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9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251篇
测绘学   131篇
大气科学   290篇
地球物理   222篇
地质学   758篇
海洋学   96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02篇
自然地理   2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5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结合近年所做地质工作,对碎云母的资源现状、开发利用情况、加工工艺流程以及市场需求、发展前景等做了概略分析。  相似文献   
982.
针对石油物探测量的特点,分析了石油物探测量综合数据采集系统,论述了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出了实现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3.
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探测资料种类繁多,资料发送方式多种多样,为了保证某种探测资料在特定环境下的授权使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了加密和解密技术。在星上,对将要传输的数据通过分配的加密密钥进行加密处理;在地面,只对授权用户分配解密密钥,保证授权用户可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密处理,把数据恢复为可用状态。本文介绍了应用在新一代气象卫星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加解密算法,并讲述了应用软件实现地面解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984.
1961—2004年青海积雪及雪灾变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1—2004年青海省海西东部和环青海湖地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网格点资料, 整理了地表积雪序列和雪灾年表, 并对积雪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和雪灾发生的机理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西东部和环青海湖地区出现区域性雪灾的几率为15.9% (7/44), 而出现局部雪灾的几率仅为9.1% (4/44)。海西东部和环青海湖地区近44年来冬季累计积雪量的缓慢增加易形成雪灾和低温冻害。造成该区域主要降水的影响系统是高原槽、蒙古槽和高原低涡, 若后冬至春季北半球500 hPa极涡中心偏向西 (东) 半球, 青藏高原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度距平场形成“西低东高 (西高东低)”的距平分布型时, 海西东部和环青海湖地区容易出现多 (少) 雪年。  相似文献   
985.
泉州盆地及其邻区地壳深部结构的探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泉州盆地及其邻区地处我国大陆东南沿海地震带北段。通过对泉州盆地进行深地震反射探测,获得了该地区近地表至Moho面的精细几何结构及其深浅构造关系图像。这是该区第一条深地震反射探测剖面。分析结果表明,泉州盆地及其邻区地壳厚度变化在29.5~31.0km,由上地壳和下地壳组成。上地壳和下地壳又可以各分为2层。泉州盆地及其邻区近地表至浅部断裂发育,这些断裂向地壳深部最大延伸深度为6-12km,断裂的倾角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变小,呈铲形正断层终止于上地壳上部反射界面C1,以上。在永安-晋江断裂带之下的上地壳下部和下地壳中,存在着切割上、下地壳分界面和Moho面的高倾角深断裂,尽管深浅部断裂构造不相连接,但由于深部存在深断裂,具有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深部构造环境。这一深地震反射探测成果的获得,使得泉州盆地及其邻区深部资料解释的可靠性和探测精度比以往显著提高;深浅部构造组合取得了统一的解释结果;地壳的分层和结构特征更为确切和精细;首次发现了上地壳的拉张性构造及铲式正断层组合特征。不仅有助于泉州及其邻区地震危险性的综合判定,而且对深化东南沿海地震带及台湾海峡深部动力学过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6.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地学大断面与深部地球物理资料整理”项目的立项背景、目标、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果、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对该领域研究未来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987.
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热泵技术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正在快速发展,为了保证浅层地热能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勘查评价。区域浅层地热能调查查明区域浅层地热能资源数量、质量以及分布规律,进行开发利用区划,为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地源热泵工程浅层地热能勘查为地下换热系统提供可靠的利用浅层地热能的依据。浅层地热能利用环境评价和经济评价是勘查中的必要内容。浅层地热能资源计算评价方法是本文首次系统提出的。  相似文献   
988.
南祁连成矿带北缘东段区域地球化学扫面及异常查证均有较好的Au、As、Sb、Hg组合异常显示,但该区金矿找矿工作多年来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对该区成矿地质环境、地球化学异常和已有成矿事实等因素分析,认为该区金矿成矿地质环境有利,具有进一步扩大资源量的潜力和前景,建议对该区进一步开展以寻找Au(Sb)矿为目的普查找矿工作。同时,应对该区带具有相似金矿成矿环境的刚察大寺、拉仁哇耳玛-拉仁修玛等地区的金矿找矿工作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89.
Shizishan ore-field is a nonferrous and noble metal ore-field which is most rich in copper and gold.There are many type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minerals of the deposits.The homogeneous temperatures and the salinities of the fluid inclusions in main mineralization stages have wide ranges,while the different types of the fluid inclusions existed together and their homogeneous temperatures are almost identical in the same mineralization stage,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ore-forming process has great relation with the fluid boiling.The gas and liquid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the carbon,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fluid inclusions show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s of copper-gold deposits have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tendency,which reflects that the ore-forming material mainly came from the magmatism.The stratigraphic component and the meteoric water may mix in ore- forming fluids in the later mineralization stages.Furthermore,with the fall of the ore-forming temperature the ratios of water and rock decreased.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fluid inclusions indicate that CH4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for separating copper and gold in the ore-form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990.
从网格概念出发,详细介绍了实现地质图协同编辑的SIG(SPATIAL INFORMATIONGR ID)空间信息网格技术,以及国家地质空间信息网格体系的结构和服务机制。国家地质空间信息网格采用万维网体系架构,以资源和信息共享、协同为主线,构成一个三层次体系架构。主要组成为:网格应用层、网格平台层、网格基础设施。并针对地质图空间数据共享与服务,设计了地质图服务流程,提供了信息查询、信息服务页面,展示了地质图的在线协同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