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广州市医疗设施可达性模型中端点吸引的影响因素检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引入出租车GPS数据对医疗设施端点特征指标、服务端特征指标、环境要素指标等进行检验,衡量这些指标对医疗设施端点吸引量和主要服务范围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医疗服务利用符合距离衰减规律,1.5 km内人数最多,超过1.5 km,随距离增加出行人数逐渐减少;医疗设施吸引量受医院规模、所在地区人口数量的正向影响,主要服务范围受到所在地区人口数量的负向影响,其他指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2.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生产性服务业对广州同行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钟韵  闫小培 《地理研究》2006,25(1):151-160
香港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高于广州,广州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处于香港同行业的发展阴影区内。本文从实证调查入手,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分析,指出香港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广州同行业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大,并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进一步地,根据区域发展的需求、市场需求的层次差异以及穗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提出了穗港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互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3.
新时期粤港经济合作中的区域矛盾与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丽丽  闫小培 《热带地理》2004,24(4):346-349,360
在分析粤港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特点基础上,剖析了新时期粤港经济合作中可能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因素.指出制定统一的产业发展规划,展开全方位的产业经济合作,营造适宜的制度环境以及促进粤港文化整合等是新时期促进粤港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4.
住房制度改革背景下广州市居民居住偏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制度改革以前,国家控制着住房的供应,人们没有选择住房的自由。改革后,家庭越来越依靠市场来满足其住房需求,个人购买商品房的比例得以提高。择居自由度的增加意味着住房消费个体差异的扩大,居民住房偏好成为住房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住房市场化下居民住房偏好及其影响因素有重要意义。采取表述性偏好正交实验设计和联合统计分析方法,对处在改革前沿的广州市居民住房偏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居民住房选择中,居住区位和小区特征比住房本身更重要;居住小区特征中,居民最关注住房所在区域,老城区越秀和东山和城市新中心天河区成为居民偏爱之地,但不同收入家庭区域偏好有所差异,高收入阶层明显偏好于新中心区天河区,而低收入阶层却更热衷于老城区;住房价格和居室朝向是重要影响因素,居民明显表现出对低价格住房和南向居室的偏好;除此之外,相对较重要的因素还有小区治安、交通和生活便利程度;而房屋类型、房屋布局和物业管理重要性相对较小,但高收入阶层明显比低收入阶层看重物业管理。  相似文献   
65.
城市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作用研究——以广州为例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毛蒋兴  闫小培 《地理科学》2005,25(3):353-360
在评述国内外城市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影响作用研究的基础上,以广州为案例,利用有关政府部门资料、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引入定量分析和GIS、RS空间分析技术,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城市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作用。首先,作者论述了城市交通系统发展对城市空间格局演化的引导作用;接着,应用GIS和RS技术分析论证了城市交通系统建设对土地利用开发的刺激作用;第三,应用GIS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城市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价格的影响作用;最后阐明了城市交通系统对广州各类用地布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闫小培  钟韵 《地理科学》2005,25(5):537-543
广州的生产性服务业经历了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具有基本经济活动功能。通过对广州的生产性服务机构的抽样问卷调查,阐述其在服务范围、服务对象及服务销量分布三方面的特征。并根据广州生产性服务业目前的发展水平,以及对珠三角制造业企业市场的抽样问卷调查,从供给水平和市场需求两个角度对广州生产性服务的外向功能特征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67.
刘望保  闫小培  谢丽娟 《地理研究》2012,31(9):1685-1696
中国城市处于由国家/集体分配体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向以市场调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城市居民职住空间大规模重构。本文基于2001年、2005年和2010年家庭调查问卷,分析城市居民职住流动及其空间变化,总结城市居民职住流动对广州市社会空间重构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城市居民职住流动率大规模增加,且圈层差异明显,越往外围,职住流动率越高。城市居民的职住就近流动的特征明显,偏好于工作地附近就近选择居住地或在居住地附近就近选择工作地。地方政府应通过城市规划、就业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等手段来加强宏观调控,合理引导不同社会群体的职住区位选择,以减少居住空间分异和职住空间的过度分离。  相似文献   
68.
快速城市化下的发展中国家城市住房供需矛盾突出,非正规住房在城市住房供给体系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国际城市研究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非正规现象。论文综述了发展中国家城市住房供给模式及特征,发展中国家的城市非正规住房供给包括非法占住、非法再分和非正规租赁等不同类型,非正规住房在发展中国家城市住房供应体系中的地位显著,但也引发了居住环境的恶化和贫民窟的形成,政府对非正规住房的态度正逐渐转化。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和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城市非正规住房现象逐渐凸显,发展中国家的相关经验为我国城市住房制度建设和非正规住房管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9.
非正规部门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初被提出以来的。由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特征和规制背景不同,出现了多种概念。本文对国外非正规部门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指出不同概念界定,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核心大致经历了从“自我雇佣”到“不受规制”再到“半正规”的发展演变过程,提出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用动态的视角界定和研究我国的非正规部门。  相似文献   
70.
城市交通干道对土地利用的廊道效应研究--以广州大道为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城市交通干道对沿线土地利用存在廊道效应。该文阐释了城市交通干道对土地利用的廊道效应机制,以广州大道为例,利用有关政府部门资料以及遥感数据和实地调查资料,引入GIS与RS集成技术,进行了城市交通干道对土地利用的廊道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大道对土地利用存在明显的空间吸引与空间分异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