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96篇
地质学   112篇
海洋学   5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该书的作者是地震学、尤其是地震预报研究的权威人士茂木清夫教授.书中对防震减灾工作中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必须做的等事项进行了论述.内容分为3个部分:  相似文献   
332.
研究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属高温地热显示区。为了解区内地热田的热储基本特征,通过收集的12个主要地热田的23组地热及地表水样品分析可知,研究区水化学类型较复杂,地表出露温度较低的脱玛、玉寨、果组地热田以Na-HCO3型地热水为主,循环较快、可更新性较好,董翁、谷露、羊八井等地表出露温度较高的地热田以NaCl(NaCl·HCO3或NaCl·SO4)型地热水为主。地下热水中Cl与B、Li的正相关性,显示地热流体可能来源于深部岩浆;与Sr相关性较差,体现了地下热水中的盐分主要来源于深部热液而非水-岩相互作用;与SiO2、温度的正相关性更进一步印证了研究区地热为深部热源。经阳离子地温计与二氧化硅地温计估算各地热田深部热液与热水含水层混合温度为134~256℃。基于综合分析,推测研究区玉寨地热田较谷露地热田热水可更新性强,循环途径长或热源埋深较大,地热开发利用应综合考虑各自特点。   相似文献   
333.
含下卧软层地基极限分析数值试验及承载力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谙男  唐春安 《岩土力学》2010,31(3):956-960
含下卧软层的地基在工程中比较常见,但目前对其破坏机制和承载力计算还依赖于很多的假设条件和经验。基于极限分析和快速拉格朗日数值模拟方法,对含下卧层地基的加载破坏过程进行应变控制的数值试验。首先用Prandtl的极限承载力解析解验证了数值试验的有效性,然后对一个含下卧层的地基模型按照不同加载尺寸进行加载数值试验,发现模拟结果存在明显的荷载尺寸效应。模拟获得不同荷载条件下的极限承载力以及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渐进破坏模式、下卧软层的沉降规律。进一步将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加载安全系数与强度折减系数进行对比,发现折减系数与加载系数随荷载尺寸变化的趋势相同,但前者的数值偏小。  相似文献   
334.
张虎男  计凤桔 《地震地质》1995,17(4):417-426
根据研究区的构造地貌特征,断裂两盘第四系和等时地貌面的对比以及其它宏观和微观的断裂构造迹象,讨论了四会-吴川断裂南段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得出该时段,该断裂在该地区相对稳定的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335.
336.
刘剑营  刘立  曲希玉  王玉洁  胡瑨男 《世界地质》2006,25(4):349-352,366
对鸡西盆地下白垩统城子河组—穆棱组露头砂岩中的黏土矿物进行了X-衍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黏土矿物主要由伊利石,高岭石和伊/蒙混层组成,组合可分为高岭石型与伊/蒙混层和伊利石型两种,根据黏土矿物组合判断露头砂岩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下白垩统城子河组—穆棱组煤系地层和泥岩成岩过程中析出的有机酸是高岭石型黏土矿物组合发育的重要原因,而沉积相带水动力条件弱导致砂岩渗滤条件的变差则是伊/蒙混层和伊利石型黏土矿物组合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337.
本文阐述了模式识别方法的原理及其在综合地震预测中的实用性与可行性。文中以华北和西北地区为例,提取了中强地震前的前兆与地震活动异常特征,根据计算结果估计,未来两年内在西北甘青交界武威—西宁以西(37°—38°N,101°—102°E)范围内可能发生6级地震的预测意见。  相似文献   
338.
为解决铁路通车问题,日本建造了近代世界最长的隧道—大清水隧道。1982年6月4和5日,在大清水隧道内,用两台拉科斯特重力仪进行了重力测量。本文主要叙述重力测量的基本情况及包括地形改正在内的归算处理方法。根据重力和海拔高程的关系,求得地表密度为2.64克/厘米~3。布格异常与地区的地质构造密切相关。在遍布广大山脉的巨大石英长岩上为负异常,而在隧道北半部的基岩上为正异常。  相似文献   
339.
福建长乐-诏安断裂带的新构造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乐-诏安断裂带是我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的一条重要的构造带。它形成于前中生代。其后经过多期次与不同方式的交替活动。本文通过对该断裂带沿线的新生代地层、火山活动、地震活动、水热活动和地壳形变等资料的分析研究,初步阐述了该断裂带的新构造运动特征,估算了局部地段断裂近期活动的幅度和速率,对比了沿断裂带各构造盆地的活动强度,进一步探讨了泉州-汕头地震带成为强震构造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40.
1.降水发生概率在日本的降水,“雨”占的百分数比较大。测量降水通常是用雨量计。气象厅的地区观测网(AMeDAS)用的是以1mm为计量单位的“颠倒型”雨量计。由于气象厅的降水量观测大部份靠AMeDAS,所以业务预报只报1mm以上的降水量。关于降水发生的概率问题,由于对降水机制已获得比较好的了解,因此,就有可能对降水发生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