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24篇 |
免费 | 1113篇 |
国内免费 | 131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35篇 |
大气科学 | 989篇 |
地球物理 | 1148篇 |
地质学 | 3474篇 |
海洋学 | 996篇 |
天文学 | 53篇 |
综合类 | 503篇 |
自然地理 | 7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1篇 |
2023年 | 137篇 |
2022年 | 188篇 |
2021年 | 214篇 |
2020年 | 178篇 |
2019年 | 224篇 |
2018年 | 252篇 |
2017年 | 146篇 |
2016年 | 206篇 |
2015年 | 210篇 |
2014年 | 315篇 |
2013年 | 241篇 |
2012年 | 251篇 |
2011年 | 277篇 |
2010年 | 319篇 |
2009年 | 292篇 |
2008年 | 273篇 |
2007年 | 281篇 |
2006年 | 251篇 |
2005年 | 260篇 |
2004年 | 230篇 |
2003年 | 235篇 |
2002年 | 192篇 |
2001年 | 203篇 |
2000年 | 256篇 |
1999年 | 232篇 |
1998年 | 262篇 |
1997年 | 256篇 |
1996年 | 274篇 |
1995年 | 238篇 |
1994年 | 215篇 |
1993年 | 214篇 |
1992年 | 210篇 |
1991年 | 187篇 |
1990年 | 159篇 |
1989年 | 116篇 |
1988年 | 64篇 |
1987年 | 72篇 |
1986年 | 50篇 |
1985年 | 60篇 |
1984年 | 47篇 |
1983年 | 55篇 |
1982年 | 59篇 |
1981年 | 38篇 |
1980年 | 32篇 |
1979年 | 19篇 |
1976年 | 8篇 |
1959年 | 10篇 |
1958年 | 16篇 |
1957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对地震灾害减轻的有关问题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包括地震灾害统计,高技术园区和设施的防震,超级工程的地震安全,核电站地震安全,城市防灾,地震预报及信息集成,并据此提出了地震灾害防御与减轻政策的咨询建议。 相似文献
23.
24.
25.
26.
油田水动力系统与油气藏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田水中存在“沉积承压水”和“地表渗入水”两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作用的水动力系统,前者由上覆地层重量所引起的地静压力以及地静压力等引起的异常孔隙流体压力所形成,具有内循环承压式水交替特征,后者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向储集层的渗入而形成,以外循环渗入或水交替为特征。这两大系统(尤其是前者)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含油气盆地中油气的运移、聚集和保存,油气聚集区主要位于水文地质带中的交管阻滞一停滞带内,沉积交替强度的低值区是油气富集区,沉积水的离心流使凹陷中的油气围绕凹陷中心呈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27.
本文提出了在τ-P域实现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把地震道集由时-空域变换到τ-P域,然后对共P数据体进行相移或相移加插值偏移,将偏移后的各共P数据体叠加得到叠前深度偏移结果.该算法能够实现陡倾地层的正确归位,降低偏移处理维数,减少计算机内存需求,易于并行处理,但是计算量和所花费的计算机时间仍然很大.为此我们又提出了针对目的层的分时(层)偏移方法,由于只考虑目的层,可节省大量的计算时间.文中以二维实际地震资料及三维数值模型资料的处理说明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8.
亚北极白令海近百年海洋环境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210Pb方法对亚北极白令海B2~9岩芯样进行定年, 获得分辨率以10年等级变化的100来年(1890~1999年)连续海洋沉积环境序列. 该岩芯样检出众多的分子化石, 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脂肪酸和甾醇等. 利用这些精细分子C27, C28, C29甾醇及分子组合特征Pr/Ph, SC+22/SC8722;21, CPI, C18:2/C18:0并结合有机碳含量变化, 重建100年以来亚北极海洋环境变化史. 结果表明过去的100年以来北极经历了两次较强的气候变暖事件(7.5~5.5 cm和3.0~0.0 cm, 对应时间段约1920~1950, 1980~1999年), 随之陆源物质减少, 海洋自生源增长而沉积环境呈氧化状态. 还经历了两次短暂的降温事件(8.0 cm和4.0~3.0 cm, 对应时间段1910和1970~1980年), 随之陆源物质增加, 海洋自生源相应减少, 沉积环境呈弱还原状态. 同时揭示了这两种冷与暖变化过程与北极区域性和全球性变化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9.
渤海位于北华北新生代裂陷盆地的东部,是一个晚第四纪形成的内陆海盆. 渤海盆地活动断裂发育,地震活动强烈,交会于渤海中部的NE向营口——潍坊断裂带北段、庙西北——黄河口——临邑断裂带及NW向北京——蓬莱断裂带是主要的活动构造带,将海区分成4个次级新构造区,成为现代应力场作用的构造基础. 综合研究38个震源机制解和75个井区应力场等资料,以及构造应力场二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渤海及其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压应力方向为NE60~90,张应力为SN——NW30;以水平和近水平应力作用为主;不同构造区主应力方向存在一定的差异. 现今渤海地区地壳发育以NNE——NE和NW——WNW走向的共轭剪切破裂为特征,是控制地震活动的主要构造. 相似文献
30.
用三维流变非连续变形与有限元相结合(DDA+FEM)的方法,在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三维构造块体相互制约的大背景中,考虑了龙门山断裂带东西两侧地势、地壳厚度和分层的明显变化,及断裂带东侧四川盆地及鄂尔多斯块体坚硬地壳阻挡的影响,通过用GPS资料做位移速率边界约束和震源机制约束,计算得到研究区的速度场和应力场与该地区GPS测量结果和震源机制分布结果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模拟计算现今构造块体边界断层上表征剪应力及法向应力等综合影响的危险度分布.结果表明,上、中地壳层危险度分布中危险度较高的地段多数与近几十年来发生的七级以上大震区域基本一致.包括2008年汶川8.0级等大震的发震断层.通过分别对龙门山断裂带东西两侧的两种不同构造格局进行试算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东西两侧地势、地壳厚度、分层与物性明显变化对汶川大震的孕育发生均起了关键性作用.计算得到的应变率强度分布图可见,高原东部整个边缘地带均接近应变率强度的陡变带.其中以龙门山断裂带上的陡变最为明显,西侧应变率强度是东侧的近4倍,而且断裂带东侧应变率强度等值线衰减比西侧快.反映了汶川大震逆冲型发震断层地区独特的特征.此外,由计算得到的应变能密度分布图可见,龙门山断裂带在上、中地壳层中均位于宽度相同、其走向与龙门山断裂带走向一致的高应变能密度带中,在上地壳层这个带的东西两侧则是应变能密度较低的地区,而在中地壳层,其强度在断裂带东侧逐渐向东衰减,西侧应变能密度高,而东侧应变能密度较低.表明在印度板块强烈推挤作用和高原各构造块体相互制约及龙门山断裂带东西两侧特殊构造环境中,高原地壳物质向东水平运动,受到龙门山断裂带东侧介质刚性强度较大的四川盆地阻挡,使得汶川大震发震断层在大震前已积累了相当水平的应变能,并同时处于力学上的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