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169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203篇
地球物理   99篇
地质学   473篇
海洋学   75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4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近50 年海河流域径流的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用Mann-Kendall方法对近50年海河流域山区20个子流域的径流及降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显著性检验, 结合降水, 径流及气温的年代距平值的同步分析以及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研究结果, 对近50年海河流域径流的变化趋势, 提出了一个半定量分析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提出影响径流变化的三种类型:以气候暖干化为主, 人类活动为辅的径流显著衰减型;以人类活动为主, 气候暖干化为辅的径流显著衰减型;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异都不明显, 径流无显著变化的类型。分析结果展示了气候、人类活动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 给径流的变化趋势分析和成因分析带来了复杂性与困难, 也给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42.
任纪舜  章雨旭 《地质论评》2004,50(6):592,597-592597
《地质论评》自1936年创刊至本期(卷终),已整整发行了50卷。60多年来,她作为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对促进中国地质学的进步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M.  Antolik  R  E.  Abercrombie  G.  Ekstroem  何振德 《世界地震译丛》2005,(4):46-57
3 体波反演:滑动分布 在本节,我们基于点源结果和观测的地表破裂几何形状研制了可可西里地震的滑动分布模型。类似于其他的研究(如Wald and Heaton,1994;Kaverina et al,2002:An—tolik and Dreger,2003),我们使用有限断层方法对远震P波的子集进行反演。  相似文献   
44.
王学求  张德会 《地质通报》2005,24(10):F0008
地球化学在矿产勘查中和地质上的应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但“应用地球化学”这一概念的诞生却晚了30年,可从20世纪60年代英国帝国学院建立的“应用地球化学研究组”(Applied Geochemistry Research Group)起算。这一研究组的建立,当时的目的是在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和农业研究委员会的资助下,将地球化学调查应用于农业和健康。他们做的第一项研究工作就是集中多学科科学家,包括地球化学家、化学家、土壤学家、水文学家、兽医学家和医学家开始对西南英格兰癌症影响因素进行地球化学调查。  相似文献   
45.
唐都长安外郭城东南隅,有一个曲江风景区.是当时著名的公共园林,它记载了唐代都城的繁华,成为开元盛世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46.
针对遥机器人系统中存在执行器退化、控制输入量化,且编、解码端的量化灵敏度参数不匹配的问题,设计了遥机器人系统的鲁棒量化反馈容错控制系统.控制器结构的线性部分由线性矩阵不等式给出,旨在解决系统指标性能问题,非线性部分则用于处理量化参数不匹配问题.经稳定性理论证明,提出的鲁棒量化反馈容错控制方法能消除执行器退化及量化参数不匹配等的影响,并确保从机器人能渐近跟踪主机器人.最后,算例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7.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相对湖平面升降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准噶尔盆地三叠系百口泉组相对湖平面升降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对百口泉组沉积体系分布与演化的分析。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综合钻井、测井等资料,采用传统定性分析与定量的测井小波变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进行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将百口泉组定量划分为1个长期层序,4个中期层序,16个短期层序,126个超短期层序;对126个超短期层序进行Fisher图解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百口泉组沉积时期湖平面升降总体表现出持续上升的特征,内部又可划分为多个次级湖平面升降旋回,百口泉组一段(T1b1)、百口泉组二段(T1b2)、百口泉组三段(T1b3)与三次湖平面持续上升过程相对应,百口泉组三段(T1b3)湖平面达到百口泉组时期的最大规模。通过对比前人研究成果和钻井地质信息,认为相对湖平面升降曲线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48.
陕西凤太矿集区多金属成矿作用的构造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陕西凤县-太白(简称凤太)矿集区铅、锌、金、银、铜多金属资源丰富,已发现二十余个大中小型矿床。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凤太矿集区位于南秦岭造山带北缘,紧邻商丹缝合带。以往的工作缺乏对矿集区整体的构造研究,本次工作通过比较系统的构造测量和解析,提出在南秦岭晚三叠世碰撞造山过程中,凤太矿集区南北两条边界断裂带的左行走滑运动导致在区内衍生了NNE向主压应力场,从而形成了NWW向复式褶皱、脆韧性剪切带、断裂和节理(纵向破裂)、B型线理,以及NNE向断裂和节理(横向破裂)、劈理、张裂隙等一系列构造组合,所有构造形迹都是在统一构造应力场下随着构造层次不断抬升,脆韧性和脆性递进变形叠加的产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大型压扭性走滑双重构造变形系统。在构造几何学上,凤太矿集区整体上表现为一个隔档式复式褶皱,由一组NWW向紧闭复背斜和一组相对宽缓复向斜组成。区内的多金属成矿作用、岩浆活动、动力变质变形作用的同位素年龄数据集中于230~190Ma。综合地质演化和成矿作用的研究成果,提出在南秦岭碰撞造山过程中引发的动力变质变形作用和岩浆活动提供了成矿元素和成矿流体,在温压梯度以及浮力效应的驱动下向上运移至走滑双重构造变形系统中的有利扩容空间中发生充填型和交代型矿化,即凤太矿集区多金属矿床是区域大规模变形变质-岩浆活动-流体作用的产物,是在构造作用这一主导因素控制下形成的一个多金属后生热液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49.
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荧光光谱(PL)对凝胶燃烧法合成的钙钛矿和稀土Pr~(3+)掺杂钙钛矿两种功能矿物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900℃,保温时间1h条件下获得了结晶良好的单相的钙钛矿和Pr~(3+)掺杂的钙钛矿样品。Pr~(3+)掺杂样品CaTiO_3∶Pr~(3+)在340nm波长光的激发下,在618nm处监测到发射峰,对应着Pr~(3+)的~(1 )D_2→~3F_4的能级跃迁。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实验表明,钙钛矿对其具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Pr~(3+)的掺杂提高其光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50.
南极冰芯记录着过去气温、降水等气候环境参数以及影响其变化的太阳活动、火山作用等各种因子变化,是研究古气候、古环境变化及其影响机制的良好载体.东南极LGB69冰芯高分辨率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①该冰芯的水当量年平均积累率高达259 mm/a,利用δ18O和Na+季节性变化和火山喷发标志层,通过数年层的方法确定其沉积时间为290 a(1712-2001年)±2 a;②该冰芯δ18O与邻近的戴维斯站气温距平5年滑动平均值(1968-2001年)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是有效的气温代用指标,1712-2001年该地区气温是一个波动变暖的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小冰期结束于1914年,20世纪5年滑动平均气温距平年平均值较小冰期末次冷阶段升高0.30C;③Morlet小波分析表明,1712-2001年该冰芯δ18O(气温)和积累率(降水量)均存在约11年、约22年和约60年的共同周期,多重时间周期的嵌套表明其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重建南极气候冷暖、降水序列变化,以及研究太阳活动、火山作用等因子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内在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