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63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柴西地区上下油砂山组沉积相及有利储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研究区露头、岩性、测井等特征的研究,将柴达木盆地新近纪上下油砂山组划分出5种重要的沉积相类型:冲积扇相、河流相、扇三角洲相、三角洲相、湖泊相,并进行详细描述。依据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画图的方法论,做出上下油砂山组沉积相平面展布图。沉积相带是控制储层特征和分布的基本因素。结合沉积相带图,划出油砂山组储集相带,有利储集相主要是三角州前缘砂体,冲积扇—扇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浅湖滩坝;主要分布在沙西、乌南、咸水泉、月牙山、红沟子、阿尔金斜坡带,而碱山地区的储集相带发育较差。  相似文献   
162.
位于西昆仑山北坡的叶尔羌河是塔里木河的三大源流之一,该流域山区分布的雪岭云杉为过去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理想的载体。本文建立了叶尔羌河流域4个雪岭云杉树轮宽度年表和区域合成年表,探讨了树轮年表对叶城气象站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雪岭云杉树轮年表具有较高平均敏感度、缺轮率和序列间相关系数,年表的质量较高。区域合成年表与叶城站上年6月至当年5月降水量相关系数为0.393,与当年3—9月平均最低气温相关系数为0.624。一阶差相关分析表明,树轮年表与最低气温的高频变化特征并不一致,二者较高的正相关主要是由于温度升高趋势的贡献。树轮年表与乌恰站上年7月至当年4月降水量相关系数为0.535。西昆仑山北坡雪岭云杉树轮年表与周边对水分敏感的树轮气候记录对比表明,其低频变化趋势以及缺年集中出现的年份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由于气候干旱、下垫面条件恶劣,位于叶尔羌河流域的西昆仑山北坡雪岭云杉树木径向生长的限制因子仍然为水分条件,而非气温。  相似文献   
163.
A series of biomarker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aliphatic and aromatic fractions of the extracts from Late Permian Dalong (大隆) and Wujiaping (吴家坪) formations in Shangsi (上寺) Section, Northeast Sichuan (四川), South China,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C). The dominance of lower-molecular-weight n-alkanes throughout the profile suggests the dominant contribution of algae and bacteria to the organics preserved in the marine section. Wujiaping Form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elevated contribution from algae as well as other photoantotrophs such as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as shown by the molecular ratios of hopanes to steranes or tricyclic terpanes as well as the ratio of pristane (Pr) and phytane (Ph) to C17 and C18 n-alkanes. This is in accord with the data from the microscopic measurement on the calcareous algae. In contrast, Dalong Formation is featured by enhanced contribution from bacteria and probably terrestrial organics indicated by the enhanced C24 tetracyclic terpanes relative to tricyclic terpanes. The two formations also show a distinct discrimination i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cluding redox condition and salinity. The anoxic condition was only found in the middle of the Dalong Formation as shown by the ratios of Pr/Ph and dibenzothiophene to phenanthrene, consistent with the reported data of Mo and U. An enhancedsalinity indicated by the homohopane index is observed at the shallow Wujiaping Form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osition of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the redox condition, Dalong Formation is proposed, herein, to be potential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the study site. It is notable that the topmost end-Permian is characterized by a large perturbance in both the redox condition and salinity, with oxic conditions being frequently interrupted by short-term anoxia, likely showing a caus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episodic biotic crisis across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相似文献   
164.
陈峰 《上海国土资源》1998,(3):45-49,59
采用纵向加固技术处理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的持力层软弱、桩端承载力不足,根据工程实例,其加固方法和施工工艺可推广到其它多种人工挖孔桩质量不良情况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5.
蔡锋  陈峰 《台湾海峡》1995,14(2):113-117
广西北海廉州湾围垦工程是北海市一项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进行多功能开发的重要工程项目。本文介绍了围垦工程区的浅地层声学探测结果,分析了该区的浅地层结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其浅地层结构的环境意义及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66.
福建近岸海底地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部,隔台湾海峡与祖国的台湾岛相望。福建沿海岸线曲折,湾澳众多,岛屿棋布,海底地形复杂,资源丰富。全省在以新华夏构造体系为主的控制下,由沿海向内陆,地形起伏变化大,多山地丘陵,陆上地形轮廓已十分清楚。但近岸海底地形特征则了解较少。本文汇总了近岸海区有关资料,对全省近岸各类海底地形进行归纳分析,侧重介绍水深50米以内各种主要海底地形。一、近岸海底地形的一般特征福建近岸海区习惯上称为大陆海岸带水下岸坡区,分属于东海和台湾海峡大陆架的一部分,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7.
