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测绘学   195篇
大气科学   240篇
地球物理   137篇
地质学   468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94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7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33年   2篇
  1932年   2篇
  1931年   2篇
  192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71.
蔡阳  常志华 《水文》1994,(3):25-28,6
实时水情信息微机网络系统蔡阳,常志华,林钧岫(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一、引言原水利部水调中心担负着全国七大江河的雨情、水情信息的收集、处理、预报等重要任务,因此建立具有现代化水平且适合我国国情的自动化水文情报系统是必要的。1985年原水调中心已研制了一...  相似文献   
972.
为保证三河电厂的建设以及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持续进行,开展了马起乏测点迁移优化工作。按照测点迁移原则与实施技术方案,收集整理了三河及其附近地区的地质构造、地震活动性、航磁、地球物理等方面的基本资料。在马起乏周围10-15km范围内进行了野外实地考察与勘测工作。经过分析比较,确定田庄、灵山、东兴在为合适的测点迁移的新地址。  相似文献   
973.
田庄等测点周围的磁场梯度测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磁场梯度测量是选建地磁测点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田庄、灵山、东兴庄测点周围,进行了磁场梯度的一般测量与详细测量,结果显示,各测桩的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磁场梯度均不大于1.0nT/m。完全符合磁测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974.
针对数字地球的开源框架平台的搭建,研究了OSGEarth数字地球开源库的整体框架、实时地形渲染机制及三维地形场景中的交互响应机制,并结合Qt绘图引擎,设计了基于Qt平台下的数字地球平台,利用该框架实现矢量、影像、高程数据的加载和坐标查询、距离测量、注记符号添加等地理信息查询功能,通过加载Google全球影像与地形数据实现三维地形场景的渲染,实现地理信息查询功能验证了该数字地球平台的可用性,拓展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75.
针对目前白天气象能见度观测的手段和方法,提出了利用视频监控进行能见度测量的思路,同时设计基于边缘存量的神经网络能见度检测算法并获得了与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相近的测量结果,能有效测量气象能见度值,有助于实现利用分布较广的多点监控视频补充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单点测量,从而可得到格点更为精细的能见度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976.
大气低频振荡对四川盆地持续性强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81—2016年我国地面气象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小波分析、合成分析、Butterworth滤波等方法,定义了适用于四川盆地的持续性强降水,对降水和大气15~30 d低频振荡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可为该地延伸期预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地降水具有15~30 d和30~60 d低频振荡特征,其中以15~30 d振荡为主。降水期间各高度层和各纬度带低频系统具有垂直斜压性,在三维空间上相互配合,形成有利于降水产生的低频环流形势。低层和中层南北气流汇合于四川盆地形成辐合区,高层表现为北风南下。低层低纬度气旋在西太平洋生成并逐渐向西北移动至南海、华南,带来暖湿气流,中高纬度贝加尔湖东南侧生成气旋并向东移动至鄂霍次克海附近,加强北风输送。中层中高纬度欧亚大陆低压中心向东南方移动,降水时到达蒙古,并分裂小槽传播至下游,在日本海加强,高压中心紧随其后到达乌拉尔山。降水期间四川盆地上空高层为辐散区,有利于中低层辐合上升运动的维持。  相似文献   
977.
古建筑测绘的原则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海志  郭志奇 《北京测绘》2007,(2):51-53,61
古建筑测绘是进行古建筑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引入现代测绘技术,解决古建筑测绘中产生的误差和存在的问题,对于建立科学的古建筑测绘体系,探索古建筑测绘新途径,保护和开发古建筑遗迹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78.
华西秋雨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37  
白虎志  董文杰 《高原气象》2004,23(6):884-889
在分析华西秋雨气候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综合考虑秋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的秋雨指数,并进行了EOF和REOF分解以及秋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模态反映了长江中上游以北地区与以南地区降水相反的形势,第二模态反映了华西降水的一致性;REOF将华西秋雨可分为6个气候区。华西秋雨的变化趋势表明,1960年代到1970年代初期、1980年代初期为相对多秋雨期,1970年代中后期、1980年代中后期到20世纪末华西秋雨相对较少。21世纪开始又出现了较明显的华西秋雨现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印缅槽、贝加尔湖低槽是华西秋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当贝加尔湖、印缅槽深且副热带高压强时,有利于华西多秋雨;反之,则秋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79.
中国西北空中可降水量的年内非均匀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NCAR/NCEP资料,通过引进表征时间分配特征的参数集中度和集中期对西北上空大气可降水量年内非均匀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致性异常分布是西北上空大气可降水量集中度和集中期的最主要的空间分布特征;西北地区上空大气可降水量集中度和集中期近45年来主要表现为2~4年、6~8年的高频振荡;西北上空大气可降水量集中度异常强弱年其水汽输送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在集中度异常强年,西北东南部西南季风水汽输送较常年偏强,其余区域西风带水汽输送较常年偏强,由于充足的水汽供应使得整个西北地区上空大气可降水量与常年相比偏多;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980.
基于智能全站仪的机载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及高精度测量机器人的出现有了新的提升空间。本文深入研究了提高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精度的方法,基于徕卡智能全站仪,设计了机载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系统,采用Geo C++语言进行了实现。通过实际工程检验,运用该机载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系统进行高程测量可以达到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