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1篇 |
免费 | 212篇 |
国内免费 | 12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8篇 |
大气科学 | 133篇 |
地球物理 | 114篇 |
地质学 | 345篇 |
海洋学 | 156篇 |
天文学 | 28篇 |
综合类 | 85篇 |
自然地理 | 1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39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44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41篇 |
2012年 | 39篇 |
2011年 | 54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45篇 |
2008年 | 54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8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6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62年 | 1篇 |
194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32Si是宇宙成因的放射性同位素,其半衰期约为200a,应用32Si作为示踪剂测定地下水年龄的范围为50-1000a。本文介绍了应用Fe(OH)3共沉淀法从天然水中提取SiO2和K2SiF6的制备方法,在化学分离、纯化和转化为K2SiF6后,将K2SiF6和TritonX-100混合制备计数溶液,用液体闪烁计数法测量32P的放射性,最后用公式计算32Si的放射性浓度和地下水的年龄。 相似文献
152.
依据多目标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已经取得的部分成果(如:国土环境质量状况、农田区土壤肥力和营养状况、规划特色优势农作物产地、部分地方病分布区和影响因素等),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和发展现代化农业等方面提出了深化调查成果的意见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3.
确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明确现代理财思想、建立现代理财方法和措施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它是企业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所应达到的预期效果和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企业财务工作的定向机制、出发点和归宿,本文就新型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定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54.
X射线衍射分析法适宜于分析有机显微组分的芳环层的层状结构。有机质的芳环层结构与其类型和演化程度有关。表征有机质芳环层的层状结构的主要参数:高度Lc、宽度La、网面间距dhk1和芳环层层数可作为油气勘探中判断源岩性质、类型、演化程度与生烃潜力的依据。文章还对参数的变化与意义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5.
156.
157.
正课堂的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年龄特征,创造促使学生准确地感知、理解、运用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氛围。用历史故事创设地理教学情境,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标理念,同时联系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活力。笔者将 相似文献
158.
模糊数学方法在中国土地资源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近30年来模糊数学方法应用在我国土地资源评价中的论文进行检索与分类统计,以常用模糊数学方法为主线进行应用进展分析与展望。研究结果表明,自1980年以来,模糊数学方法在我国土地资源评价中逐步得到应用,研究论文分布在几十种期刊上,论文作者比较分散;其中,模糊综合评价、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应用相对较多,分别占检索论文总数的46%和26%。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主要应用在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质量评价、可持续发展评价等方面;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主要应用在土地利用类型划分和土地资源评价等方面。模糊数学方法将在土地资源评价、分类、规划、决策、预测和控制问题研究中得到进一步应用。在应用模糊数学方法时应注意合理描述模糊概念、注重多种方法并用,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59.
透过对上海市两个中心城区、三个郊区和浦东新区的部分中学地理教师问卷调查的数据,对当前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有了相当的忧虑,对中学地理教学研究工作和职后培训工作做了深刻的反思。目前"3S"技术仍停留在地理教材中,许多地理教师对课堂教学新技术不敏感,课堂教学改进、教学研究缺乏技术支撑;许多地理教师没有使用"指图棒"的习惯;教研员不能变成"考研员";教研员和中学地理教师都需要学习运用新的视频切片技术来进行"精细化"的教学研究,都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面对新教学技术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