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点状石头目标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及时发现和处理山坡上小的点状石头目标,对于行人、车辆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数学形态学,文中提出了一种从遥感影像上检测山坡上点状石头目标的方法,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所述的方法具有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2.
南水北调对北方干旱化趋势可能影响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星  赵鸣  张洁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8):849-855
使用地表土壤水量平衡模式和大气能量平衡模式,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华北地区的可能局地气候效应进行了虚拟模拟试验,得出了在不同调水方案和气候情景假定下华北地区可能出现的局地土壤水分、蒸发、温度和降水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调水量在不同时间、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气候效应是有差别的,并与降水的季节变化有关。总体而言,在给定气候背景下调入水可以改变土壤水含量和径流,并使局地夏半年温度降低、冬半年温度有所升高;夏半年局地降水量和蒸发量有所增加,而冬半年变化不大。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不仅可以减缓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矛盾,而且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的局地干旱气候环境,进而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有序人类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3.
84.
为了研究两种再分析资料(NCEP和ERA Interim)对中尺度模式WRF模拟结果的影响,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和探空资料,通过NCEP/WRF和ERA/WRF两组模拟试验,探讨了这两种再分析资料在黄土高原地区对WRF模式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组试验都能准确地模拟出2 m气温、相对湿度和地表温度的日变化,且ERA/WRF的模拟效果较好;由于黄土高原地形复杂,两组试验对10 m风速的模拟都不好;两组试验对地表辐射和地表通量的模拟结果相当,都能大致模拟出辐射各分量和地表通量的日变化,模拟偏差主要出现在正午时段;两组试验对大气边界层结构的模拟结果相似,对位温和比湿的模拟效果较好,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都在0.8以上,对风速的模拟效果稍差,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和0.60,NCEP/WRF对大气边界层结构的模拟结果比ERA/WRF好。  相似文献   
85.
地下水化学特征合理的分类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本文通过采用spss聚类分析软件对观音峡背斜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分类研究。当并类距离取2时,将研究区所取水样分为5类,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特征主要表现:岩溶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SO4- Ca或SO4·HCO3-Ca型水,碎屑岩裂隙水化学类型则主要为HCO3·SO4-Ca·Mg型水。  相似文献   
86.
地球信息科学的理解与实践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地球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智慧圈;其任务是以信息流调控人流、物流和能量流的人地关系,服务于和平与发展。同时论述了地球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实例作了深刻分析,并提出用地学信息图谱的方法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反演过去、预测未来的观点。最后呼吁GIS领域应尽快引进格网计算技术,推动地球信息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7.
地表植被改变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星  雷鸣  汤剑平 《地球科学进展》2006,21(10):1075-1082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全球植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表植被的变化通过地面的能量和水汽交换而改变气候,研究目的是通过数值模拟认识这一过程的有关气候效应。方法上使用AGCM+SSIB模式对由于植被变化而可能导致的气候变化进行了敏感性模拟试验,研究区域为欧亚大陆。模拟主要对1700年、1800年、1900年、1950年所代表的气候特征时期植被改变所造成的气候变化响应进行平衡态试验。欧亚大陆在这些时段内植被变化是非常明显的,有大片的土地覆盖从森林变为草地或者耕地,或者从自然草地变为耕地。结果表明地表植被的改变对于气候的作用是非常复杂的,但中纬度地区在统计上有着比较明显的作用。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从1700年到1950年由于植被的退化,东亚地区夏季变得更热而冬季变得更冷,欧洲冬夏都变冷了;中国南部的降水在夏季不断减少,亚洲夏季风被削弱。  相似文献   
88.
于革  陈星  薛滨 《湖泊科学》2000,12(2):167-170
施雅风先生在《21kaBP青藏高原有远高于现代降水量的可能性吗》[1](以下简称《可能性》)文章中对《中国21kaBP气候模拟的初步试验》[2](以下简称《21ka试验》)一文提出几点质疑,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1)模拟青藏高原的降水量超过了由化石花粉记录和古冰川遗迹推算的降水量.2)虽然青藏高原有4个高湖面记录,但其湿润似应由于低温、低蒸发引起的,而不是如《21ka试验》模拟的由高降水量造成的.3)刘晓东等学者对美国CCM0古气候模拟结果的诊断分析,表明青藏高原的7月降水比现代减少30%,而《21ka试验》模拟了年降水量比现代大大增加.施先…  相似文献   
89.
黄猛  陈星  王莉  马青云 《中国地质》2020,47(S1):99-111
天津1∶50 000黄庄公社幅(J50E004015)地质图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行业规范要求,采用数字填图系统进行地质填图及数据库建设。数据库包含基本要素、综合要素、对象要素和独立要素等4个数据集,共计23种数据类型,数据量为43.8 MB,其中地质体面实体数据96个、地质(界)线数据320条、摄像(照片)数据85个、同位素测年数据9个、钻孔数据10个,沉积(火山)岩石地层单位数据13个。地质图总结了浅表沉积物地貌成因类型及其垂向地质结构、上新世晚期以来的地层结构特征及岩相古地理演化、基岩地质构造、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同时探索了沿海低平原覆盖区地质调查工作方法和地质图的创新图面表达方式,为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起到了示范作用。本数据库可以为地质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水文、工程、环境地质调查提供详实的基础地质资料,能够支撑国家重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重大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保障、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90.
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旅游资源评价与湿地资源评价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并从客观实际出发,应用层次分析法(AHP),从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三方面着手,构建了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并据此进行计算机处理、排序和检验,提出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等级指标及赋分标准,为科学评价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