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0篇 |
免费 | 130篇 |
国内免费 | 1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4篇 |
大气科学 | 194篇 |
地球物理 | 179篇 |
地质学 | 300篇 |
海洋学 | 102篇 |
天文学 | 7篇 |
综合类 | 62篇 |
自然地理 | 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39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35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5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3篇 |
194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多角度NOAA数据方向信息提取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连续数天的NOAA卫星数据,根据Rahman半经验模型提取出多个角度的图像,并从理论上对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反演正确,所得到的角度图像与实测情况符合并能用模型本身进行解释,所得到的3个参数图像具有识别地物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03.
深部勘探工作通常与钻进深度的增加伴随而来的是钻孔弯曲的加剧。由于岩心钻孔弯曲的规律性研究不够,因而预防钻孔弯曲和保持钻孔原定方向的一些措施效果不大,这既造成了防止钻孔弯曲的一定困难,也造成了钻进定向孔的一定困难,而勘探钻进中定向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2001年新疆河流水文情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北疆降水量偏多南疆偏少,年平均气温为偏高,北疆大多数站偏高1℃以上,南疆大部分站偏高4℃.主要的河流水量统计,全疆水量略偏多,其中北疆偏多20%,南疆正常略多.2001年有一个明显与历年不同的秋季,由于新疆大部分地区秋季降水量充沛,加之部分地区秋季高温,出现了退水期水量仍很丰沛的反常现象.洪水的特点是:北疆春洪不大,只有阿勒泰地区5月中旬发生了两次中小洪水,夏季中小河流暴雨洪水频繁;南疆基本上没有春洪,夏季洪水主要是暴雨洪水. 相似文献
105.
106.
碳排放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从碳减排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同的目标。CO2是航空飞行排放中最丰富的气体,尽管在人类活动碳排放总量中占比不大,但其影响会成数倍增加,因此,全球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行动使得航空运输业必须重视CO2排放。随着我国民航业快速发展,航空燃油消耗所产生的碳排放也在不断增长,这就给我国实现碳减排目标徒增压力,所以,民航飞行碳排放的气候变化效应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且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国内外特别是国际上就这一课题进行了较多研究,形成了较丰富的成果。通过对相关主要成果的深入研阅和凝练,从碳排放测算、碳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等方面评述了目前较为主流的航空飞行碳排放及其气候变化效应的研究进展和工作动态,并提出了未来的探索方向。通过对航空飞行排放影响的另一个角度的梳理总结,有助于未来更加全面地认识气候变化问题,以期为相关部门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开展我国科学全面的减排对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海平面变化对黑潮变异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黑潮影响海我海平面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海平面变化与黑潮变异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每当黑潮大弯曲发生时,海平面上升出现高值。另外还对海平面变化原因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8.
109.
四川盆地位于扬子地块的西北部,被褶皱构造带所围绕,受周缘构造带的侧向挤压作用,盆地卷入了多期次和多边界的构造变形,为开展盆山耦合作用及多边界、多期次构造叠加与复合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理想野外实验室.为揭示四川盆地地壳结构,本文通过对3条不同时间采集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进行拼接联线处理,获得跨越四川盆地的330 km深地震反射偏移成果剖面,揭示了四川盆地地壳上地幔细结构:沉积层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变薄,在龙门山前沉积层厚度超过15 km,在华蓥山下沉积层减薄到~8 km,且褶皱变形形成华蓥山薄皮褶皱冲断带;莫霍面出现在13~15 s(双程走时),埋深约40~45 km;并发现从下地壳延伸至地幔的东南向的倾斜反射,从13 s向下延伸至18 s,结合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其他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花岗岩同位素年龄等资料,我们认为这些倾斜反射层是扬子克拉通地台西北缘发生的新元古代俯冲的遗迹.
相似文献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