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5篇
  免费   408篇
  国内免费   515篇
测绘学   162篇
大气科学   270篇
地球物理   448篇
地质学   1247篇
海洋学   264篇
天文学   73篇
综合类   134篇
自然地理   21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刘东燕  郑志明  侯龙 《岩土力学》2010,31(Z1):23-27
通过自制的新型试验装置进行不同边界情况下的边坡模型变形破坏研究。探讨了边坡模型破坏开始时的坡角(破坏角)与边界条件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该破坏角会与模型厚度成一定的反比关系,但随着模型厚度超过一定值,边界条件造成的影响将趋于弱化,同时,运用数学手段定量地印证了这种关系形式。另外,还通过试验验证了相比于边界条件而言,破坏角的变化幅度会对模型材料的孔隙率更加敏感。基于所得结果,可对试验装置进行改进,并优化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232.
冷毅飞  张喜发  杨凤学  姜龙  赵意民 《岩土力学》2010,31(12):3758-3764
冻土未冻水含量不但是评价冻土中水分迁移特性的重要指标,而且也是冻土热工计算中常用的参数。采用未冻水测量方法中的经典量热法对采自中俄石油管道工程大庆-漠河段沿线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带的6类典型土样(共76个)进行了-0.5、-2、-5、-10℃左右负温下的未冻水含量测试。分析了负温温度t、土质类型和初始含水率wo对未冻水含量wu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通过统计分析,给出了6类土在上述4个给定温度下的未冻水含量代表值及其幂函数wu=at-b方程中的参数值。将黏土、粉质黏土、粉土和泥炭质土各给定温度下的未冻水含量对塑限wp归一化,得到各土类各温度下未冻水量系数值。对其进行幂函数拟合得到wu-wp-t经验计算公式。将温度、土质条件和初始含水率3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各类土在给定温度下的wu-wo-wp关系的二元一次线性回归经验方程式,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3.
强夯法处理地基在我国应用发展已有十几年的历史,本文介绍的威海市“海联大厦”地基处理工程,以较大的吨位及能级进行高填土、松软土地基处理取得成功,成为威海市首例以较大吨位及能级强夯处理地基工程,文中着重介绍了方案选择、强夯设计、强夯施工及效果检测情况,综合地进行了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234.
新疆北部富蕴县内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区的花岗闪长岩及其包体岩相学、矿物化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野外地质特征显示其为岩浆混合作用的结果。本文获得花岗闪长岩及其中暗色微粒包体玄武安山玢岩、细粒辉长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326.8±2.1Ma、327.6±2.4Ma、329.3±2.3Ma,年龄值基本一致,这一结果从年代学角度为花岗闪长岩及其中暗色微粒包体的岩浆混合作用成因提供证据。偏酸性的花岗闪长质与偏基性玄武安山质岩浆混合作用形成了331.9±2.1Ma的安山玢岩脉。  相似文献   
235.
李龙  郑永飞 《地质论评》2000,46(2):120-130
本文利用二元混合模型讨论了壳幔物质的不同混合环境对Rb-Sr等时线年龄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混合作用将使岩体的同位素年龄变大;若地壳物质在混合之前经受过Rb丢失和(或)Sr获得事件,则等时线斜率的变化较大,可能得到很大的年龄和异常低的初始同位素比值,甚至斜率为负值。对一组分离的底辟小岩体而言,同一底辟岩体作矿物内部等时线能够得到结晶年龄,但用不同岩体的全岩得到的等时线则可能给出围岩年龄(条件是各底辟  相似文献   
236.
Trace metal cycling in natural waters is highly influenced by the amount and type of dissolved organic C (DOC). Although determining individual species of DOC is unrealistic, there has been success in classifying DOC by determining operationally defined fractions. However, current fractionation schemes do not allow for the simultaneous quantification of associated trace metals. Using operational classifications, a scheme was developed to fractionate DOC based on a set of seven solid-phase extraction (SPE) cartridges. The cartridges isolated fractions based on a range of specific mechanisms thought to be responsible for DOC aggregation in solution, as well as molecular weight. The method was evaluated to determine if it can identify differences in DOC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differences in Cu–DOC complexation. Results are that: (1) cartridge blanks were low for both DOC and Cu, (2) differences are observed in the distribution of DOC amongst the fractions from various sources that are consistent with what is known about the DOC materials and the mechanisms operative for each cartridge, (3) when present as a free cation, Cu was not retained by non-cationic cartridges allowing the method to be used to assess Cu binding, (4) the capability of the method to provid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Cu–DOC complexation was demonstrated for a variety of DOC standards, (5) Cu was found to preferentially bind with high molecular weight fractions of DOC, and (6) estimated partitioning coefficients and conditional binding constants for Cu were similar to those reported elsewhere. The method developed describes DOC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specific bonding mechanisms (hydrogen, donor–acceptor, London dispersion, and ionic bonding) while simultaneously quantifying Cu–DOC complexation. The method provides researchers a means of describing not only the extent of DOC complexation but also how that complex will be behave in natural waters.  相似文献   
237.
四川赤普铅锌矿床含矿岩系的研究及在找矿评价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赤普铅锌矿床含矿岩系为上震旦统灯影组海相碳酸盐岩系,含矿岩石主要为一套砾屑白云岩。本文详细地讨论了该矿床含矿岩系的岩相、岩性及其含矿性等特征,并划分了含矿层位;为矿区扩大找矿远景和评价提出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8.
攀西裂谷存在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陆裂谷以地幔上隆、岩石圈伸展、减薄、断陷和沉降为特征,伸展构造环境是大陆裂谷形成的必要条件和本质特征。中国学者以前所认为攀枝花-西昌裂谷的主要标志是海西期层状堆晶杂岩、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印支期环状碱性杂岩和晚三叠世裂谷盆地沉积。最近一系列研究成果表明攀西地区海西期-印支期构造岩浆热事件是地幔柱和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是裂谷作用的产物。进一步对上扬子西缘二叠纪-三叠纪的沉积作用和构造特征综合分析表明攀西地区不存在裂谷盆地沉积。该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为古陆隆起遭受剥蚀,晚三叠世断陷型类磨拉石建造是前陆走滑复合盆地的产物。本文根据对攀西地区二叠纪-三叠纪的岩浆活动、沉积作用、构造特征和地球物理资料等方面综合研究对攀西裂谷的存在提出质疑,并以峨眉山地幔柱活动为主线探讨了攀西地区古生代和中生代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239.
曲流点坝内部剩余油形成与分布规律物理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曲流点坝物理模型,模拟地下曲流点坝储层进行驱替实验。观察注入剂的运动规律,同时,在模型上布置了测量电极,以双电极法测量驱替过程中垂向电阻变化,反映注入剂波及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侧积泥岩夹层的建筑结构对注入剂在点坝砂体中的流动规律,以及对剩余油的形成分布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证实,在曲流点坝内部,侧积泥岩夹层对注入剂具有强烈的遮挡作用,受其影响形成侧积体差异型剩余油、重力型剩余油以及压力异常型剩余油三种类型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点坝的中上部。在实际生产中,利用水平井钻遇点坝上部进行开采是主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240.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小新生代盆地的成生、演化受断裂构造的控制,泰和盆地即是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的走滑拉张型盆地。本文着重从盆地的基底构造、盆缘断裂构造及盆地同生、后期构造阐述了它们与盆地形成和演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