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1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条件估值方法(CVM)是当前国际上流行的衡量环境物品非利用经济价值的主要方法之一,它通过调查居民针对恢复或改善环境状况变化的支付意愿,从而定量地估计环境状况变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损失.针对黑河流域额济纳旗生态系统恶化的现状,以开放式问卷的调查方法设计了500份调查问卷,调查了黑河流域居民恢复额济纳旗生态系统的支付意愿,并采用非参数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20年的时间将额济纳旗的生态系统恢复到80年代初的水平,黑河流域总共有93.2%的居民家庭存在支付意愿,有支付意愿家庭的平均支付意愿为每年每户44.9元,同时采用列联表检验的方法辨明了被调查者的年龄、学历、收入、户籍和居住的地理区域等因素对支付意愿的影响.最后在综合不同区域居民支付意愿差异的基础上,采用当前的市场利率将计算结果在时空尺度上加总,得到恢复黑河下游额济纳生态系统的总经济价值的现值为1.224×108元.  相似文献   
32.
黑河“97”分水方案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河"97"分水方案自2000年实施以来,流入下游水量明显增加,缓解了下游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但在丰水年难以完成分水指标,其适应性受到各方关注。本文在分析"97"分水方案的技术特点及背景条件变化对分水方案适应性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黑河水资源配置模拟模型,对分水方案在不同需水条件和黄藏寺水库建成运行后长系列年(1958-2012年)实施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评价了黑河"97"分水方案的适应性。研究表明,由于分水方案制定和实施前后黑河经济社会、水系连通性等背景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在现状工程和需水条件下,不能完成"97"分水方案的分水要求;在中游退耕至2000年水平和黄藏寺水库建成的情况下,虽然可以完成"97"分水方案的分水要求,但仍存在地下水超采情况,因此,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黑河经济社会和1955-1986年水文条件的"97"分水方案与黑河流域现状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  相似文献   
33.
支撑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水资源供需结构调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水资源总量不足且区域分布相差悬殊,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用水的竞争矛盾十分突出.目前,结构性缺水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对全疆水资源供用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以支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顺利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实现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刻剖析新疆水资...  相似文献   
34.
中亚五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亚五国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地理条件封闭,跨界河流众多,水资源形成区与消耗区严重不一致,水资源利用问题及矛盾十分突出,是全球跨界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典型代表,开展中亚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对研究跨界河流及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介绍中亚五国及其主要河流概况,评价提出中亚五国地表、地下水资源量及其分布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中亚五国人口及城市化、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耕地及其历史演变,分析了中亚五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并对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总结。  相似文献   
35.
虚拟水的理论方法及在甘肃省的应用   总被引:109,自引:2,他引:109  
水资源短缺问题是中国西北地区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必须要有新的思路。虚拟水是水问题与水资源安全研究中的新概念,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战略是指缺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密集型产品(尤其是粮食) 来获得本地水和粮食的安全,将水短缺问题的解决途径扩展到社会经济系统,人口—粮食—贸易之间的连接关系是虚拟水战略分析的主线。作者引入了虚拟水的概念,并简要介绍了当前国际研究的进展情况和计算方法。结合甘肃省的实际情况,初步计算得到2000年甘肃省生产产品中和城乡居民消费的产品中的虚拟水含量分别为222.02×108m3和183.75×108m3,分别是实体水资源利用量的1.8和1.5倍。分析了虚拟水战略的政策影响和虚拟水战略的优缺点,指出了在虚拟水理论与应用方面需要焏待开展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36.
河西走廊特色产业发展战略及创新探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战略是西北干旱地区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文章基于区域比较优势战略,以河西走廊为例,阐述了河西走廊发展特色产业的迫切性。对区内特色产业资源及发展现状,问题进行了评价研究,分析了该区特色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市场前景和发展基础及条件,最后提出该区特色产业发展战略及相应的技术,机制创新体系建设策略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7.
以黑河流域额济纳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为例,选取了水费、绿洲面积、水质、本地动物种类和数目作为额济纳旗牛态系统管理的5种属性,根据额济纳旗生态恢复和保护目标及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确定了属性状态值,采用部分正交因子法设计了调查问卷,于2002年7月至8月间,在黑河流域随机抽样调查了1000户居民,以分析环境属性的价值和不同替代情景的补偿剩余价值。分析结果表明了主要环境属性的部分价值:面积为0.22元/km^2,动物类型为6.09元/种,动物数量为-7.11元/10^4头,水质从较差到一般状态为20.04元/户、水质从较差到较好为27.67元/户、水质从较差到好为38.87元/户。分析结果表明,对额济纳旗生态系统的管理而言,提高水质和增加动物的种类是合适的选择。最后,结合实证研究展望了选择模型研究应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
塔里木河流域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循环包括自然水循环和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2个方面。虚拟水概念的提出为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以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的理论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定量描述了塔里木河流域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路径,分析制约塔里木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管理的关键问题。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流域虚拟水输出的主要部门是农业、石油天然气和食品工业。其中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98%以上,其绝大部分转移到食品工业和纺织工业中,而食品工业又将从农业部门转移来的水部分输出外地。山东省是塔里木河流域最大的虚拟水输出地,水资源输出格局主要体现在东部沿海地区。(2)塔里木河流域虚拟水输入的主要部门是冶金工业。最后,针对塔里木河流域产业间和地区间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中产生的问题,提出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用水及工业用水的调控途径及策略。  相似文献   
39.
海洋  龙爱华  张沛  邓晓雅  李扬 《冰川冻土》2019,41(2):494-503
水资源紧缺是限制我国西北干旱区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正确评估地区农业用水效率及其影响机制,可为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提供理论依据。以新疆为研究区,基于1988-2015年的长系列数据,分别计算出历年北疆、南疆、东疆典型作物(小麦、棉花)生产水足迹,并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定量分析气象因素(年降雨量、年日照时数、年均温度、年均风速、年均湿度)和技术因素(农机总动力、有效灌溉率、化肥施用折纯量)对作物生产水足迹的影响贡献率。结果表明: 1988年至2015年,东疆小麦、棉花生产水足迹显著高于北疆和南疆,在气候变化和技术进步的综合影响下,各地区典型作物生产水足迹逐年降低,其中技术进步对新疆典型作物单产水足迹影响显著高于气候因素,是驱动新疆各地区典型作物生产水足迹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地区尺度上,北疆、南疆、东疆气候变化和农业技术发展均呈现显著的地区差异,总体来看,北疆气候条件最适宜作物生长,东疆气候最为恶劣,北疆、南疆农业技术发展速率整体上高于东疆。  相似文献   
40.
咸海流域水文水资源演变与咸海生态危机出路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邓铭江  龙爱华 《冰川冻土》2011,33(6):1363-1375
中亚的咸海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生态和社会问题,研究咸海流域水文水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演变与气候变化,对深入理解中亚地区咸海危机形成机理、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咸海生态危机出路具有重要意义,对类似区域跨界河流和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介绍了中亚五国咸海流域的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重点分析了中亚五国咸海流域农业灌溉的发展演变、近80a来咸海流域气候变化趋势与主要河流水文演变情势及咸海水文特征演变. 结果表明,咸海生态危机完全是由人类自导并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危机,短期内难以遏制,长期来看也无法逆转. 结合咸海危机生态环境效应,讨论了3个跨流域调水方案拯救咸海的利弊与前景,探讨了立足于流域本身拯救咸海的综合治理措施. 最后,提出了咸海危机经验教训对我国内陆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