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宁波广济街3号楼高层建筑桩基础采用钻孔扩底灌注桩,以消除孔底孔底沉渣,扩大桩端支承面积,从而提高桩的承载力,降低工程造价。通过工程应用与测试,提出桩承载力计算值的修正及工程施工质监中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
产业同构化是目前国内各大经济区产业升级优化和彼此合作发展的瓶颈之一。选定海峡西岸经济区,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为研究对象,从三次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3个方面着手,应用相似系数这一指标,分别从静态与动态的角度着重分析海西区/珠三角区和海西区/长三角区的产业同构的现状与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分形理论中的R/S分析方法,预测其产业同构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期望能够为海西区确定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甘肃三种特色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分析与适生种植区划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田间试验,调研考察,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黄花菜、百合、啤酒大麦等特色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确定了3种特色作物的气候生态区划综合指标体系。即:黄花菜取4—8月上旬≥0℃积温、降水量、6—7月日照时数作主导指标及产量作辅助指标;百合选取年≥0℃积温、无霜冻期和花期至鳞茎膨大期(6月中旬至8月上旬)降水量作主导指标,平均产量作辅助指标;啤酒大麦选取年≥0℃积温、幼穗分化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灌桨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平均气温作主导指标,以及产量和品质作辅助指标。对3种特色作物分别进行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可种植和不宜种植共5级气候生态适生种植的区划,并提出提高气候生态资源利用途径,为种植基地建设、发展规模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4.
场地和断层对埋地管道破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朱庆杰  陈艳华  蒋录珍 《岩土力学》2008,29(9):2392-2396
场地条件和断层活动是埋地管道破坏的主要原因,避免因为场地岩土和断层的影响而造成管道破坏,是城市地下生命线工程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采用ADINA软件的Parasolid建模方式,通过定义合适的体类型和布尔操作,建立了埋地管道破坏分析的几何模型,实现了土体-断层-管道破坏有限元建模。借助模型参数选择,确定了基岩与岩土性质、管道特性等模型参数;定义了管-土摩擦和约束条件、地震波和断层位移荷载等。依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场地条件和断层参数对地下管道地震破坏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道埋藏越深,断层断距越大,管道的变形越大,破坏越严重。给出了管-土摩擦系数和断层与管道交角的最优值,并给出了几点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25.
蒋录珍  郭亚然  陈艳华 《地震工程学报》2017,39(6):1054-1061,1096
基于饱和两相介质弹性波动方程分析SV波在饱和土体自由表面的反射问题,引入波动方程的势函数解答,求解出二维问题中SV波入射情况下饱和土体自由场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应力响应。在饱和土体自由场响应解析解基础上,建立SV波入射下饱和土体自由场静、动力有限元模型。建模中考虑了如下几方面因素:(1)在不同分析步,对土体单元赋予不同材料本构。通过*model change命令进行单元生死设定,从而实现在初始应力场平衡的静力状态下采用DuncanChang本构模型,而地震波动输入时采用Davidenkov动力本构模型;(2)采用多孔介质黏弹性人工边界条件,在人工边界上分别施加固相和液相介质的弹簧和阻尼来模拟饱和土体中能量的传播;(3)将地震波转化为作用在人工边界上的等效地震荷载,施加到人工边界节点上;(4)土体单元采用4结点平面应变孔压单元(CPE4P)。有限元计算与解析解比较结果表明:SV波在垂直入射和掠入射时,竖向位移响应为零;在45°左右入射时,水平位移响应最大;60°左右入射时,竖向位移响应最大。这些结论与解析解吻合较好,本文模型为建立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模型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6.
将土体视为固-液两相介质,基于饱和土体有效应力原理,建立饱和土体-地下综合管廊结构体系相互作用动力模型:在地应力平衡的静力状态下,采用Duncan-Chang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在地震波作用的动力状态下,采用Davidenkov非线性黏弹性本构模型;考虑饱和土体黏弹性动力人工边界条件,并将地震动作用转化为作用在人工边界节点上的动力荷载。模型考察不同土体材料、结构特性以及土-结构接触摩擦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地震波的卓越周期与场地卓越周期相近时,引起结构上的变形最大;(2)综合管廊结构管廊壁厚越薄,埋深越深,结构尺寸越大,结构刚度越小,结构变形越大;(3)不考虑土-结构接触面的状态非线性将会增大结构变形。  相似文献   
27.
28.
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事关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应对工作,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做出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省政府下发了《浙江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气象部门作为应对  相似文献   
29.
陈艳华  韦素琼  陈松林 《地理科学》2017,37(10):1517-1526
基于中华征信所数据库中大陆台商千大企业数据中1988~2014年的台资母子企业注册时间、详细地址、行业类型、主营业务等数据,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采用GIS、Matlab和Gephi等技术手段,考察大陆台资跨界生产网络的空间组织模式及其复杂性拓扑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台商千大企业的时空演进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和行业指向性,即整体上呈“南密北疏”“东高西低”的格局,集中分布于以上海、广东、福建、重庆为代表的长三角、珠三角、海西区、西三角等地区,分别以制造业中的电子信息、机械和石化产业、以服务业中的一般批发零售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主;2)大陆台资跨界生产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表现为:网络联系覆盖地域广泛;呈三轴放射状空间结构;网络联系键的空间异质性显著;3)大陆台资跨界生产网络处于随机网络向无标度网络分布的过渡期,并表现为出明显的小世界网络特征。  相似文献   
30.
当前,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经济转型形成历史性交汇,表现出不同以往的多元化过程与不同尺度的空间响应。我国以珠三角为代表的外向型经济区内部出现企业迁入与迁出并存、旧产业区衰退与新产业区增长并存的新现象。这一新现象与经典的“核心-边缘”理论所描述的核心与外围之间的集聚、扩散过程有很大区别,是核心区域内部,在集聚、扩散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同时出现增长与衰退的空间分化。需要深入研究新时期制造业企业集聚、扩散的多元化过程、经济区域演化的多尺度空间效应、制造业空间重构的多重动力机制等科学议题,从“多元化区位过程-多尺度空间效应-多重动力机制”,建立一个从企业区位到经济区域演化的理论分析框架,探索符合时代背景与我国国情的产业集聚和扩散理论,为我国外向型经济区积极应对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主动谋划转型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