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将新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直接给出经验系数确定不同地震动下的峰值加速度方法、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烈度转换方法、极值Ⅱ型分布拟合方法进行比较;并基于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给出的京沪高铁沿线十一个城市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将该三种方法转换得到的结果,与安评报告中的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对于抗震设计中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取值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2005年国家出台新地震应急预案以来,根据预案制定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精神要求,上至国家地震主管部门,下至基层地震单位,以及横向到与地震应急有关的部门和单位大都制定了地震应急预案.这些预案的法律、法规的依据是199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5年制定的<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2005年制定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新的水库诱发地震分类方法,将水库地震分为断裂活动型、崩滑塌陷型、膨胀破裂型和岩溶气爆型四大类共十个亚类。指出评价水库诱发地震的危险性实际上主要是评估诱发断裂活动型水库强震的可能性。在分析了长江三峡水库区水库诱发强震的地质条件之后,按照上述观点着重分析了水库诱发断裂活动型强震的可能性。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对整个长江三峡水库区而言,水库诱发地震的最大震级不会超过5.5级;倘若仅就库首区而论,水库诱发地震的最大震级则不会超过5.0级;水库诱发地震对三峡大坝坝址的影响烈度不会超过Ⅵ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Laplace、Feurier变换力法及Cagniard技术,导出在瞬态源为δ函数形式和Heaviside函数形式的力偶源作用下,饱水孔隙弹性空间中所产生的位移场的理论计算公式。举例计算结果表明,饱水孔隙弹性介质与完全弹性介质在相同力偶源作用下,在第二纵波来到之前产生的位移场不尽相同;在第二纵波来到之后位移场近于一致。  相似文献   
15.
龚平 《地震地质》2002,24(2):278-287
在地震活动性参数估计中 ,对同一地区具有相同地震资料和相同统计方法的情况下 ,活动性参数会出现因人而异的估计结果。为了对这些参数的不同估计做出评价 ,文中从统计角度将似然比检验引入到地震活动性参数的不同估计的选优排序决策中 ,分析了似然比检验的基本特征 ,并以华北地区为例示范性地分析了似然比检验对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决策性检验  相似文献   
16.
龚平 《地震研究》2002,25(3):267-274
在地震活动性参数估计中,对同一地区具有相同地震资料和相同的统计方法情况,关于活动性参数会出现因人而异的估计结果。如何这些参数的不同估计做出评价?对此,从统计角度将似然比检验引入到地震活动参数的不同估计的选优排序决策中,分析了似然比检验的基本特征,并以华北地区为例示范性地分析似然比检验对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决策性检验。  相似文献   
17.
张宝一  龚平  王丽芳 《地球科学》2006,31(5):709-714
对工程场地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是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主要方法, 并且为工程师提供抗震参数.在分析国内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PSHA) 方法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GIS的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可行性方案.通过MAPGIS二次开发编写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程序, 并以三峡坝区某工程场地为例对程序进行了测试.基于MAPGIS的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程序提供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提高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可操作性, 更重要的是帮助用户从空间数据中挖掘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中南地区为例,参考美国西部地震烈度、基岩峰值加速度、反应谱平均周期和谱光滑卓越周期的衰减规律,采用地震对映射的烈度震级法和烈度距离法,评估了研究区基岩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频率参数的不同衰减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印尼地震对我国川滇地区地壳水平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2005年1~2月用GPS技术对中国川滇地区及中国南部进行了精密流动与连续监测,综合利用1999年、2001年和2004年的数据及GPS处理技术获取了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地震(Ms8.7)对监测区所产生的同震水平位移场。由水平位移图可知,此次地震对川滇地区及其以东及中国南部地区的影响是显著的,其特征为对四川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小,数值为数毫米,优势位移方向为西;对云南地区的影响较大,数值一般为10~20mm,变化趋势为“北小南大”,优势位移方向为西南。应变分析表明,此次地震对该区造成的区域应变非常突出,并且占主导地位,南北方向表现为整体拉伸,东西方向为“北张南压”,面应变除南缘为收缩外几乎整个区域为面膨胀,并呈现“北大南小”的变化特征,最大剪应变则恰好相反。由此反映的相对位移在该区南北端的差别接近20mm,与背景应变场的结果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另由拉萨、昆明和广州等连续监测站的结果可知,西藏地区没有受到显著的影响,西沙群岛和海南地区向西南位移了大约20mm,云南地区向西南位移了大约12mm,泸州及福建沿海地区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自本世纪六十年代末工程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法产生以来,地震发生的概率模型在工程抗震中开始受到极大的重视。人们企图尽可能客观地刻画地震事件序列以降低主观认识所造成的不确定性,提出了许多概率模型,并对这些模型进行了极为广泛的研究和探讨。笔人为这些探讨中大多数研究者们限于艰计数特征,与时间特征的探讨和计算简化处理,很少同时从概率统计、地震事件资料特征和工程近似三者的合理笥角度去分析这些模型的合理性与局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