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张杰卿  刘杰  周龙泉 《地震》2009,29(3):126-135
文中根据2000年云南姚安6.5级地震后,流动数字化地震监测台网记录到的地震序列走时和波形资料,采用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联合反演的方法,反演了震源区的VPVSQS的三维结构。 层析成像结果显示,姚安6.5级地震发生在低VP、高QS扰动异常的边缘,大部分余震均发生在高、低VPQS过渡区域内。 VP的低值异常表明姚安震区存在一条NWW向断裂带,且异常深度达到10 km左右。 该文通过研究地震序列的分布特征并结合震源区速度结构和衰减结构的特点,进一步探讨了姚安地震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102.
川滇地区中小震重新定位与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震源与速度结构联合反演, 利用2000年4月至2006年3月云南和四川区域地震台网给出的P波初至走时资料, 确定了川滇地区的三维速度结构, 同时获得了川滇地区6642次中小地震的重新定位结果。 结果表明: ① 川滇地区地震震源平均深度随震级增大而加深的特征明显, 地震震级越大, 震源深度越深, 但震源下界不超过25 km; ② 在瑞丽-龙陵、 丽江-小金河以及龙门山等断裂带以西地区, 震源深度偏浅, 大多在15 km以上, 15 km深度以下地震稀少; ③ 川滇地区中小地震分布具有与强震相同的地壳深部介质背景, 震源大多分布于正、 负异常过渡区的速度相对较高一侧, 而其下方主要为低速异常分布。  相似文献   
103.
天山中部地壳及上地幔三维速度层析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新疆区域台网记录的地震资料,结合前人对新疆速度结构研究的结果作为初始模型,利用地震层析成像的方法反演了天山中部地壳及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三维图像结果显示:天山中部地区波速呈现出不均匀性,45km深度以上各层波速表现出高速性质,45km以下的区域波速却表现出低速性质;纬向剖面显示出0~40km深度范围内波速起伏较大,而40km深度以下速度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04.
1980年以来,青藏块体东北缘多数中强地震前存在小震增强现象,但是,利用此现象对未来中强地震的预测较难,对此,结合青藏块体东北缘小震活动特征,尝试提出根据小震活动空间格局的改变统计小震频度的新方法,研究中强地震前的小震频度异常,并且进行了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05.
长江中下游黄棕壤中若干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长江中下游黄棕壤上采集129个土样,测定了其中14种元素(13种微量元素和Fe)的全量含量,比较了不同岩石上发育的黄棕壤元素含量的差异,分析了其剖面分布特征。讨论了目前农业生产中广泛关注的5种微量元素和Fe的有效态含量在黄棕壤剖面中的迁移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6.
紫坪铺水库区域地壳Qs成像及其与渗透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衰减结构层析成像方法尝试对紫坪铺水库区域地壳Qs进行成像,获得该区浅层地壳静态及蓄水前、后的Qs变化特征,结合实验研究成果、岩体岩性、断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探讨库水的渗透作用及其对地壳介质的影响,对研究区内地震活动类型及发震成因的介质物性变化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紫坪铺水库区域地壳Qs横向不均匀变化显著,库区周边近似存在低Qs值环形区域,主要包括水库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及库区中段五个区域.其中,水库东北、库区中段、西南低Qs区域与库水渗透关系密切,初步认为库水可能沿着通济场断裂中段和两端的岩石破碎带及节理、裂隙发育地区向地下渗透,使岩石孔隙中充满流体,内摩擦增大,地震波大大衰减,从而导致Qs值大幅下降.同时,在西南区诱发了水库小震群,在东北区和东南区诱发了部分水库小震群.另外,紫坪铺水库区域东北、东南、西南三个小震群基本位于高Qs值(低衰减)和低Qs值(高衰减)过渡区域,可能由于低Qs区地震波衰减大,不易积累能量,而高、低Qs值的过渡区域,介质介于"软"、"硬"之间,有可能积累应变能,孕育地震.当高、低Qs过渡区域岩石裂纹饱含水或部分含水后,水对裂纹边界起潮湿和润滑作用,降低了发震断层的抗剪强度,使滑动容易产生,从而诱发地震.  相似文献   
107.
