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234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119篇
地球物理   179篇
地质学   515篇
海洋学   199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72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喜马拉雅造山带片麻岩中石榴子石的多期生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榴子石是高级变质作用的重要矿物之一,能够保留成分环带和不同变质阶段的矿物或流体包裹体,为示踪寄主岩石经历的变质演化历史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对采自雅拉香波片麻岩穹窿内高级变质岩中石榴子石进行了详细的包裹体成分、主量元素环带和微量元素特征的研究,揭示出石榴子石黑云母片麻岩至少记录了五期岩浆或变质热事件。第Ⅰ期石榴子石为来源于源区的岩浆型石榴子石。第Ⅱ期、第Ⅲ期和第Ⅳ期石榴子石为变质型石榴子石,但不同期次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和生长介质、矿物组合不同。第Ⅴ期石榴子石为转熔型石榴子石,是黑云母脱水熔融形成,记录了喜马拉雅造山过程早期加厚地壳条件下的深熔作用。喜马拉雅造山带变质岩中石榴子石具有复杂的成因机制和演化历史,在应用石榴子石进行变质作用研究时,需要仔细甄别,否则会得到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952.
为研究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在不同温度下(15oC、20oC和25oC)进食冰鲜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后的胃内容物特性变化及胃排空规律,本实验将采用3种常用数学模型(线性、平方根及指数模型)对胃排空曲线进行拟合,比较进食后胃排空过程中胃内容物的水分、pH和消化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种数学模型均能较好地描述曼氏无针乌贼胃排空曲线,但是平方根模型对曼氏无针乌贼胃内容物湿重和干重的数据拟合效果最优。根据平方根模型计算,在15oC、20oC和25oC水温时曼氏无针乌贼50%胃内容干重排出的理论时间分别为4.4h、3.7h和3.6h,而完全排空的时间分别为13.8h、12h和12h。在摄食后0—14h内,胃内容物水分含量表现为先逐渐下降后显著上升;pH值在摄食后0—8h内逐渐降低,8—14h缓慢上升;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淀粉酶则总体保持恒定。曼氏无针乌贼在15oC、20oC和25oC三个温度下进食冰鲜葛氏长臂虾,胃排空过程中的胃内容物水分含量、pH值和消化酶比活力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25oC水温条件更有利于曼氏无针乌贼的胃排空过程,同时建议在饲喂管理中按照3.6h的间隔进行投喂。  相似文献   
953.
The marine ecosystem of the Jiaozhou Bay has degraded significantly in fisheries productivity and its ecological roles as spawning and nursery ground for many species of commercial importance has been declining in recent years. A mass-balanced trophic model was developed using Ecopath with Ecosim to evaluate the trophic structure of the Jiaozhou Bay for improving ecosystem management. The model were parameterized based on the fisheries survey data in the Jiaozhou Bay in 2011, including 23 species groups and one detritus group according to their ecological roles. The trophic levels of these ecological groups ranged from 1(primary producers and detritus) to4.3(large demersal fishes). The estimated total system throughput was 12 917.10 t/(km~2·a), with 74.59% and25.41% contribution of the total energy flows from phytoplankton and detritus, respectively. Network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transfer efficiency of the ecosystem was 14.4%, and the mean transfer efficiency was 14.5%for grazing food chain and 13.9% for detritus food chain. The system omnivory index(SOI), Finn's cycled index(FCI) and connectance index(CI) were relatively low in this area while the total primary production/total respiration(TPP/TR) was high, indicating an immature and unstable status of the Jiaozhou Bay ecosystem. Mixed trophic impac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cultured shellfish had substantial negative impacts on most functional groups. This study contributed to ecosystem-level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planning of the Jiaozhou Bay ecosystem.  相似文献   
954.
第四纪地质调查和填图对解决当前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填什么,如何填"等相关问题尚处于探索示范阶段.基于在内蒙古大青山山前地区开展的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工作,查明了大青山山前冲洪积扇的分布特征、期次及影响因素,总结了以冲洪积扇为代表的第四系覆盖区的调查与填图方法.首先,应针对地质地貌的特殊性,初步...  相似文献   
955.
农地集约度下降、季节性闲置和常年撂荒是农地边际化现象之一.即使在当前惠农政策背景下,我国中部丘陵山区依然大量存在这种农地边际化现象.经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其原因如下:1.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农业劳动存在较高的机会成本,导致丘陵山区农民非农化现象突出,农地集约利用程度下降;2.丘陵山区农业生态条件较差,农地边际收益较低;3.国家惠农政策的激励作用在丘陵山区存在相对失灵;生态政策与农业政策的不协调,对农业生产存在负外部性,从而加剧了当地的农地边际化.解决丘陵山区农地边际化问题的途径在于农业技术和组织制度的创新,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和特色农业,提高农地的边际效益;国家农业政策要因地制宜,并与生态政策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956.
957.
在工农业生产和科研工作中经常需要对局部气象环境进行监测和控制。使用常用的MCS—8051等单片机构成测量控制系统,相对而言体积较大,线路较复杂,需要使用汇编语言编制软件并使用价格较高的开发系统。近几年我国市场上出现了一各新型的BASIC语言单片机系列...  相似文献   
958.
甘肃金窝子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窝子金矿构造上地处星星峡古生代岛弧南缘,红柳河断裂以南,包括南、北两矿区。根据金矿化与岩体的空间关系,分产在花岗岩体中的金矿 围岩中的金矿两种类型。按矿化又可分为含金石英脉型和蚀变破碎带型。矿床在窨上和成因上与金窝子岗岩关系密切。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硫为深源硫,来自深部岩浆。包体以液相包体为主,其次有少量气态包体,CO2多相包体。包体成分类型属于CO2-H2O-NaCl型。热液水以岩浆水为主,  相似文献   
959.
通过对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敖格道仁诺尔银铜多金属矿(化)区内成矿及伴生元素表生地球化学的研究,分析了钙积层、风成沙等地铜多金属元素表生地球化学异常发育的影响,总结了该类特殊景观条件下铜等金属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在垂向和侧向上的迁移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了该类景观区铜等金属元素表生地球化学异常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60.
依据地球化学景观条件和采样介质的不同, 有针对性地选用顺序相态提取分析技术,对亚热带湿润- 半湿润低山丘陵景观区和亚热带岩溶景观区内两个卡林型金矿区的表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景观条件、表生作用等因素对金在表生介质中的存在形式、含量变化、异常元素组合及在土壤中富集层位的影响, 探讨了导致这两类不同景观区中金的表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存在差异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这两类不同景观研究区中制约金的表生地球化学异常发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