环境条件对隐甲藻生长及DHA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环境条件对隐甲藻(Crypthecodinium cohnii ATCC30556)生长及DNA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隐甲藻生长及DNA积累的适宜环境条件为:培养温度采用温度转换设置为20℃培养32h后转为20℃培养,pH7.0黑暗培养,装液量50ml/500ml,接种量5%。  相似文献   
168.
近年来,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地质海洋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在完成国家指令性的海洋科研调查课题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横向联系,承担了省、市、县有关部门委托的多项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9.
叉子圆柏(Sabina vulgaris)年轮边界清晰,广泛分布于天山北坡海拔1 200~3 100m范围,比雪岭云杉的海拔分布范围更广。该树种最大树龄在200a以上,目前还未见利用这一树种开展树轮年代学研究的报道。建立了天山北坡东部木垒山区叉子圆柏的树轮宽度年表,分析其年表特征及其与木垒气象站降水量、降水日数、气温、蒸发量和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的相关关系,评估叉子圆柏的气候信息含量及其用于气候重建的潜力。结果表明:叉子圆柏树轮宽度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序列间的一致性,树木径向生长受到当年生长季(3—8月)及其前期降水和蒸发的综合影响,宽度年表与当年的降水量和降水日数显著正相关,与气温和蒸发量显著负相关,与当年4—7月SPEI的正相关最为显著(n=55,r=0.650,P0.0001)。基于一元线性方程(Y=2.783 X-2.975,R~2=42.2%,R_(adj)~2=41.1%),利用叉子圆柏树轮宽度重建了东天山北坡木垒4—7月SPEI变化。与基于雪岭云杉树轮宽度重建的东天山降水记录的比较表明:1860—2013年间二者相关系数为0.381,低频变化都记录了1910—1940年的持续干旱期。SPEI序列中的部分极端干旱年与降水记录并不一致,SPEI记录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持续偏干趋势在树轮降水记录中并不明显,可能是由于两个重建的要素和时段不一致,SPEI指数考虑了增温引起的蒸发作用加剧的影响。叉子圆柏主要分布在阳坡(雪岭云杉一般生长在阴坡),特别是可以在天山北坡雪岭云杉下树线以下的区域生长,叉子圆柏树轮宽度反映的气象要素和时段与雪岭云杉存在差异,因此在天山山区树轮年代学研究中能作为雪岭云杉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70.
叉子圆柏(Sabina vulgaris)年轮边界清晰,广泛分布于天山北坡海拔1 200~3 100m范围,比雪岭云杉的海拔分布范围更广。该树种最大树龄在200a以上,目前还未见利用这一树种开展树轮年代学研究的报道。建立了天山北坡东部木垒山区叉子圆柏的树轮宽度年表,分析其年表特征及其与木垒气象站降水量、降水日数、气温、蒸发量和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的相关关系,评估叉子圆柏的气候信息含量及其用于气候重建的潜力。结果表明:叉子圆柏树轮宽度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序列间的一致性,树木径向生长受到当年生长季(3—8月)及其前期降水和蒸发的综合影响,宽度年表与当年的降水量和降水日数显著正相关,与气温和蒸发量显著负相关,与当年4—7月SPEI的正相关最为显著(n=55,r=0.650,P<0.0001)。基于一元线性方程(Y=2.783 X-2.975,R^2=42.2%,R_(adj)~2=41.1%),利用叉子圆柏树轮宽度重建了东天山北坡木垒4—7月SPEI变化。与基于雪岭云杉树轮宽度重建的东天山降水记录的比较表明:1860—2013年间二者相关系数为0.381,低频变化都记录了1910—1940年的持续干旱期。SPEI序列中的部分极端干旱年与降水记录并不一致,SPEI记录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持续偏干趋势在树轮降水记录中并不明显,可能是由于两个重建的要素和时段不一致,SPEI指数考虑了增温引起的蒸发作用加剧的影响。叉子圆柏主要分布在阳坡(雪岭云杉一般生长在阴坡),特别是可以在天山北坡雪岭云杉下树线以下的区域生长,叉子圆柏树轮宽度反映的气象要素和时段与雪岭云杉存在差异,因此在天山山区树轮年代学研究中能作为雪岭云杉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