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76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黄娅  徐荣栏  李亮  金鑫 《地球物理学报》2009,52(11):2683-2688
本文是利用计算机断层成像(CT)方法中的滤波反投影法(FBP)和代数迭代法(ART),根据等离子体层的仿真模型,重建其全球密度分布.在重建过程中,地球遮挡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以使用,但ART比FBP重建的效果好.ART重建图像的相关系数可达0.98,而FBP重建图像的相关系数仅为0.86.FBP重建的偏差是由地球遮挡引起,向阳面靠近地球区域的密度会减小.从定量分析中可以进一步看出地球遮挡所引起的偏差变化.  相似文献   
62.
为研究矩形巷道在不同开挖卸荷速率条件下的变形规律和声发射特性,使用水泥砂浆矩形巷道围岩试件进行快、慢速开挖卸荷试验,得到顶板、隅角、帮部围岩的应变特征和声发射(AE)撞击计数、能量、频谱的演化特点。试验结果表明:(1)快速卸荷,应变释放率高,卸荷后变形不稳定;而慢速卸荷,围岩应力充分调整,有利于应变的充分释放,卸荷后变形相对稳定。(2)矩形巷道的快、慢速卸荷,均以顶板和帮部围岩的径向受拉、隅角围岩的切向受压变形为主;随围岩深度增加,卸荷效应的影响逐渐减弱。(3)两种卸荷速率的AE撞击计数和能量演化特征与应变特性形成良好对应,揭示了围岩内部裂隙与损伤随开挖卸荷的发展过程;峰值频率区段变宽和高幅值信号的峰值频率在某一频段增多的现象可看作围岩发生主破裂的前兆信息。(4)快速卸荷,顶板和帮部周边产生大块剥落现象;而慢速卸荷,顶板和帮部周边每隔一段距离产生垂直于隅角的贯通裂缝,碎胀现象明显但未脱落;两者的隅角围岩破坏程度均较小。  相似文献   
63.
为了获得巷道围岩开挖卸荷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与开挖卸荷状态之间的关系,使用水泥砂浆厚壁圆筒围岩试样,开展开挖卸荷条件下3种不同卸荷速度的声发射试验研究。利用自主研发的小型巷道围岩开挖卸荷模型试验系统,声发射系统及变形监测系统采集试样卸荷过程中的声发射时频信号及变形信息,并对声发射b值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试验过程具有4个特征阶段:加载段―维持段Ⅰ―卸荷段―维持段Ⅱ,这4个阶段与振铃累计曲线有良好对应关系。(2)加载段,高频高幅信号较多,分布范围广,试样内部原始裂隙在三向应力作用下压密明显;维持段Ⅰ,高频高幅信号明显减小,分布范围变窄,试样三向持续压密,变形微小;卸荷段,高、低频信号增多,幅度增加,应变率较高,变形增加速度快,卸荷对试样内侧影响效应更显著;维持段Ⅱ,较慢速卸荷的高幅信号持续增多,内外侧以较低应变率持续产生变形。(3)卸荷速度越大,卸荷段振铃累计曲线出现“陡升”的幅度越高,维持段Ⅱ“陡升”出现越早,幅度越小。(4)卸荷速度增大,b值整体量值减小且越趋于小波幅平稳变化,相对声发射大事件占比提高,破裂尺度更大。  相似文献   
64.
巨鲕的产出时代多见于新元古代和早三叠世,而寒武纪的巨鲕却鲜见报道。近期,笔者在重庆石柱地区下寒武统天河板组中发现厚约35cm的透镜状巨鲕灰岩。在该层巨鲕灰岩中,巨鲕粒径一般为5~7mm,最大可达9mm,约占岩石组分的55%,与大量强烈重结晶的正常鲕粒伴生。钙质生物壳体较常见,颗粒间见亮晶方解石胶结物。研究区巨鲕最外圈纹层上常见蓝细菌化石,形成发育不完全的突起状“夭折的纹层”;巨鲕内的暗色纹层中亦见杂乱交错的、有一定重结晶的蓝细菌等微生物化石。故推测其为微生物成因形成的,且早寒武世频繁的强风暴背景和蓝细菌等微生物的积极参与是该层巨鲕形成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65.
环境一号星座的A星(HJ-1A)上搭载了超光谱成像仪(HSI),它是具有高光谱分辨率的全新国产遥感数据源,为水质遥感特别是内陆水质遥感提供了新的高光谱数据.但HSI影像的处理方法尚不完善,在广泛应用于水质遥感前对其进行质量研究和评价非常必要.本文针对HSI数据在巢湖水质监测应用方面的适宜性,对信噪比和数据真实性、倾斜条...  相似文献   
66.
