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山美水库流域作为泉州市主要的供水源地,其水资源量的变化将对泉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利用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中5个全球气候模式(GFDL-ESM2M、HadGEM2-ES、IPSL-CM5A-LR、MIROC-SEM-CHEM、NoerESM1-M)在典型浓度路径(RCP2.6、RCP4.5和RCP6.0)下气候预估结果,结合HSPF水文模型,开展了2020—2039年山美水库流域未来径流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预估的年平均降水量较基准期(1991—2010年)增加4.30%,平均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分别增加2.34℃和2.09℃。(2)从月径流量来看,1—5月份径流显著的增加,6—8月份呈显著的下降趋势,此外夏季径流量的变化幅度大于其他季节。(3)未来灾害发生率达到53.13%,洪涝发生的概率大于干旱。(4)未来降水和气温以及径流预测中由GCMs引起的不确定性要大于RCPs。  相似文献   
13.
应用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综合利用泰森多边形法、土壤粒径的线性变换、土地利用编码的转换等方法以及子流域和水文响应单元(HRU)的适当划分,对闽东南沿海西溪流域1970~1975年的年、月径流进行模拟,以月径流模拟的效率系数、相对误差和相关系数3个指标为标准,对模型的敏感参数进行率定,并对1976~1979年的月径流进行验证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晋江西溪流域的径流模拟,且精度较高,尤其是降水量大,产流量多的月份模拟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HEC-HMS模型的时间步长对次洪模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HEC-HMS水文模型,初步建立了适用于晋江西溪流域的暴雨洪水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15 min和60 min两个模拟时间步长,研究模拟时间步长的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进而寻求最佳的时间步长和模拟结果。结果表明:时间步长对模拟结果存在一定的影响,当改变时间步长时,需要通过参数的调整,才可得到相似的模拟结果,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模拟时间步长减小,蓄量常数(K)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同时,当采用较短的模拟时间步长时,模型的模拟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降水量变化的区域差异显著。基于1961—2016年期间,全国763个观测台站白昼和夜间的降水观测数据,分别从昼夜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以及对总降水量的贡献率等四个方面,解读中国九大流域昼夜降水变化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① 昼夜降水量变化的流域差异显著,可归纳为四种类型:昼夜同增型、昼夜同减型、昼增夜减型和昼减夜增型。② 流域总降水量变化与昼夜降水量密切相关。淮河流域降水量减少是由白昼降水量(-0.72 mm/a)减少所致,而黄河流域降水量减少则是由夜间降水量(-0.21 mm/a)减少所致。③ 干旱区、半干旱区及半湿润区的流域,昼夜大雨的雨量要高于昼夜暴雨;湿润区的流域,则表现为昼夜暴雨的雨量要高于昼夜大雨,尤其是珠江流域和东南诸河流域。④ 从全国尺度来看,白昼大雨、夜间大雨和暴雨对总降水量的贡献率超过10%,而白昼暴雨的贡献率约10%。湿润区流域昼夜暴雨对总降水量的贡献率高于昼夜大雨对总降水量的贡献率,而干旱区-半干旱区流域则相反。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认识全球变暖对区域日降水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福建省水资源的条件、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国内外比较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水资源总量、人均量在国内都比较丰富,水质状况良好,但时间分布不均,空间差异更加明显,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开发利用条件较差.如何实现福建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括介绍了福州内河治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着重就内河水环境进一步整治所必须的基础工作(即通过加强原型观测和利用数学模型手段)、内河河网水流和污染物运动规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极端降水是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进一步揭示福建省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根据福建省25个气象站点1960—2013年的逐日降水数据,应用平均值、相对值、频次统计等方法,统计比较了福建省前后汛期最大一日降水量的时间变化及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根据前后汛期最大一日降水量变化,福建省极端降水可分为单汛型、双汛型,其中单汛型包括前汛型和后汛型,双汛型包括前高后低型和前低后高型。(2)前后汛期最大一日降水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从西部内陆向东部沿海呈现出前汛型—前高后低型—前低后高型—后汛型的转变。(3)前汛期最大一日降水量在54年间的变化趋势并不显著,而后汛期的最大一日降水量在大多数站点都呈现比较明显的增加趋势,即台风降水的影响趋于增大。  相似文献   
20.
晋江西溪流域非点源污染的SWAT模型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SWAT模型对晋江西溪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进行了研究.在产流、产沙模拟的基础上,利用1973—1979年晋江西溪安溪站的氨氮、矿物磷实测值对模型进行校准,氨氮、矿物磷模拟的效率系数分别为0.69和0.79.模拟结果表明,1973-1979年西溪流域年均坡面非点源总氮流失量约为1530t或6.3kg/hm^2;总磷流失量约为270t或1.1kg/hm^2;耕作农田是非点源污染的重要来源;非点源污染在西溪各子流域中的空间分布不平衡,蓝溪子流域部分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