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61.
62.
刚察县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县域中部的大通山区,灾害类型以泥石流及不稳定斜坡为主,地质灾害已成为影响山区经济发展、威胁少数民族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在刚察县地质灾害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分布特点,并针对灾种类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3.
【研究目的】陕西省是黄河流经的重要省份,揭示黄河流域陕西省地下水资源禀赋,探究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开发利用潜力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研究方法】本文以黄河流域陕西省为研究区,划分评价单元,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引入泰尔指数从人口和面积两方面评估各区域地下水资源分布差异;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探究地下水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利用水资源负载指数和开采潜力指数,定量评价各行政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潜力。【研究结果】黄河流域陕西省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77.59×108m3/a,地下水资源分布差异较大,各评价单元中关中盆地区地下水资源人口和面积分布差异最大,行政区中延安市与西安市地下水资源分布差异最大。降水是全区地下水资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为人类活动尤其农业灌溉,地表水因素对渭南市、榆林市有较大影响,蒸散发对延安、榆林、宝鸡地下水资源有一定影响。研究区地下水开采潜力指数介于0.8~2.5,地下水资源负载指数呈现上升趋势,较全国属于高负载区,各行政区开发利用潜力差异明显,开发程度较高区域集中在关中城市群,西安市开发程度最高,铜川市开发利用程度最低。【结论】...  相似文献   
64.
马涛 《地下水》2012,(4):139-140
进行渠道改造是灌区提高水利用系数,保护输水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为了保证现浇混凝土渠道防渗效果和耐久性,除了正确合理的设计以外,还必须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加强对混凝土的品质、配合比质量以及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浇筑、收面、养护等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65.
嫦娥二号卫星是我国继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后的第2颗探月卫星,其上搭载的伽玛射线谱仪(Gamma-Ray Spectrometer,GRS)的主要科学目标是探测月表O、Si、Fe、Ti、U、Th、K、Mg、Al、Ca等主量元素.相比嫦娥一号伽玛射线谱仪,嫦娥二号的能量分辨率和探测效率都大大提高.描述了嫦娥二号伽玛射线谱仪的设计和性能测试结果以及在轨飞行的初步探测成果.  相似文献   
66.
日前,曲周县国土资源局以“预防为主,防查结合”为指导思想,加强对基本农田的管理力度,组织执法人员对国土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巡查,使全县68万亩基本农田得到了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67.
在山西只要提到李振拴,人们就会想到水,因为他不仅从事水文地质勘探,为煤矿和缺水地区找地下水。还从事矿床水的研究和治理。  相似文献   
68.
西秦岭造山带发育大量的印支期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它们的成岩时代和岩石成因对认识西秦岭岩浆活动和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西秦岭多哇地区萨日加岩体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观察、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旨在查明该岩体的年龄、成因类型以及成岩地球动力学背景。结果表明:萨日加岩体由英安斑岩、花岗斑岩及少量石英闪长岩组成;花岗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38.2±2.6)Ma(平均标准权重偏差(MSWD)为1.7);萨日加岩体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Th、Rb、K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等,指示其岩浆源区具有壳幔混合的特征;岩石的主量、微量元素特征显示,英安斑岩属于I型花岗岩,形成于洋-陆俯冲岛弧环境;花岗斑岩倾向于S型花岗岩,形成于大陆碰撞构造环境。由此认为,萨日加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西秦岭由洋-陆俯冲岛弧向陆-陆碰撞转变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69.
马涛  高博 《城市地质》2016,(1):48-51
煤矿采空区上修建建筑物容易产生沉降变形、房屋开裂,对于在下伏多层采空区上方修建建筑物(群)如何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成为场地适宜性的关键问题。由于采空区开采的随机性,不仅要掌握采空区分布,还要通过工程勘探手段对掌握的资料进行验证,才能保证评价工作的科学合理。同时要对采空区按照分布情况分类,进行有针对性的多种方法的定性、定量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评价采空区。本文对如何运用物探、钻探等辅助手段对建筑场区的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以期对后续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关于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反演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地电磁测深资料二维反演问题,由于迭代过程中用数值方法求解修改模型参数后的地表响应函数,因而需要正演的时间相当长。本文引用快速正演的方法,缩短了迭代过程中正演计算的时间。从理论上将一般的二维(双)三次样条公式做了简化,应用到快速正演方法中,提高了效率。并以模拟的数据,实现了两个参数的反演。文中还就确定初始模型参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