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121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191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1.
利用海洋混合层海温热量收支诊断方法和两套海洋同化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典型拉尼娜事件和1988-1989年特殊拉尼娜事件生命史演变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典型拉尼娜事件在发展年冬季到达最强值后通常缓慢衰减,在次年秋季时再次增强形成第二次拉尼娜事件.而1988-1989年拉尼娜事件在发展年底时到达最强值后迅速衰减,并在次年秋季...  相似文献   
212.
东亚夏季风期间水汽输送与西北干旱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18,他引:18  
利用西北(区)168个测站1961—2000年6~9月月平均降水与温度资料,采用EOF、REOF方法分析了近40年降水异常特征,同时利用同期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强(弱)夏季风年西北区水汽通量场的特征及夏季风西北影响区的净水汽通量。结果表明:西北区6~9月降水可分为7个气候异常区;东亚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主要位于100°E以东的地区;东亚夏季风西北影响区降水的水汽来源于南风水汽通量;强夏季风年,到达东亚夏季风西北影响区的水汽通量显著增加,该区降水偏多,弱夏季风年则反之。  相似文献   
213.
简要介绍了2006年11月9—11日在北京召开的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全球环境变化科学大会的基本内容,着重论述了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城市疾病灾害、非洲的灾害以及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等当前灾害研究热点领域的最新进展。从大会与灾害相关分会场的讨论内容可以看出,未来国际灾害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包括:理解和研究气候变化,以及气候与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加强对决定沿海系统脆弱性因素的评估,开展避免和减轻海平面上升影响的适应性研究;推进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途径和机制的深入研究;区域食物安全和饥荒依然是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非洲发展的重要议题;增强国际社会开展灾害风险评估、灾害预警、应急和恢复等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探讨利用灾害制图、GIS和GPS等技术,对灾害多发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灾害影响与损失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14.
郑天雪  谭涌波  罗林洁 《大气科学》2022,46(6):1407-1424
本研究将云闪随机放电参数化方案植入到偶极电荷结构中,固定主负电荷区的参数和位置,通过不断调整上部正电荷区的参数(电荷浓度和水平范围)和位置以此来模拟不同高度处起始的正极性云闪,进而探讨正云闪放电特征与雷暴电荷分布之间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在偶极电荷结构中,抬升上部正电荷区的高度,能够产生如观测所示的高海拔正云闪,不同于普通正云闪起始于向上传播的负先导及水平或稍向下延伸的正先导,高海拔处起始的正云闪以大范围向下传播的正先导及水平或轻微向上延伸的负先导为主要特征。随着上部正电荷区位置的抬升,正云闪起始高度也随之升高,当上部正电荷区抬升到一定高度后(本研究中当上部正电荷区下边界超过12 km),云闪通常起始于主正电荷区内,且上部正电荷区的浓度以及水平半径对于云闪的起始高度没有显著影响。此外,云闪正、负先导通道的长度与电荷区的浓度、水平半径以及起始点和负、正电荷区之间的距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15.
黄玉霖 《福建地质》2010,29(3):217-223
武夷山仙店—浦城渔梁逆冲构造带发育于崇安火山盆地东缘,呈北东向展布,由盆缘逆断层为主体,局部具推覆特征。断裂下盘以中新生代中酸性火山岩系为主,上盘主要分布前震旦系变质岩系和南北向中酸性侵入岩,构造性质与地层岩性的差异导致其成矿作用不同,逆冲断裂与火山岩系控制铀成矿作用,推覆构造与变质岩系影响铅锌多金属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216.
STUDY ON THE PHYSICAL PROCESS OF WINTER VALLEY FOG IN XISHUANGBANNA REG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ishuangbanna of Yunnan Province is a famous tropical foggy region. A field experiment wascarried out from November 23 to 30 of 1997 during which fogs occurred regularly every day. In the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crostructure of fog are analyzed and the physical processes offormation and dissipation of fog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Xishuangbanna valley fogforms firstly in the lower atmosphere with two-layer structures and then develops suddenly in thevertical direction after reaching the ground. Furthermore, the vegetation effect on the formationand dissipation of fog is discussed specially.  相似文献   
217.
博斯腾湖面积定量遥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NOAA/AVHRR资料, 利用水体与地物光谱特性的差异, 结合通道2方案和通道2/通道1方案, 对4月博斯腾湖水体进行判识, 而利用通道2、通道2/通道1并结合通道4的方案判识了10月博斯腾湖水体, 在此基础上利用线性混合模式对混合像元做了处理, 定量估算了1990—1998年4月和10月博斯腾湖的面积, 调研了9年来博斯腾湖面积变化情况, 表明9年间博斯腾湖面积呈增加趋势。进一步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博斯腾湖面积增大原因做了初步的气候分析, 表明1988年以来博斯腾湖地区气温升高、蒸发量减少、降水有所增加, 而人类活动用水和出流稳定并有减少是博斯腾湖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而博斯腾湖及上游地区季节性积雪的特征, 使冬季积雪水资源注入博斯腾湖, 导致春季博斯腾湖面积较秋季大。  相似文献   
218.
澄湖隶属苏州市,面积为45km~2,平均水深1.83m,湖内水生维管束植物甚少,主要放养的鱼类有鲢、鳙等.浮游藻类计7门94属,主要的优势种有铜色微胞藻、颗粒直链藻、四尾栅列藻等.数量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均以春季最高、秋季最低.但前者以夏季次之,而后者以冬季为次之.最后就澄湖浮游藻类秋季低产的原因及对该湖鱼产潜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19.
2021年2月13日,日本福岛近海发生MS7.1地震,震中距海岸线约70 km,震源深度接近60 km,造成了较大范围的震害影响。考虑地震应急及地震动强度特征预测的应用前景等,利用经验格林函数法快速估计了本次地震的高频地震动(1.0~20.0 Hz)空间分布特征及加速度时程,并结合实际地形、场地覆盖层等信息对部分台站地震动模拟结果进行修正,最终获得较可靠的地震动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具备合适小震记录时(余震及前震),可较准确地再现大震的高频地震动主要特征,模拟结果与真实记录拟合较好;地震动模拟过程中需考虑盆地等特殊地形及覆盖土层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影响,这也是未来利用经验格林函数法合成大震时需重点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220.
根据旋挖钻斗钻进机理及其切削结构研究与优化分析,针对旋挖钻进现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钻进效率低,先导定心尖导向性差、易打滑晃动,渣土不能有效地收集到钻斗内,边齿座易磨损、边齿尖易断裂,孔底和孔壁沉渣较多,引土板结构形式不满足工程要求等问题,优化改进了先导定心尖和引土板的结构设计,以及切削齿的布齿方式、数量和入岩角度等。优化改进后,提高了钻进效率(提高80%),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延长了钻斗寿命,降低了施工成本,为今后旋挖钻斗的结构设计及其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