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31.
永安市旅游业发展较快,但存在诸多问题,并受到周边县域旅游业发展挑战.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就永安市的旅游市场拓展、产品开发、资源保护以及区域合作等旅游战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2.
本刊讯 近日,焦作市富源土地开发整理中心组织全体职工在河南大学进行了为期一月的封闭式业务知识培训。这是该中心自成立以来,对工作人员进行的第一次较为系统的业务知识培训。培训落实了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关于适应新形式切实搞好土地开发整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为下一步紧紧围绕“十一五”期间耕地保护目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理。  相似文献   
33.
刘邦煜  王宁  陈娟  石莉  田元江 《矿物学报》2007,27(Z1):388-389
钛矿资源主要包括钛铁矿、金红石、白钛矿和红钛铁矿等,其中钛铁矿约占可利用钛矿资源80%左右,是用途最大的钛矿资源.国外大多利用钛铁矿砂矿,主要生产国家有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乌克兰、挪威等国,其产量占世界产量的84%以上.我国钛资源虽然居世界储量之首,但97%为原生钒钛磁铁矿,由于原生矿中TiO2含量均低于10%,且钛铁矿与磁铁矿紧密结合,选治难度较大,因此目前多用于硫酸法钛白的生产原料.  相似文献   
34.
王宁  石莉  陈娟  刘邦煜  田元江 《矿物学报》2007,27(Z1):396-397
镓属于分散稀有元素,随着信息产业及新能源的高速发展,世界上对镓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分析表明近年世界镓的年需求量为300~400吨,价格在450美元.千克左右.镓在自然界含量最高的矿物锗石中也只含0.1~0.2%,不能形成独立矿床.世界镓的储量约为23万吨,国内约为18~19万吨.镓主要产于钒钛磁铁矿、铝土矿、煤或锡矿中.我国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镓的储量约9.24万吨,主要存在磁铁矿中含量在14×10-6~28×10-6.镓在煤中普遍存在,常共生在氧化铝含量高的煤,煤顶层、底板及夹矸中,含镓一般为10×10-6,最高可达250×10-6,工业可采品位为30×10-6.  相似文献   
35.
GIS和遥感技术在贵州火险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森林覆盖率达到30.1%,且多集中于地形复杂、山高坡陡、交通不便的山区,增加了林区火情监测和火点定位的难度。在应用NOAA卫星遥感监测森林火险业务中,利用G IS中M apOb jects的地理信息功能开发系统,可准确对贵州省的1 500多个乡镇进行火点精确定位。RS与G IS技术结合提高定位精度、缩短监测产品制作时间、提高服务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36.
特提斯成矿带是全球三大成矿带之一,阿普塞尼(Apuseni)-巴纳特(Banat)-蒂莫克(Timok)-斯雷德诺戈里斯基(Srednogorie)岩浆成矿带(ABTS多金属成矿带)位于特提斯成矿带西缘,由阿普塞尼–巴纳特铁铜铅锌矿集区、蒂莫克铜金矿集区和斯雷德诺戈里斯基铜金矿集区组成,成矿作用主要与晚白垩世钙碱性岩浆活动有关。塞尔维亚蒂莫克铜金矿集区作为ABTS多金属成矿带经济意义巨大的矿集区之一,总结该地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对下一步的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综述了蒂莫克铜金矿集区及其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了矿集区成矿规律与动力学背景。蒂莫克铜金矿集区典型矿床形成时代集中在88~78 Ma之间,成矿作用历时10 Ma左右,矿集区内成矿作用时代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年轻的趋势。矿集区中典型矿床类型主要为斑岩型(如马伊丹佩克矿床、克里韦利矿床和瓦利亚斯特尔茨矿床)和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如博尔矿床和丘卡卢佩吉矿床),这些矿床以铜金矿化为主。矿床类型、矿化特征及矿体埋深存在的差异可能与区域上新生代右旋构造在矿集区形成的逆冲推覆构造及成矿后不均匀剥蚀有关。根据矿集区典型矿床的矿化类...  相似文献   
37.
