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地缘关系视角解析“一带一路”的行动路径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一带一路”倡议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全球治理工程,开辟了政治地理学研究的新纪元,为地缘关系研究提供了大舞台。地理学是从时间、空间和自然—社会系统三个维度理解陆地表层过程的科学,对地缘关系研究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因此,从地理学视角研究地缘关系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一带一路”是当前最具挑战的科学和政策命题,从地缘关系视角研究“一带一路”,需要加强四个方面的结合:① 在科学思维上,需要还原论与系统论思维相结合;② 在科学数据建设上,需要社会人文与自然环境数据相结合;③ 在科学问题选择上,需要社会过程、人文过程、政治过程和自然过程相结合;④ 在研究方法上,需要经验方法、实证方法、系统方法与大数据研究方法相结合。中国地理学者应兼顾政治地理学科建设、地缘关系的学科交叉研究和“一带一路”全球实践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42.
加权Logistic回归是基于GIS成矿预测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模型是不同于线性模型的一种类型。它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适用性强、不受任何独立条件的约束、预测结果更可靠,因此在矿产资源评价研究中得到了很多地质学家的青睐。以矿床模型和成矿理论为基础,加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部分: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成矿有利度综合评价、成矿远景区圈定。本文以中国—哈萨克斯坦边境地区扎尔玛—萨吾尔成矿带斑岩型铜矿为例,探讨了基于GIS的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3.
新疆艾比湖地区盐尘的沉积通量及其物质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准噶尔盆地西部的艾比湖地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降尘监测、采样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艾比湖地区含盐粉尘的沉积通量和物质组成特征.结果表明:艾比湖干涸湖底是盐尘的输出源,盐尘的化学组成主要是无水芒硝、白钠镁矾、氯化钠等盐碱粉尘及Cr、Pb、Mn、Cu、Ni等潜在毒性元素.艾比湖地区盐尘的沉积通量约为79~381 g·m-2·a-1,盐的沉积通量约为4~61 g·m-2·a-1.盐尘的粒径分布以2~63μm的粉砂粒级为主,大于63μm的砂粒级所占比例很小.特殊的地形条件、大风天气、稀疏的植被覆盖、疏松的大面积尘源是艾比湖湖底风蚀和盐尘输送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4.
在新疆阿克苏柯坪—巴楚314国道路碑标记1 145.5 km处二号硫磺沟发现了一种现代的特殊地质现象:这种现象的构造形态主要呈圆台状,其上部是块状灰岩或胶结程度较高的泥砾,下部由地层风化剥蚀物组成,它们像是从地面长出来的竹笋,所以就把这种特殊的地质现象称为泥笋。到目前为止,在该地区还没有人报道过这种现象。它是一种有成因和演变意义的地质现象。通过对其形成条件及过程的研究得出这种特殊地质现象的发育环境是水文过程和气候演变的记录。所以,对它们的研究,对研究当地现代气候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5.
选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华南地区(共48个站)1960—2011年共52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通过EOF分解、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华南地区秋季无降水日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温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华南各个区域的无降水日数年均分布基本保持一致,但秋季的发生频次最多,且线性上升趋势最强。因此,侧重分析华南地区秋季无降水日数特征,EOF分解的主要模态在空间上表现为无降水日数呈现全区域一致变化,时间序列上包含年际和年代际变率。进一步寻找前期典型海区的影响,表明显著影响的海域为前期(7—8月)西北太平洋。该地区的海温将通过影响整层水汽通量散度和局地的下沉运动,不利于秋季降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咸海水位不断下降导致湖滨荒漠化加剧,尘暴频发,区域环境恶化。利用臭氧观测仪(OMI)气溶胶数据和HYSPLIT(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Model)模型,对咸海地区近期粉尘气溶胶变化及其潜在扩散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以来,咸海地区粉尘活动不断增强,OMI气溶胶指数年平均值、方差、中值和最大值均呈现快速增加趋势,2013年OMI气溶胶指数平均值已经上升至1.47;OMI气溶胶指数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季(3-5月)和秋末初冬(11月-次年1月)是两个气溶胶指数峰值区;在相同时间内,春季和冬季的粉尘潜在扩散范围最大,秋季次之,夏季最小,且粉尘潜在扩散表现出明显的经向和纬向扩散特征;受气流和地形影响,粉尘潜在扩散主要有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  相似文献   
47.
通过2007-2008年对荒漠地区红柳大芸人工接种试验研究,为红柳大芸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措施。在不同起源红柳林中,使用不同质量的大芸种子,采用不同接种深度和距离、不同接种方法、不同接种时间、不同的土壤、不同的定植模式、不同接种穴数等进行人工接种成功率对比试验。采用株行距1m×3m或1m×1m×3m的宽窄行造林模式、3月中旬至5月中旬用后期接种法接种、用纯度〉70%大芸种子、接种深度和水平距离为60cm和40cm成功率最高。  相似文献   
48.
49.
通过实况资料以及WRF模式对广西地区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对飑线内中尺度涡旋MVs(Mesoscale Vortices,MVs)和后向入流与地面大风的成因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涡度收支和涡线分析得出,弓状回波中存在东西涡旋对,其生成主要是散度项造成,中间相对弱的反气旋涡旋是涡线拱起产生的水平涡度向垂直涡度转换引起。通过计算正负涡旋对引起的旋转风从而量化了涡旋对对地面大风的贡献。结果发现,本次过程中涡旋对引起的旋转风在地面大风中占有较大比重,约40%~50%。当去除涡旋对引起的旋转风时,地面大风的强度减弱,位置偏移。由三维流线可以看出后向入流的下沉是产生地面大风的另一个影响因子。通过对浮力加速度和动力加速度进行诊断发现,后向入流的下沉主要是由于负的浮力加速度引起,水平方向的密度不均匀是负浮力加速度产生的主要因子,但在风速突然加强时,动力加速度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天山山地表层土壤重金属的污染评价及生态风险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经济迅速发展背景下天山山地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通过在天山3个典型区段采集土壤样品,测定10种微量金属的含量,然后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污染指数评价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方法,并结合新疆土壤背景值和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天山山地土壤中10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顺序为:MnZnCrNiCoCuPbAsCdHg;多元统计分析表明天山山地土壤中重金属Pb,Hg和Zn的含量主要受人为污染的影响,可归为"人为源因子"。土壤中重金属Cu,Ni,As,Co和Cr的含量主要受自然地质背景的影响,可归为"自然源因子"。重金属Mn和As同时受2种来源的影响;污染评价表明,天山中部的乌鲁木齐—阿克苏区段和天山东部的巴里坤—伊吾区段土壤中重金属Cd和Hg均属于中度污染水平。天山西部的昭苏—特克斯区段土壤中重金属As属于中度污染水平,其他重金属在其他区段均属于低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评估表明,天山东部的巴里坤—伊吾、天山中部的乌鲁木齐—阿克苏和天山西部昭苏—特克斯3个区段土壤中10种重金属均处于低水平的生态风险。但重金属Cd和Hg在天山中部乌鲁木齐—阿克苏区段和重金属As在天山西部的昭苏—特克斯区段的生态风险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区段,主要受人为污染的影响。近年来天山山地绿洲经济的发展已经造成天山中部、东部和西部一些地区土壤中重金属Cd,Hg和As的含量增高,应对此重视,加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合理规划使之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以保护干旱区绿洲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