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128篇
海洋学   56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日益增长。该研究在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手段的基础上,采用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辅助的数字保护手段,通过不可移动文物数据采集整理一体化平台,将文物信息进行集中规范管理,利用信息整合与分析统计,为保护工作决策提供有效支持。本文对不可移动文物数字保护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架构与功能应用进行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以广州为例,阐述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高效性与先进性。  相似文献   
302.
钟振楠  康凤新  宋明忠  郎旭娟  柳禄湧  傅朋远  李志杰 《地质论评》2021,67(2):67030007-67030007
鲁东地热区在地质构造单元上位于沂沭断裂带昌邑—大店断裂以东,地热资源丰富。本文采集了鲁东地热区招远地热田内一眼2000m深地热井(DRZK01)中的40块岩芯样品进行岩石热导率、岩石生热率测试及分析,结合测温资料及收集资料对该区地热通量构成及分层热流进行了分析研究;采集区内典型地热流体样品进行水化学分析并采用合适的地热温标估算了该区热储温度;综合研究成果建立了该区地热成因概念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该区岩石热导率数值较高,测量值在2.8~5.7W/(m·K)之间,普遍高于上地壳平均热导率,地温梯度较高,为31.8℃/km;利用热导率和地温梯度计算的地热通量102mW/m2中热传导分量为(73.2±6.18)mW/m2,对流分量为(28.76±6.18)mW/m2,其中热传导分量中地壳热流为22.5mW/m2,地幔热流为(50.74±6.18)mW/m2,二者比值为1:1.98~1:2.52,为“热幔冷壳”型热结构。石英温标计算热储平均温度为128.6℃,热循环深度约3634m。研究结果丰富了该区地热系统理论并为该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03.
鲁东地热区在地质构造单元上位于沂沭断裂带昌邑—大店断裂以东,地热资源丰富。本文采集了鲁东地热区招远地热田内一眼2000 m深地热井(DRZK01)中的40块岩芯样品进行岩石热导率、岩石生热率测试及分析,结合测温资料及收集资料对该区地热通量构成及分层热流进行了分析研究;采集区内典型地热流体样品进行水化学分析并采用合适的地热温标估算了该区热储温度;综合研究成果建立了该区地热成因概念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该区岩石热导率数值较高,测量值在2.8~5.7 W/(m·K)之间,普遍高于上地壳平均热导率,地温梯度较高,为31.8℃/km;利用热导率和地温梯度计算的地热通量102 mW/m~2中热传导分量为(73.2±6.18) mW/m~2,对流分量为(28.76±6.18)mW/m~2,其中热传导分量中地壳热流为22.5 mW/m~2,地幔热流为(50.74±6.18) mW/m~2,二者比值为1∶1.98~1∶2.52,为"热幔冷壳"型热结构。石英温标计算热储平均温度为128.6℃,热循环深度约3634 m。研究结果丰富了该区地热系统理论并为该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04.
近年来对扇三角洲相带及沉积模式的研究有力地支撑了油气勘探大发现,因而扇三角洲类型细化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依据23口井岩心资料、大量录测井资料、古地貌和地震等资料,分析了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上乌尔禾组河控型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和控制因素。结果表明: (1)玛湖凹陷上乌尔禾组发育3大类、8亚类、23细类岩相类型,牵引流成因的岩相比例高,砾石间多为砂质充填或是半充填;(2)可分为辫状河道、碎屑流带、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10个微相,以辫状河道与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3)河控型扇三角洲平面形态多呈长轴扇形,玛湖凹陷上乌尔禾组发育中拐、克拉玛依、白碱滩、达巴松4个长轴形扇体;(4)河控型扇三角洲的沉积受潮湿气候和古地貌因素控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上乌尔禾组河控型扇三角洲沉积纵向相带序列模式和沉积模式,可为扇三角洲具体类型的判别以及类似盆地的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05.
郑思光  赵志杰  左新明 《探矿工程》2012,39(5):31-33,64
针对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查干德尔斯钼矿区大部分地层(尤其进出矿层部位)破碎、漏失、坍塌、掉块的复杂特性,为避免因孔壁的不稳定等因素而造成卡钻、埋钻或报废钻孔等事故,结合以往复杂地层钻探施工经验,采取了腐植酸钾低固相泥浆及相关技术措施,确保了钻进的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施工质量和效率,为下一步施工提供了技术保证措施和经验。总结了该区复杂地层钻探施工经验,可供类似矿区借鉴。  相似文献   
306.
2011年9月上中旬,受西北强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长江流域"华西秋雨"多发区的四川东北部、陕西西南部等地连续出现了3次强降雨过程,致使嘉陵江支流渠江发生100年一遇超历史实测记录的特大洪水,汉江上游发生20年一遇的大洪水。依据报汛资料分析了此次暴雨洪水的特性,以及水利工程在抵御洪水中的作用,并与"03.9"、"05.10"洪水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为华西秋雨多发区今后的洪水灾害防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7.
文章借鉴中国成矿区带划分方案,在分析了祁连山及邻区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将祁连及邻区划分为5个Ⅱ级成矿省、11个Ⅲ级成矿带和19个Ⅳ级成矿亚带,并对划分出的Ⅳ级成矿亚带进行了成矿条件、优势矿种及矿床成因类型等主要地质特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08.
本文以10 ng/mL金标准溶液为试样,以1%抗坏血酸作为基体改进剂,通过实验优化,采用石墨炉斜坡升温程序,改进前处理方法达到能满足生产要求,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09.
刘文具  赵志杰 《地下水》2012,34(6):101-102
对大清河年径流特性进行了阐述,对其时空变化规律进一步探讨分析,结论得出白洋淀湿地退化的原因是大清河流域资源性缺水的结果,提出了保护湿地的对策。  相似文献   
310.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涉及内容广泛,专业性很强。本文主要介绍基于ArcMap几何纠正功能对地理国情普查生产中栅格配准进行最新影像纠正,实践证明,此方法的纠正结果不仅可以保证较高精度而且具有良好时效性、效益性,可以直接作为底图进行数据加工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