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李本纲  陶澍 《遥感学报》2000,4(4):295-298
变化分析是多时相遥感影像的主要应用领域。以郭煌绿洲为例 ,探讨一种应用多时相TM影像进行地表植被变化分析的新方法。结果证明 ,用不同时相的NDVI影像进行彩色合成可以直观地反映地表植被的变化 ,而利用色彩变换得到的各分量可以对变化特点进行定量分析。其中色度反映变化类型 ,饱和度反映变化强度 ,而亮度图像则反映地表植被多年来的总体长势。除了直观和定量的特性之外 ,该方法还可以用于其它类型的变化分析 ,具有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22.
龙爱民  陶澍 《地理科学》2002,22(4):458-462
对鲤鱼鳃部微环境进行了定量测量,建立了鲤鱼鳃部微环境的定量模型,对鱼鳃微环境进行了定量描述,通过暴露实验验证了EDTA络合态铜与高岭土颗粒吸附态铜对鱼鳃的生物有效性,并从形态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存在有效性的原因,即络合态与颗粒吸附态金属随水流经过鱼鳃时,将会部分地发生离解,转变成为可以直接被鱼鳃吸收的形态。  相似文献   
23.
水环境模型与水环境模型库管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美国公开发表的92个水环境模型为例,对地表水质模型、地下水质模型和非点源模型的主要功能和使用范围进行了分析。针对水环境模型研究和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水环境模型库管理的概念,并阐述了建立水环境模型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4.
中国东部土壤水溶性有机物荧光特征及地域分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甲申  陶澍  曹军 《地理学报》2001,11(4):473-479
测定中国东部地区20种土类46个表土样品水溶性有机物的荧光光谱、分子量以及pH值,分析了水溶性有机物荧光光谱的一般特征、荧光光谱与其平均分子量的关系以及荧光强度的地域分异特性,与此同时比较分析了土壤富里酸的相关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水溶性有机物和富里酸具有相似的荧光光谱特征和地域分异特性,即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两者的荧光发射光值与有机物浓度成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而荧光强度与分子量分布无直接相关性,研究区土壤水溶性有机物和富里酸荧光强度均具有自北向南递降的趋势;土壤pH可能是影响水溶性有机物荧光特征及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5.
湖泊富营养化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模型是湖泊富营养化研究和湖泊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手段。20世纪60年代起,湖泊富营养化模型的发展经历了从单层、单室、单成分、零维的简单模型到多层、多室、多成分、三维的复杂模型。根据复杂性特征将湖泊富营养化模型分为:简单的回归模型、简单的营养物平衡模型、复杂的水质、生态、水动力综合模型和生态结构动力学模型,总结了其发展历史和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湖泊富营养化模型的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6.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比了彩虹方头鱼和树脂-半透膜对养鱼污水中铜的吸收。同时在野外条件下对比了鲤鱼和树脂-半透膜对铜的吸收。研究结果表明,树脂-半透膜囊的铜吸收量与钱鱼的金属吸收量存在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利用树脂-半透膜囊可以有铲地模拟鱼对重金属的长期累积吸收。  相似文献   
27.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基于新的(补充)采集的地下水化学样品的分析数据,以WATEQ4F模型为基础,应用本次研究中开发的耦合的MonteCarlo-WATEQ4F模型,对平顶山矿区地下水系统中水-岩反应状态进行了随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和评价。结果表明:随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和应用前景;在模拟研究区内地下水相对于方解石、、白云石、威武央过饱和,而与玉髓处于平衡状态。这些结果为该区  相似文献   
28.
渤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依据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采用地积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因子两种方法对渤海表层沉积物中As,Cd,Hg,Pb进行污染分区评价。结果表明,渤海全区内Cd,Hg和Pb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各海区重金属污染特征明显不同:(1)北部辽东湾Hg和Cd污染最为严重;(2)秦皇岛近岸Hg污染较为突出;(3)南部莱州湾仅有轻微Hg污染,而西部渤海湾没有出现上述金属污染;(4)辽东半岛近岸和外海海区呈现偏中度Hg污染。  相似文献   
29.
水生腐殖酸的可见—紫外光谱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研究了河、湖、海水腐殖酸和河流、湖泊沉积物腐殖酸的可见-紫外光谱特征,结果表明,水样腐殖酸与水体沉积物腐殖酸的可见-紫外吸收曲线显著不同,其差异不仅表现在以E240/E420为代表的紫外/可见吸收比上,也反映在以所有样品在不同波长的吸收值为原始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的结果中。三种水样腐殖酸中,河水与湖水腐殖酸的单位浓度紫外吸收值(以220nm为代表)十分接近,而海水腐殖酸的该值明显偏低。分别计算淡水和海水腐殖酸数据,则紫外吸收值与腐殖酸浓度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0.
内蒙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结构特征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徐尚平  陶澍  徐福留  曹军 《地理学报》2000,55(3):337-345
用因子克里格法分析了内蒙地区土壤中10种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母质和以土类为代表的表生地球化学作用是影响内蒙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窨分布模式的主要因素。母质因子的窨变异尺度较小,而表生地球化学作用因子则具有较大变异尺度。整体而言,母质的影响强于表生地球化学作用。内蒙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在不同空间尺度具有料为一致的相关特征。取决于离子半径的类质同象作用是形成特定相关特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