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盘锦地下流体观测资料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盘锦地下流体资料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地下流体异常与地震三要素的关系以及地下流体异常特征、地震前后异常变化原因等问题进行总结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2.
为了获取海底管线表面压力变化特征,基于固体边界层基本方程,利用摄动方法推导了管线表面压力分布解析式,并利用物理模型试验数据对理论公式进行了检验。经对公式系数做出适当调整,压力系数的计算公式能反映出边界层分离点前后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3.
经过多年水位观测,发现盘锦地区水位有时出现无震时“异常”变化.将辽河油田石油开采数据与本地区水位资料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盘锦地区地下水位受油田开采影响,抽水、注水影响本区观测井水位趋势变化.为今后研究本区水位中、长趋势变化提供借鉴,为准确识别地震异常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4.
考古学发现江准东部已有十多处新石器文化遗址,形成了有区域特征的文化序列.分别为龙虬庄文化(7 000? 6 300~5 500 aBP)、大汶口文化(5 500~4 600 aBP)和龙山(岳石)文化(4 300~3 450 aBP).在中全新世适宜期,受气候、长江、淮河三角洲的发育和海面变化的共同作用,江淮东部约7 ...  相似文献   
25.
地形是土壤侵蚀进程的重要控制因子,在土壤侵蚀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地形起伏表达构建了地形指数,结合降雨侵蚀力和植被盖度等建立了基于地形指数的土壤侵蚀方程,并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北部十大孔兑砒砂岩黄土区1985—2018年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多年土壤侵蚀模数整体有下降趋势但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22.34 t·hm-2·a-1。1985年土壤侵蚀模数最大,2000年土壤侵蚀模数最小,1985—2000年呈下降趋势,2000—2018年呈上升趋势;(2)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面积为2 956.07 km2,1985年土壤侵蚀面积最大,为4 047.14 km2,占总面积比例83%;2000年土壤侵蚀面积最小,为2 153.67 km2,占比44%。研究区1985—2000年以轻度、中度侵蚀强度类型为主,2000—2018年以微度、轻度侵蚀类型为主;(3)多年土壤侵蚀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土壤侵蚀综合指数由西至东增加,总体上呈现为东部侵蚀大于西部的特点,母哈尔沟土壤侵蚀综合指数最大,毛卜拉孔兑最小;(4)地形指数土壤侵蚀方程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在土壤侵蚀模数和土壤侵蚀面积估算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6.
川北诺水河景区溶洞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培  许飞  韩艳  陈秋艳  张凤秋 《地质论评》2019,65(5):1187-1197
选取诺水河景区48个典型溶洞为研究对象,参阅本地区区域地质图和水文地质图,在对洞穴发育高度、层位、构造位置、发育方向、节理走向,以及地下水和地表水系部分特征进行详细调查前提下,利用最邻近距离法、节理分析法、GIS缓冲区法等方法,对溶洞群的洞口高程分布、洞穴发育方向、空间分布格局、洞穴与构造及地表水系关系等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溶洞群分布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析。结果表明,① 洞口高程分布在空间上具有层级性,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研究区洞穴主要沿北西西、北东东向发育,并且越接近地表河流洞穴出口分布越多,洞穴群呈凝聚态分布,越接近构造转折端洞穴分布越密集;② 影响洞穴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层和碳酸盐岩岩性差异,构造派生节理发育状况以及多期次构造变形和构造隆升,地下水的类型和作用,地表水系对地下水系的影响,以及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地形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7.
孙小艳  常学礼  张宁  韩艳 《中国沙漠》2012,32(2):568-573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麦高光谱特征与其地上生物量的关系,采用美国ASD公司手持便携式野外光谱仪(ASD Fieldspec HandHeld)在甘肃河西绿洲进行了小麦高光谱遥感地面观测。运用单变量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以不同绿洲为取样单元,建立4种NDVI-小麦地上生物量(ANPP)的地面光谱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各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检验水平(小样区:α=0.01,n=20;大样区:α=0.01,n=34),通过对各个模型进行误差分析,确定基于同一绿洲和不同绿洲单元构建的最优光谱模型均为指数函数模型。其中,张掖绿洲、酒泉绿洲和河西绿洲模型分别为ANPP=0.1567e12.568NDVI(R2=0.8123)、ANPP=0.4082e11.108NDVI(R2=0.8321) 和ANPP=17.255e5.4326NDVI(R2=0.7369)。基于同一绿洲(小样区)构建的小麦光谱生物量预测模型在不同绿洲之间可以通用,但不能用于河西绿洲小麦估产;河西绿洲小麦估产要借助不同绿洲小样区构建的小麦光谱生物量模型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8.
盘锦地区深井水位观测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观测资料连续可靠,在辽宁省及邻区发生的中强地震前有很好的前兆信息。通过研究盘锦地区深井水位的多年动态,分析典型震例,并利用基于GIS的地震分析预报系统等,探讨了水位变化和油田开采的关系,总结了盘锦地区地下水位的映震效能。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盘锦于105井三个观测段开展不同深度水温观测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井孔中,不同深度段的井水温度微动态变化特征明显,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性。对该差异性综合分析认为,井孔水文地质条件、温度传感器置深和温度梯度是影响该井水温微动态变化响应特征过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0.
对盘锦地震台盘一井溶解氢气观测数据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对比分析1999年与2020年氢气异常特征与辽宁周边地球地震活动关系,分析井口周边300km范围内的地震活动与氢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盘一井氢气在地震发生前能够较灵敏地反映出地震前兆变化,氢气异常幅度与震级呈正相关关系,与震中距呈负相关关系,异常多出现在震前三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