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昭苏县自 1974年在自治区率先使用雷达识别雹云、指挥“37”高炮进行催化防雹作业试验以来 ,至今已有 2 5个年头。 2 5年来 ,昭苏人民坚持不懈地与冰雹灾害作斗争 ,为确保昭苏县农牧业生产连年丰收 ,为发展自治区科学防雹事业作出了显著贡献。1 注重科技 稳步发展昭苏县位于天山西部 ,雹暴活动十分频繁 ,年降雹日平均为 2 1 9天 ,最多年可达 32天 ,是自治区乃至全国冰雹最多的地区之一。昭苏盛产小麦、油菜 ,一场冰雹可以造成上万亩农作物颗粒无收。所以人工防雹一直受到当地党政领导和各族农牧民的高度重视。在自治区科委的支持下 ,1974…  相似文献   
62.
买佳阳  蒋雪中 《遥感学报》2015,19(5):818-826
通过优化劈窗算法,建立适合长江口水域的海表温度反演模型,利用2000年至2012年的Terra-MODIS LIB晴空数据进行海表温度反演,得到长江口13年海表温度数据集,分析长江流域进入河口的水沙变化后河口水域海表温度的年际变化和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长江口海表温度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温度场的空间分布由口内至外海呈现阶梯性变化。受海域潮流上溯和径流下泄的影响,口内口外的海表温度表现出不同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冬季,口外高口内低;夏季,则口外低,口内高。伴随着冬季流域进入河口的径流量增加,长江口口外海域的冬季海表温度也出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3.
对大兴安岭中段扎赉特旗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进行了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研究。用LA-ICP-MS测得流纹质隐爆角砾岩(TW6)和流纹岩(TW14)中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分别为157.2±1.2Ma和154.8±1.1Ma,表明火山岩形成于晚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火山岩富硅碱、贫钙镁,为过铝质钙碱性系列;(La/Yb)_N=20.24~22.68,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呈右倾形式,Eu为正异常;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Rb、K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Ti、P强烈亏损,显示壳源岩浆的特征。综合本区火山岩的特征并结合他人研究成果,认为扎赉特旗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的形成与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后伸展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4.
为研究地基雷达在高层建筑物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介绍了基于IBIS-S的南京紫峰大厦动态监测实验方案和监测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可知,所选监测点位移变化量的相关性均超过了0.95;所选监测点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且利用所选监测点频谱图分析了紫峰大厦主楼的振动特性,得到了四阶频率。实验结果表明,地基雷达IBIS-S是进行高层建筑物动态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随着和田玉石籽料价格不断增长,大量的皮色染色的和田玉籽料也充斥着市场。本文通过对比和田玉籽料原料皮色及人工皮色的颜色、成因、颜色分布等,对和田玉籽玉原料皮色染色进行了鉴别探讨。  相似文献   
66.
湖北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的落区诊断分析和预报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利用欧洲中心和T106数值预报产品,分析常规气象资料,对湖北省1998年3月20~25日历史上罕见的连续性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揭示了产生强对流天气的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并从短期角度对连续性强对流天气过程归纳出天气模型和预报指标,得出了强对流天气落区及降水性质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提高预报强对流天气的准确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7.
广东干湿气候的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提出一种月、季干湿气候指数,并用于广东各地干湿气候的分析,结果表明,广东以4-9月为湿季,10月到翌年1月为干季,2-3月为干转湿的过渡期,干季短而湿季长,干湿季节的互换呈纬向自北向南推南,3-4月呈北湿南干,9月呈北干南湿,干湿季的转换时间与自然季节的转换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68.
应用因子分析研究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的退化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采用SPSS分析软件,对塔里木河下游沿河道布设的39个样地进行了环境退化的因子分析。通过数学变换,9个观测指标被转换为2个综合指标(主分量)。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对2个综合指标进行了环境解释。依据这2个主分量的贡献率计算了塔里木河下游39个样地的因子得分,并据此进行了环境退化程度(荒漠化)的评价。从因子得分结果看,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呈明显的随距大西海予水库距离的增加荒漠化程度加重的特点,引起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水、盐条件逐渐恶化带来的植被衰败。从分类的结果看,与本地区的实际基本相符合。这说明因子分析的方法综合了多指标的综合影响,划分的结果更加客观。  相似文献   
69.
基于RS、GIS、景观生态学等方法,以新疆典型干旱区轮台县为研究区,利用1997年、2007年、2017年三期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定量分析轮台县20年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估算原理,定量分析轮台县生态服务功能ESV的年际变化,探讨ESV在景观格局演变下的损益和响应,来反映生态输水对塔河沿岸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轮台县以未利用地大幅度减少,林地与草地的大量增加为主,同时耕地、水域、建设用地以及冰川的面积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相对于整个县域面积依然相对较小;各斑块类型景观格局指数和整体景观格局指数以及空间格局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未利用地对景观整体的控制性减弱,土地利用均匀性和多样性增加,最大斑块指数变化显著,散布并列指数先略有下降后明显增加;轮台县20年间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ESV均呈显著增加的趋势,ESV总量不断增大;轮台县ESV的增益集中在林地的增加上,占总增益的65.9%,轮台县ESV的损益集中在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转入上,说明林地的增加和未利用地的减少是轮台县ESV增加的主要原因。该研究体现典型水源灌溉对轮台县生态的影响,为干旱区生态系统改善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0.
以新疆第一次(2000年)和第二次(2011年)湿地资源调查中相同的347块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3S技术,对CBERS、SPOT5和LandsatTM遥感数据进行调查监测,并结合野外实地验证,比较分析新疆湿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状况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新疆湿地总面积呈减少的趋势,其中河流湿地和沼泽湿地面积增加,分别增加29162 hm2和17130 hm2,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面积减少,分别减少126618 hm2和19391 hm2;各湿地型中,永久性河流、草本沼泽、森林沼泽和季节性咸水沼泽面积有所增加,洪泛平原、内陆盐沼、永久性 淡水湖、季节性淡水湖、季节性咸水湖和库塘湿地面积减少。新疆湿地面积总变化率-7%,各湿地类型中,面积变化率最大的是湖泊湿地(18%),呈减少趋势;最小的是沼泽湿地(5%),呈增加趋势。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