   
97.
A Preliminary Review of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Silver Deposits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ina has widely distributed silver deposits,and is rich in silver resources.Although silver deposits are mainly associated with Pb-Zn deposits,a number of independent silver deposits have also been discovered in recent years.Silver deposits include different types,such as submarine volcanism and continental volcanism related type,intrusion related type,and sedimentary related type.This study summarized the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China’s silver deposits systematically based mainly on the data from 490 silver deposits.It is shown that submarine volcanic sedimentary type,continental volcanic or sub-volcanic type,skarn type,hydrothermal type(including vein type and stratabound type),sedimentary metamorphic type,sedimentary type and regolith type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prediction types of silver deposit.A total of 32 silver mineralization belts and 111 silver concentration areas have been delineated.The map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ilver mineralization belts in China" and other series of maps finished in this study may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valuation and prognosis of silver resources potential in China.  相似文献   
98.
澳大利亚西北陆架油气资源,特别是天然气资源富集,是全球液化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地之一。西北陆架不仅是澳洲油气勘探潜力最大的地区,而且也是中国油公司拓展海外油气业务的重要地区。以多方面收集的数据资料为基础,探讨澳大利亚西北陆架油气分布规律,揭示油气分布主控因素,进而优选有利勘探区。区域上,已发现的油气储量主要分布于西北陆架最西南端的北卡那封盆地;层系上,油气主要富集于下白玺统泥页岩区域盖层之下的上三叠统、侏罗系或下白玺统碎屑岩储集层。油气分布整体表现为“内油外气、下气上油、以气为主的特征,油田多局限于侏罗纪裂谷作用控制的发育有成熟生油岩的次盆地。腐殖型干酪根类型和烃源岩的高成熟度决定了西北陆架的富气特征,侏罗纪发育的裂谷控制了石油的区域分布。基于油气地质综合研究和油气发现过程,优选出了埃克斯茅斯高地、埃克斯茅斯次盆、巴科一次盆、卡斯韦尔次盆、萨胡尔台地、卡尔德尔地堑和武尔坎次盆7个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99.
在分析J2EE体系结构及EJB组件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EJB组件的分布式电子商务应用系统框架;并对其中各部分所采用技术进行了分析及合理选择;最后讨论了应用服务器选取、负载均衡等关键技术问题。该系统框架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可重用性、开放性和兼容性。  相似文献   
100.
使用国家气候中心的区域气候模式对1961~1990、2001~2030年湖北省逐月气温、降水量的预估值(格点0.5°×0.5°,A2情景),以1961~1990年湖北省平均温度和平均降水量为基准,计算并分析未来30年(2001~2030年)及每10年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未来30年湖北省年平均气温普遍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在0.19~0.39℃之间,平均0.27℃,鄂南增温比鄂北快,其中2021~2030年增幅最大,2001~2010年增幅最小;(2)年平均降水量湖北省大部呈减少趋势,表现出南增北减、东增西减的特点,2001~2010年变化不大,2011~2020年绝大多数站点均有不同幅度增加,2021~2030年全省各地呈一致的下降趋势,湖北省南涝北旱趋势将有所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