王淼  杨伯钢  杨旭东  崔亚君  陈娟 《北京测绘》2021,35(10):1235-1239
生态保护红线是一种新型区域生态管控制度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代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针对生态保护红线存在边界不规则、生产建设用地扣除偏差、精度和现势性不足等问题,基于遥感影像和GIS技术,提出了生态保护红线校核技术路线,制定了5个一级类、24个二级类的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调整指标体系;提出了多源数据融合、三条控制线协调、红线边界优化、勘界定标、数据建库等数据管理和更新技术流程,并阐明生态保护红线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可为其他城市生态保护红线的校核、优化和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39.
利用2013—2017年6—8月汉中雷达资料,基于等高平面位置显示(constant altitude plan position indicator,CAPPI)上的对流区判识结果,统计分析汉中及其周边地区暖季对流活动气候特征,发现该地区对流活动高发地主要位于大巴山区、秦岭东南麓和汉中以东的秦岭大巴山过渡带,其中大巴山的对流频数最高、较高频数的区域也最广,秦岭东南麓及大巴山过渡带次之,汉中盆地西部对流频数最少。7月对流活动最频繁,6月最少,对流频数及面积也呈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对流高发区位置与山地地形特征高相关:大巴山区对流频数高值区与地形高处接近重合,秦岭东南麓的高值区则位于山坡处。对流伸展高度基本都在7 km以下,其中4~5 km高度占比最高。基于再分析资料的分析发现,7—8月,四川盆地东部维持CAPE高值中心,其位置与四川盆地北侧的大巴山区非常接近,这也是大巴山区持续为对流频数高值中心的可能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0.
C、N、S、Fe是地下水中控制氧化-还原反应的主要元素,淤泥是黏土的演化初期,淤泥演化为黏土过程中会影响含水层水量水质,可能会造成地下水污染;其中的水岩相互作用可以概化为C-N-S-Fe-H2O体系的相互作用。淤泥演化过程的实质是淤泥在压力的作用下孔隙度不断变小,逐渐固结成岩;淤泥内部不断发生生物地球化学反应,C-N-S-Fe-H2O体系驱动各种物质的形态结构不断发生改变,其中加压速率和加压模式会影响淤泥里的C、N、S、Fe重要组分固液相的转化。本研究运用自主研发设计的增压装置,探究在3种加压速率(0.04 MPa/12 h、0.04 MPa/24 h、0.04 MPa/36 h)和加压模式(0.040.02 MPa/12 h、0.04 MPa/12 h、0.040.06 MPa/12 h)的情况下,固体介质中C、N、S、Fe向孔隙水释放的规律。结果表明:(1)匀速加压速率越慢,加压初期溶解性有机碳(DOC)、 SO 4 2 -释放速率越快, NO 3 -和Fe2+浓度变化增大;DOC、 SO 4 2 - NO 3 -、Fe2+释放总量越多。(2)不同的加压模式,加速加压(0.040.06 MPa/12 h)下 NO 3 -、Fe2+的浓度波动较大;DOC、 NO 3 - SO 4 2 -和Fe2+的总释放量为加速加压(0.040.06 MPa/12 h)大于匀速加压(0.04 MPa/12 h)。(3)加压过程中,DOC和 SO 4 2 -呈显著正相关,改变加压速率会改变DOC, NO 3 - SO 4 2 -和Fe2+的相关性。本研究表明改变加压速率和加压模式会对DOC、 NO 3 - SO 4 2 -和Fe2+的释放速率、释放总量和C、N、S、Fe的转化造成影响,其本质为氧化-还原反应和水岩相互作用的强弱发生了变化;本研究为地质演化过程中压力导致的主要元素变化提供了新的认识,认识到了隔水层会影响含水层的水质和水量,为原生劣质地下水的成因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