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80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离龙类是热河生物群具有代表性的脊椎动物,在辽西等地广泛分布,而冀北地区作为热河生物群的重要产地,在白垩纪地层中尚未发现离龙类信息.本研究在冀北滦平盆地确认了离龙类化石的存在,化石为满洲鳄未定种和离龙类未定种,产出于九佛堂组,时代为早白垩世.此次发现填补了河北省早白垩世离龙类化石的空白,为研究冀北热河生物群的生态环境和生命演化提供了新材料,对于研究中国北方热河生物群离龙类地理地史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后危机时代矿产品价格趋势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3,他引:4  
王高尚 《地球学报》2010,31(5):629-634
通过对近50年来石油、铜、铝、镍价格变化趋势分析, 总结了矿产品价格长周期变化规律: 不变价格呈周期性下降趋势, 现价价格呈台阶状上升趋势。铜、铝、镍不变价格的绝对下降反映了人类技术进步带来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 而石油不变价格的上升反映了资源稀缺程度对石油价格的重要影响; 由资源稀缺性决定的资源性商品的生产效率难以与其他商品生产效率同步提高, 必然以现价价格阶段性上涨实现价格平衡。结合矿产品成本、供需趋势和市场体系分析, 判断后金融危机时代矿产品价格平台为: 石油60~80美元/桶、铜3500美元/吨、铝2100美元/吨、镍14000美元/吨。  相似文献   
13.
矿产资源需求理论与模型预测   总被引:40,自引:21,他引:19  
本文介绍了以人均矿产资源消费与人均GDP“S”形规律、矿产资源消费强度变化倒“U”形规律和矿产资源需求波次递进规律等为核心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需求理论, 以及以此为基础建立的能源与矿产资源需求综合预测模型; 系统预测了2010-2030年全球及中国一次能源、粗钢、铜、铝需求趋势, 并与其他预测方法和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 论证了这一理论模型的先进性和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钢、水泥需求“S”形规律的三个转变点剖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本文剖析了人均钢、水泥消费“S”形轨迹的三个重要转变点, 论述了人均消费量和消费强度变化规律的影响因素和内在机制, 阐述了产业部门钢消费强度的倒“U”形轨迹, 在分析国内外经济结构演变趋势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第二产业占GDP比例已经达到顶点, 指出钢、水泥消费强度顶点大小及到来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铜、铝需求“S”形规律的三个转变点剖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本文分析了铜、铝人均消费"S"形轨迹的三个重要转变点:找出了理论上铝的三个转变点出现时间,指出铜和铝人均消费的三个重要转变点出现的时间比较接近,铝略早于铜.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我国未来铜、铝需求趋势,发现,2020年前后,我国铜和铝将达到需求峰值,届时需求量均将比目前水平增长1倍.  相似文献   
16.
彭楼灌区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西南部,为引黄灌溉灌区。2002年彭楼灌区复灌以来,有效缓解当地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为研究彭楼灌区引黄水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采用回归分析法,具体分析地下水位变差与引黄水量、干旱指数的回归关系,建立回归方程。通过实例分析检验,建立的回归方程可作为进行彭楼灌区地下水位预测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19.
鄂尔多斯高原的第四纪古风成沙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第四纪古风成沙,是指现代风成沙出现以前的第四纪期间由风的地质作用所形成的沙质沉积物。国外对第四纪古风成沙或古沙丘(又称化石沙丘)已有较多研究,国内不少地方亦屡有发现,但系统研究尚少。  相似文献   
20.
古土壤是重建古环境重要的信息源。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的古土壤在发育程度上尚未有明确解释。陕西省榆林市的镇北台地区位于毛乌素沙地东南边缘,对气候响应敏感。本文选取厚度为524 cm的镇北台(ZBT)剖面,按照古土壤2 cm、风成砂5 cm的间隔共采集古土壤样品156个,风成砂样品58个。基于6个AMS14C和3个OSL年代样品,推测剖面古土壤底部年龄为10 cal.ka B.P.,顶部年龄为3.2 cal.ka B.P.;并结合土壤微形态特征,对镇北台剖面沉积物中常量元素特征与成壤强度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镇北台(ZBT)剖面常量元素组成以SiO2、Al2O3和Na2O为主。CIA指数指示剖面处于脱Ca、Na为主的初级风化阶段,反映了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全新世以来可能以相对干旱的气候环境为主,风化成壤作用较弱,但其中也不乏幅度较小的冷暖气候旋回。土壤微形态特征也表明ZBT剖面风化程度较弱,主要矿物由石英、长石、云母和岩屑矿物构成,可见胶结物和泥岩岩屑等土壤形成物。其成壤强度变化与化学元素特征表现一致:10.0~8.1 cal.ka B.P.左右,成壤较弱,气候向暖湿转变;6.9 cal.ka B.P.左右,成壤作用稍有加强;5.5~3.7 cal.ka B.P.左右,成壤作用最强,气候相对暖湿,化学、生物风化加强,但此阶段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