受浑浊水体自身吸收与微颗粒散射的影响,水下光学成像面临成像距离短、像质差等问题。一种基于斯托克斯参量的主动偏振成像模型被应用到水下成像去散射过程中,有效提升了目标成像探测的清晰度。相比于被动偏振成像模型,引入主动光源可以实现对入射光的偏振调制,由此可以充分挖掘目标反射光与介质光的偏振特征差异进而实现分离选通。改进的主动偏振去散射模型利用了目标反射光的偏振共模抑制效应,借助偏振斯托克斯参量 S2 分量实现了介质光偏振角与偏振度全局分布的准确估算。同时引入图像质量评价参数对比度 contrast 作为反馈参量,通过迭代计算实现背景噪声的最大化滤除。不同散射程度、不同类型目标的水下成像实验表明:相比于传统主动偏振成像方法,改进后的成像模型可大幅提升水下目标的图像质量,特别是强散射环境下的图像 contrast 提升超 2 倍以上。该项工作为利用偏振信息进行水下图像去散射与目标重建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7.
黄土地区采用热减湿工法加固基坑边坡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科学评价高温减湿黄土的裂隙演化是验证该加固工法可行性的关键环节。利用自制试验装置,进行了不同初始干密度和初始含水率的非饱和黄土在50~200℃温度水平下的裂隙演化试验,观察了土样含水率和表层裂隙变化,通过试验图像处理定量分析了裂隙率r、裂隙总长L、分形维数D、裂隙平均宽度W等裂隙指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温度水平提高,r、L、D均有所提高,W变化不明显;初始干密度的提高使r、L、D明显减小,使W明显提高;初始含水率的升高使r、L、D、W显著提高。高温作用显著改变土体的起裂模式,100℃临界温度作用下土体的起始裂隙快速出现,这可能与高压水蒸气的不均匀挤压有关。高温极大加快裂隙演化进程,但超过100℃后,继续升温对裂隙演化的加速幅度不大。从断裂力学的角度分析了高温作用下黄土裂隙开裂和扩展的力学机制,揭示了高温黄土裂隙演化机制。基于基质吸力对裂隙演化的重要影响,建立了考虑高温的基质吸力公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高温对基质吸力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8.
西昌盆地新基姑地区奥陶系大箐组发育典型的风暴岩.风暴沉积构造主要有底冲刷构造、砾屑层理、粒序层理和丘状交错层理等.通过剖面实测,识别出3种风暴沉积序列:序列Ⅰ主要为薄层泥晶白云岩夹黄灰色极薄层状泥岩,为风暴浪基面以下的远源风暴浊流沉积,为风暴岩序列的E1段沉积,主要发育于外缓坡下部;序列Ⅱ发育底冲刷面(A)、平行层理段...  相似文献   
69.
洋底高原及其对地球系统意义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洋底高原是洋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泛分布在洋底的一种面积广大、以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为主并且具有异常厚度洋壳的区域。由于洋底高原分布广泛,加之其形成与地幔柱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洋底高原是研究地球深部过程的一个重要窗口。本文系统总结了洋底高原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洋底高原的全球分布情况、基本特征(产出规模、形成时限、岩石组合、结构组成、地球化学)、鉴别标志、成因机制、地球动力学意义以及洋底高原对于地球表层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洋底高原的地球动力学意义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即:制约大洋俯冲;引起大洋俯冲带后撤和俯冲极性反转;促进大陆增生,构成古老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洋壳平俯冲及高原隆升;诱导板块构造体制的发生。洋底高原对于地球表层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即:促使全球海平面升高;造成全球变暖与"温室效应";引起大洋缺氧与黑色页岩沉积;诱使生物大灭绝与快速更迭。除此之外,本文还简单介绍了西藏中部中特提斯残余洋底高原的基本特征,初步探讨了洋底高原在中特提斯洋发育、班公-怒江缝合带演化以及青藏高原初始隆升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0.
渤中34-2油田P10井为一口调整井,属于正常温度、压力系统,孔隙度较低,近井带污染比较严重,完井射孔方式采用复合射孔。针对射孔作业中出现减震器上端油管挤瘪、RTTS封隔器水力锚和胶筒损坏、点火棒卡于封隔器芯管内等现象,从管柱设计、负压选择、管柱材质、现场施工管理等方面对此次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对射孔作业中类似事故的应对及处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