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杨光  陈慧  杨朋卫 《现代测绘》2015,(1):9-10,14
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干扰,传统地面磁测测绘技术已不能满足技术要求,低空磁测测绘技术成为最为快捷的方法。文章具体介绍了低空磁测测绘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优势,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82.
从地理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以及示范应用系统三方面简单介绍“数字海南”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内容,然后重点阐述框架建设过程中的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8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体系是地理空间框架的核心,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面向服务的产品数据、数据管理系统以及支撑环境。本文从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数字海南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信息体系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84.
中国南方茅口组地层为区域性烃源岩. 茅口组底部和顶部均发育硅质岩, 顶部地层残余有机碳高达10.90%, 其厚度16 m, 为优质烃源岩层, 而该组底部为差烃源岩.通过岩石学、碳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 表明华南川西北地区茅口期存在2期上升流, 分别发育于茅口组沉积早期和晚期; 上升流所带来的营养盐有利于生物的发育, 产生高的初级生产力.结合碳同位素资料, 发现茅口期古海洋生物产率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过程, 而大气中CO2含量变化也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过程.虽然茅口期底部为高初级生产力层段, 但是由于该沉积及早期成岩阶段为常氧环境, 不利于沉积有机质保存, 形成了差烃源岩, 而茅口组顶部沉积时期存在大的海侵事件, 海平面的上升导致厌氧环境形成, 沉积有机质大量保存下来, 形成优质烃源岩层段.该套烃源岩形成与发育主控因素分析是中国南方海相优质烃源岩分布预测和油气成藏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85.
环境水中化学学需氧量的反向流动注射分析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慧  金晓塞 《岩矿测试》1999,18(3):185-188
研究了Ce(SO4)2-H2SO4体系反向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环境水中化学需氧量的试验条件。在2.5-160.0mg/L线性范围内,采样率达25/h,Cl^-的质量浓度至2500mg/L无干扰。对60mg/L的标准试样重复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为0.79%,检出下限为2.5mg/L。该法便于实际工作中COD的连续监测,用于河水,池塘水分析,获得结果与经典的重铬酸钾法相对照,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86.
碳酸盐岩沉积物记录了环境演变、古气候变迁以及后期成岩环境等重要的指示信息,同时碳酸盐岩也是重要的油气地
质储集体,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碳酸盐岩不整合暴露面通常发育3层结构:风化土壤层带、半风化岩石带、原岩带。相比而
言,半风化岩石带碳酸盐岩成岩作用比碎屑岩更为复杂,尤其是沉积物埋藏后的抬升,使之再次暴露,导致碳酸盐岩形成复杂的成
岩响应。系统总结了碳酸盐岩埋藏后的抬升暴露所形成的与古暴露面相关的成岩现象,分别从风化带古土壤、半风化带与暴露面
相关的成岩结核、古岩溶以及角砾岩化等方面阐述了与古暴露面相关的标志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从而为碳酸盐岩中古暴露面的识
别提供充足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7.
李鹏  张小敏  陈慧 《热带地理》2014,34(4):429-437
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ANT)通过把人与非人的、物质的和社会的要素并置在行动者网络内,为地理学家审视“空间”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理论工具,在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应用日益增多。文章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遗产地为研究对象,使用ANT研究了开平碉楼与村落从偏僻乡野向世界遗产地的空间生产过程。研究发现,开平碉楼与村落的行动者主要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国家各级政府、开平碉楼与村落专项基金会、旅游企业、旅游者、碉楼华侨业主、碉楼当地业主、其他非业主居民和开平碉楼与村落环境。开平碉楼与村落所处区域的经济衰落呈现出的行动者集体的问题是行动者转译原因,也是开平碉楼空间再生产的起点;申遗与旅游开发成为行动者利益赋予、征召与动员的过程,也同时阐述了空间再生产过程的机理,由部分业主对网络提出的异议则指涉了新的空间再生产。  相似文献   
88.
文章采用多种地震学参数的地震对应相关谱(ECRS)方法,分析研究阿拉善左旗及邻区ML≥5.0地震多种地震学参数的地震对应相关谱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目标地震前多参数滑动极值平均概率时序曲线会出现高值异常;震前约1年左右,空间图像出现高值异常,接近临震异常区域会扩大增强,震后1~2年异常区域逐渐弱化消失。研究结果可为此地区中强地震危险性的判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梁向军  王霞  宋美琴  陈慧 《中国地震》2019,35(4):726-737
针对鄂尔多斯周缘断陷盆地带,基于b值、Δb空间扫描和多参数(b、√Ena/b)组合计算结果,综合分析各段落的应力状态,进而判定它们的危险性。结果显示:整个周缘断陷带的年发生率、年释放率均整体下降,揭示出该区域2010年6月以来呈现出地震弱活动状态;b值较1970~2010年结果变化并不显著,内蒙古磴口-五原值得注意地区、同心-灵武值得注意地区、晋冀蒙交界危险区和侯马-运城值得注意地区4个区域仍处于匀速的应力积累状态;结合多参数组合揭示的应力状态和断裂习性,认为内蒙磴口-五原地区未来发震危险性最高,但近期发震的紧迫性不强,同心-灵武地区危险性有所增强,侯马-运城地区危险性持续,晋冀蒙交界地区危险性有所降低,其余段落近期复发强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90.
鄂尔多斯块体东南缘是中国大陆西部碰撞挤压到东部伸展拉张动力学转换的关键地区,其新构造运动以强烈的差异升降运动为主,在该区开展空间高分辨率的地壳垂直运动观测尤为重要.文中基于Radarsat-2宽模式影像,采用干涉图堆叠(Stacking)技术获得了研究区的空间高分辨LOS向平均形变速率场,并与研究区域内长期观测的G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