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8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城市降雨产流特征的定量研究对于城市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科学规划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广州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改进的线性光谱解混方法提取遥感影像的不透水面、植被和土壤盖度,并结合SCS-CN 产流模型进行城区降雨径流模拟。首先利用线性光谱解混方法提取 2015-10-18 Landsat 8 OLI 遥感影像的不透水面、植被和土壤盖度;然后利用归一化建筑物指数和归一化植被指数进一步优化解混结果;最后结合优化的不透水面、植被和土壤盖度计算合成的 CN 值,并应用 SCS-CN 产流模型分析研究区在不同降雨重现期的降雨产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改进的线性光谱解混方法能较好地提高不透水面、植被和土壤盖度的提取精度;不透水面盖度越高的区域,CN 值越高;CN 值对地表径流深模拟有显著的影响;在不同重现期降雨条件下,研究区地表径流深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显著;总体上,降雨量越大,不透水面盖度越高,形成的地表径流深越深,内涝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气候、地形、土壤条件等对兴宁市油茶种植生态适宜度的影响,提高兴宁市油茶种植生态区划的精细化程度,文章基于油茶生长对环境条件的需求,在充分分析兴宁市气候、地形、土壤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油茶种植综合区划指标为:4个气象因子(10―12月平均温度、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8―9月平均降雨量)、3个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坡度、坡向)、3个土壤因子(有机质、pH值、全氮);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指数求和法,建立油茶种植的综合区划评估模型;基于GIS技术开展兴宁市油菜种植适宜性精细化区划。结果表明:兴宁市油茶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海拔在100~500 m的地区,约占全市总面积的37%,较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在500~800 m的低山区,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4.2%,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海拔≥800 m的山区和海拔≤100 m的中部地区,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8.8%。  相似文献   
13.
钟凯文 《热带地理》2005,25(1):53-53
由广州地理研究所和广东省农业厅信息中心共同建设的“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于2005年1月31日在广州地理所通过验收。本次验收会由广东省科技厅主持,出席验收会的领导、嘉宾有:广东省科技厅条财处陈菊玉副处长,中科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科技处侯红明处长、冯国义副处长以及广东省农业厅信息中心主任等。与会专家主要来自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4.
采用基于风条纹提取风向的方式,利用地球物理模式函数,基于Sentinel-1A数据,通过CMOD5模型反演2017年3、5、7、12月份广东省近海海域风场。将反演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风速普遍比实测风速大,风速反演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98 m/s,均方根误差为2.74 m/s,相关系数为0.8。其中3、5、7月的风速较为接近,且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都<2 m/s,而12月份平均风速>8 m/s,实测数据与卫星过境时间不完全匹配,导致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都偏大。哨兵一(Sentinel-1A)影像反演结果整体上与实测数据相一致,验证了COMD5反演模型适用于广东省近海高分辨率海洋风场反演,可为下一步估算广东省风能资源储量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5.
广东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凯文  刘旭拢 《测绘科学》2012,37(5):154-156
高新技术产业代表社会发展方向与动力,实时掌握与系统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动态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东省为例,从高新技术产业链、产业生态和地理空间等多维角度研究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通过分析高新技术产业指标体系,建立了广东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地理信息系统,阐述了系统建设目标、体系结构、系统功能和特点,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合理布局与健康发展、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GSM的疾病防疫应急指挥决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本文从构建一个市疾病中心的疾病防疫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出发,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系统结构及其 功能,进而探讨了基于WEB GIS/GSM技术集成的疾病防疫应急指挥决策系统的设计方案。并指出该方案的特点 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城镇化地区热岛的时空变化特征,采用2015年覆盖广州市的1 km空间分辨率MOD13A3月合成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用Landsat8 OLI提取的归一化建筑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d-up index,NDBI)数据以及不同季节的气象站点近地表气温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近地表气温与NDVI和NDBI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应用空间自回归方法构建不同季节的近地表气温与NDVI和NDBI的空间自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广州地区近地表气温与NDVI和NDBI的空间关系,并与普通回归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的NDVI与近地表气温呈负相关,NDBI与近地表气温呈正相关;与普通线性回归模型相比,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优;通过比较分析相关系数(R~2)值、赤池信息量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值及回归模型残差的莫兰指数(Moran index,Moran’s I),发现空间滞后模型的拟合效果略优于空间误差模型;从春季到秋季,NDVI对近地表气温的影响大于NDBI对近地表气温的影响;在空间滞后模型中,显著的、正的空间自回归系数表明,气象站点的近地表气温受到相邻气象站点的近地表气温的显著正影响。  相似文献   
18.
河道演变的遥感分析研究——以北江下游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近30 a来共7个时相的MSS、TM遥感影像和相关地区的1︰5万地形图作为数据源,在建立遥感识别标志和影像特征的基础上 ,对北江下游河岸变迁、洲滩和河道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975~2002年间,北江下游河道具有明显演变过程,岸、滩 冲淤变化明显,部分地区发生淤积。在获取河道横向演变特性的基础上,对比该时段内北江下游河道纵向演变情况得出: 河道的纵 向变形影响横向变形,总体变化两者成反比关系,河势向着稳定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DEM的广东省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是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近年来,随着广东省经济发展迅速,土地利用在受珠江三角洲地区辐射影响的广东山区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DEM的基础上,分析1993~2003年来广东省山区韶关市的土地利用变化与高程、坡度和坡向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993~2003年来广东省山区韶关市的土地利用变化在高程、坡度和坡向有很大差异,这些因素对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促进该地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需进一步因地制宜,结合高程、坡度和坡向等影响因素优化土地利用类型和改善地表覆盖。  相似文献   
20.
基于WebSocket和GeoJSON的WebGIS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人防业务处理和人防信息管理与共享服务的效率和能力,增强空间分析和空间决策支撑水平,本文探讨了基于WebSocket和GeoJSON的WebGIS实现,针对人防业务开发了广东省人防公共服务平台。平台具有基本地图操作、人防业务处理、人防信息管理和共享,以及基于人防业务的空间分析功能和空间决策支持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