杨文  周龙泉  刘杰  程佳 《中国地震》2014,30(2):219-225
利用中国地震台网的地震目录,分别计算新疆于田2008年3月21日7.3级、2014年2月12日7.3级地震前后30天南北地震带Benioff应变比。结果表明,2008年7.3级地震后1年内,后续5级以上地震均发生在Benioff应变比高值区域附近或者高、低值交界区域,强震活动与Benioff应变比的高值区域存在明显对应关系。这反映了相应区域应力水平可能较高,于田地震的发生导致这些应力高值区容易释放小地震,研究结果对该区域后续强震的发生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垂测电离图反演对研究电离层结构及运动、电离层波传播、空间气象应用等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受到十分广泛的重视.F_1层未充分发展的回波描迹是垂测电离图中观测到的最多的一种情况,此时垂测描迹上表现为F_1层到F_2层的平滑过渡,而不是F_1层充分发展时出现的尖点,然而现有电离层模型以及反演算法更多的是针对F_1层充分发展情况,即模型剖面在F_1层峰高处近似为抛物形状,此处电子浓度剖面梯度为无穷大,这不符合F_1层未充分发展时的剖面形态,即F_1层剖面未到达抛物顶点处就已经达到该层电子浓度的最大值然后到达F_2层,剖面梯度为一个有限的数值.因此,本文针对垂直探测中经常出现的F_1层未充分发展情况,引入F_1层模型设定临频这一参数,建立了F_1层未充分发展时的基于移位切比雪夫多项式的电离层模型,并从电离层剖面的光滑性考虑,在所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约束优化F_1层参数、F_2层参数的垂测电离图反演方法.然后,通过仿真分析,从理论上验证了所建电离层模型和反演算法的合理性,并通过反演电子浓度剖面合成的垂测、斜测描迹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对反演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进一步的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9.
紫坪铺水库库区地震精定位研究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卢显  张晓东  周龙泉  张致伟 《地震》2010,30(2):10-19
利用双差定位法, 对紫坪铺水库台网8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2004年8月16日至2008年5月10日的1569个小震进行重新定位。 结果显示, 重新定位后的小震主要集中分布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中央北川—映秀断裂、 前山灌县-江油断裂和后山汶川—茂汶断裂上, 其中大部分地震位于北川—映秀断裂并收敛于紫坪铺水库的两端, 走向NE向; 震源深度集中在5~15 km范围内, 平均深度为7.8 km, 15~30 km也有少量地震发生。 水库区域小震活动频度与水库水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精定位后, 到时残差的均方根平均值为0.048 s, 震源位置的估算误差在水平方向上平均为0.63 km, 在垂直方向上平均为0.51 km。 文中还讨论了紫坪铺水库区震源分布和地质构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应用中国地震台网给出的全球大震目录, 结合前人的研究, 分析了1900年以来全球MS≥8.0巨大地震活动的时间变化与MS≥7.8大地震的空间迁移特征, 同时还探讨了包含中国大陆西部及其周边的“大三角”地区MS≥7.8地震的发展态势。 20世纪全球百年的大震活动表现为20世纪前半叶活动强而后半叶活动弱的前高后低的活动特点, 而进入21世纪以来有增强活动显示, 呈现百年左右起伏的长期变化。 在这百年尺度的起伏之中还含有20年左右的韵律变化, 主要显示为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巨大地震的平静—活跃交替活动特征。 根据大震活动的起伏特征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幕式活动特性, 进入21世纪以来, 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巨震频繁发生, 显示其地震活动显著增强的高活动态势。 通过计算中国大陆西部及周边地区的不同震级地震的变异系数Cv发现, 7.0级以上强震与7.8级以上大地震活动类型不同; 采用对数正态分布对MS≥7.8地震活动进程进行拟合分析发现, 到2015年的累积发震概率达0.80, 到2020年的累积发震概率达0.89, 表明与中国大陆关系紧密的“大三角区”已进入大地震活跃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