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01.
选取一典型缓倾顺层岩质滑坡为试验模型,在斜坡体上安装了喷淋系统,模拟人工降雨,在斜坡后缘安装4个千斤顶施加可控荷载,在桩身布设了钢筋计、压力盒、倾斜仪,研究空心桩的排水支挡效果。试验成果表明,空心桩复合排水技术用于滑坡防治工程治理,能有效降低桩身受到的应力和弯矩,但不同滑坡的物质组成不同,其渗透率和透水性也就不同,所以取得的排水效果也有差异。对于基岩顺层岩质滑坡而言,桩身最大弯矩折减可达34.1%,最大应力折减可达26.1%。  相似文献   
102.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对地质灾害的防治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绥德县城区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 沟壑纵横, 地形切割强烈, 地质灾害多发。为了评估绥德县城区地质灾害风险, 将城区周边斜坡地带共划分为1050个斜坡单元, 计算每个斜坡单元在不同含水量工况下的稳定性, 并结合土体含水量监测数据评估斜坡单元危险性。在此基础上, 利用1︰1万遥感数据识别斜坡单元内的承灾体, 并进行易损性分析和危害性评估。根据危险性和危害性评估结果, 完成绥德县城区及周边地区基于斜坡单元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评估结果表明, 绥德县城区及周边地区很高风险区面积2.27 km2, 包含斜坡段106个; 高风险区面积3.03 km2, 包含斜坡段114个; 中风险区面积10.40 km2, 包含斜坡段362个; 低风险区面积12.81 km2, 包含斜坡段468个。  相似文献   
103.
哇曲为金沙江二级支流,位于藏东昌都红层地区贡觉县,流域中游为高山峡谷区,是县域内典型的降雨型泥石流集中发育区。该区泥石流在发育密度、规模、活动性等特征上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且泥石流的发育表现出了与断裂的强烈相关性。基于现场调查,结合无人机航空摄影对哇曲流域泥石流发育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哇曲中游集中发育19条小—中型降雨型泥石流,发育密度0.84条/km,远高于全县0.009条/km^(2)的平均水平;左岸泥石流在发育密度、流域面积、主沟长度、堆积体积等特征上均高于(大于)右岸,左右岸泥石流呈明显差异分布。(2)哇曲中游右岸泥石流物源以风化碎屑类物源为主,呈全沟域分布;左岸泥石流以崩滑物源和风化碎屑为主,集中分区在沟谷中上游,总量较右岸大,其中断层破碎带内物源量占比大,成为左岸泥石流的主要物源。(3)断裂是影响哇曲中游泥石流集中发育且呈现差异分布的最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对物源条件的控制上。(4)断裂以改变岩体结构、控制地层分布、改变微地貌和地下水条件等方式控制泥石流物源条件,导致两岸泥石流物源形成速率和物源量明显不同,成为泥石流差异分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4.
既有地铁车站结构安全性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奎  李志业  高波 《岩土力学》2011,32(4):1193-1199
运用有限元程序及有限差分程序研究了新建地下风险工程对既有地铁车站结构的影响。结合既有车站双层风道与西南出入口结构之间的新建3号联络通道施工引起的位移分析,阐述了不同数值方法用于近接工程施工安全性评估的特点,并检算既有结构的承载力,结合既有结构现状调查结果,给出评估结论及推荐施工控制指标:地表沉降不超过7 mm,地表隆起不超过8 mm;车站底板隆起位移控制在7 mm以内,沉降缝两侧结构隆起位移差控制在2 mm以内;轨道的隆起位移不超过5.8 mm,轨道水平不超过±0.6 mm。在上述位移控制指标范围内,得出新建隧道施工后既有地铁结构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5.
重庆金佛山岩溶区表层岩溶生态系统CO2浓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重庆金佛山林地、裸地表层岩溶生态系统CO2浓度的实际观测资料为基础,探索表层岩溶系统CO2浓度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这种变化与土壤温度有密切关系,林地与裸地各个层次土壤的CO2浓度与土温呈一致性变化,这构成了表层岩溶生态系统对外界条件的灵敏响应.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林地植被平抑这种动态效应,而裸地则响应于温度变化.  相似文献   
106.
李旭升  高波  申玉生 《岩土工程技术》2009,23(5):242-245,250
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具有埋深大等复杂的地质情况,因此在已有隧洞的基础上开挖与之相交的主隧洞,主隧洞(特别是在交叉部处)围岩性质弱化并且围岩自身稳定性降低。因此结合高地应力区深埋隧洞工程,通过3D弹塑性有限元数值仿真模拟,并且通过模型试验,分析围岩在开挖中的应力释放及应力分布规律,为深埋隧洞交叉段监控量测系统的设计、施工方案优化及安全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7.
1.1 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问世为土地生态经济学的产生铺平了道路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起源于欧洲,于1927年德国地植物学家卡尔·特罗尔(Garl Ttoll)在“航空像片制图和生态学的土地研究”一文中首次提出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并用以阐述基于景观学的区域差异性对比研究与生态学中的结构功能研究的科学综合。景观生态学形成的初期并未被世人所注意。直  相似文献   
108.
由于河湖覆盖面广、线路长、体量大,同时历史遗留问题较多,采用常规测量手段存在诸多难题。本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通过天狼星无人机航测技术手段,论证了新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阐述了天狼星免像控无人机在河湖划界工作中的优势和高精度航测成果一图多用的重要意义。本文方案对类似工程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9.
东北夏季低温冷害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1951年—1995年5月—9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东北地区65个测站的夏季低温冷害和严重低温冷害频率,结果表明,低温冷害频率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严重低温冷害的频率却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少。山区的频率要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大。整个东北地区夏季低温冷害的年份从50年代到90年代在逐渐减少,各省夏季低温冷害出现的次数大体相当,大约为3年—4年一遇,但出现的年份并不完全相同,东北地区夏季低温与“厄尔尼诺”的关系复杂  相似文献   
110.
试论青藏高原雪盖异常与ENSO循环的可能联系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陈乾金  高波  孙安健 《高原气象》1999,18(2):147-161
通过实测资料和统计资料,初步分析了80年代两次青藏高原雪盖异常的波动特征及其与ENSO循环的可能联系。分析指出,高原冬季雪盖异常时500hPa中纬度环流显著不同。即高原多(少)雪,东亚大槽位置偏东(西),强度偏弱(强),致使我国东部的天气出现“暖冬”(“寒冬”)。与此相对应,热带海气相互作用也呈现相反的形势特征。受东亚冬季风强弱变化影响,南海南部附近海区积云对流强度迥然不同,印度-太平洋海气相互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