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依据目前较为成熟的地表能量通量遥感参数化方案,利用2006年9~10月珠峰地区秋季近地面大气梯度实测资料,结合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卫星资料,遥感估算了包括珠峰地区在内的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地表能量通量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地表净辐射峰值约为420.0 W·m-2,介于200.0~620.0 W·m-2之间;地热通量峰值约为110.0 W·m-2,介于50.0~180.0 W·m-2之间;感热通量峰值约为270.0 W·m-2,介于120.0~280.0 W·m-2之间;潜热通量峰值约为90.0 W·m-2,介于0.0~250.0 W·m-2之间.由此可见,在高原季风期后的秋季,该地区白天地面加热场主要通过感热传输加热大气,地气之间水汽传输耗热是地表净辐射平衡中的小量.  相似文献   
112.
地-气系统中存在着诸多不同类型的大气热机.对大气热机效率的准确定义、计算和解释是了解地-气系统能量传输与转化的关键.夏季青藏高原大气可以被视作一种正热机,对其热机效率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高原地-气相互作用及其热力、动力过程,为进一步了解青藏高原对中国、东亚乃至全球气候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使用MOD08数据及ERA5再分析资料,计算了2000~2020年夏季(取5~9月)青藏高原大气热机效率、青藏高原地面热源和大气热源.结果表明:2000~2020年5~9月青藏高原平均大气热机效率在1.2%~1.5%之间,小于1.6%; 5月与9月热机效率高于夏季三个月份(6月、7月、8月);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大气热机效率较高的区域,其次是青藏高原西部地区. 2000~2020年5~9月青藏高原平均地面热源为96.0W m-2;平均大气热源为90.7W m-2;降水凝结潜热释放是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最重要的分量. 5~9月青藏高原大气热机效率与地面热源呈强而显著的正相关;降水凝结潜热作为5~9月大气热源最重要的分量,其反映的降水过程是大气热机...  相似文献   
113.
为研究黄河源区边界层湍流特征及其对物质和能量输送的影响,本文首次采用大涡模拟的方法,对比分析了黄河源区两种不同下垫面上(鄂陵湖和湖边草地)对流边界层(CBL)中精细的湍流结构特征.使用资料为2012年夏季黄河源区鄂陵湖流域野外观测实验的GPS探空资料、涡动相关观测资料.分析表明,模拟的黄河源区草地和湖上CBL的平均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