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93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124篇
地质学   250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在对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IMCI)特点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湖北省干旱特点,对IMCI在湖北省应用进行了参数修订。通过与干旱监测业务中使用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ICI)在干旱统计特征、典型干旱过程诊断能力方面的对比分析,评估了IMCI指数在湖北省的适用性。结果表明:IMCI未改变ICI干旱监测的总体结论,但在干旱演变过程方面较ICI平缓,且对持续时间较长的大旱过程刻画较好。修订后的IMCIHB有效纠正了IMCINCC对旱情发生、发展及缓解过程反应过于迟钝、旱情监测偏重的不足,同时相对于ICINCC2对降水过于敏感又有所改善。然而,IMCINCC和IMCIHB依然存在冬季对微量降水过于敏感及旱情不连续发展的不足。干旱指数在特定区域应用时进行适当的修订和适用性检验是必要的,研究结果可为IMCI在国内其他地区应用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2.
铝土矿是金属铝的主要来源,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逐步推进,中国铝需求量逐年走高.文章简要概括了铝土矿的分布特点、主要类型及主要资源国的铝土矿分布情况,着重介绍了最近几年铝土矿勘查开发的新进展,以深化对铝土矿空间分布、地质特征的认识,把握铝土矿的勘查开发趋势.根据矿石成因,铝土矿主要分为红土型和岩溶型两类,...  相似文献   
483.
使用一个动力海洋与统计大气耦合的热带太平洋模式,对20 世纪90 年代的厄尔尼诺事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预报。结果表明,模式能较好地再现3 次暖事件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也能模拟1995/1996 年的冷海温过程。预报试验的结果指出,20 世纪 90 年代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具有其特殊性,很难在发展阶段作出准确预报,而一旦形成后,模式仍可对这类事件的成熟位相阶段作出大致提前 6 个月的有效预报。文中还用该模式对 1997 年的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作了预报试验,预测 1997 年年底可能发生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关键词:20 世纪90 年代厄尔尼诺,简单海气耦合模式,预报试验。  相似文献   
484.
本文讨论了日本第一座公路钢管混凝土拱桥——主跨230m的新西海桥的非线性地震响应特性。采用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用纤维单元法考虑钢管混凝土的材料非线性,用P-δ效应考虑几何非线性,讨论了在纵桥向地震作用、横桥向地震作用以及纵、横桥两方向同时作用情况下该桥的非线性地震响应特性和抗震性能。计算表明,在纵桥向地震作用时轴力的作用显著,拱脚附近产生的内力较大;而横桥向地震作用时轴力和面外弯矩作用显著,拱脚以及拱肋与桥面连接附近产生的内力较大;横向地震响应远大于纵向地震响应;应考虑纵、横桥向地震力共同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5.
Based on the discrete wavenumber method, we calculate the fields of dynamic Coulomb rupture stress changes and static stress changes caused by M6.5 earthquake in Wuding, and study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subsequent aftershock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he positive region of dynamic stress peak value and static stress peak value are similarly asymmetric, which are basically identical with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aftershock. The dynamic stress peak value and the static stress in the positive region are more than 0.1 MPa and 0.01 MPa of the triggering threshold, respectively,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dynamic and static stresses are helpful for the occurrence of aftershock. This suggests that both influences of dynamic and static stresses should be considered other than only either of them when studying aftershock triggering in near field.  相似文献   
486.
2000—2001年川滇地区有大震震情趋势,应用GPS地形变测量(G),Kaiser效应法地应力测量(K)技术,采用GK联合并网方法,同步监测云南昆明—玉溪地区及邻区地形变场、地应力场;依托本构定律及岩石学组合判据,进行发震应力条件、发震几率、震级大小的分析研究;得出云南地区3~5年内不具备发生MS≥7.0大震的发震应力条件;同时划出滇东北形变高值区,10年左右有可能发生MS6.0~7.0地震。  相似文献   
487.
文雯  虎雄林  毛先进  隋明坤  王林建 《地震研究》2020,(1):176-184,I0005
泥炭质土在昆明盆地分布广泛,由于其工程性质差,因此其土动力学性质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首先收集近年来昆明盆地内埋深为0~100 m的62个取样点,128组泥炭质土样的动三轴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泥炭质土的不同剪应变下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的统计值;然后讨论土动力学参数随埋深的变化特征,并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工作规范》给出的黏土值、粉质黏土值、淤泥质黏土值进行了对比;最后在昆明盆地内挑选了2个典型钻孔模型,分别输入统计值、实测值、规范黏土值、粉质黏土值、淤泥质黏土值,进行一维土层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规范给出的黏土值、粉质黏土值、淤泥质黏土值与泥炭质土实测值得到的结果差异较大,泥炭质土统计值与实测值得到的结果差异较小。当现场工作取样困难,得不到可供试验的原状样时,可考虑选择使用本文的泥炭质土统计值。  相似文献   
488.
渤海油田新近系勘探中,钻井揭示了某些区域存在着速度异常,主要表现为时间图上构造高部位钻井揭示为水层,而低部位是油层,给勘探人员的分析带来了困惑,速度异常导致了时间图和构造图圈闭形态的不一致性.因此,判断速度异常的分布以及速度异常产生的原因分析成为这些区域急需解决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叠加速度场去压实的方法很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并对速度异常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新近系速度异常与走滑断层有着直接关系的结论.这一结论在后期的钻探中得到了证实,为新近系的钻井设计、工程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489.
490.
打网岗位于渤海西北岸,濒临京唐港,是滦河早期建造的沙坝。滦河改道北移之后,由于陆源泥沙减少以及京唐港防波堤的拦沙作用,打网岗侵蚀后退严重。利用多年岸滩监测资料、多期航卫片解译数据以及历史资料,研究表明:1987—2009年间岸滩年均侵蚀速率为-0.61~-5.30 m/a,东北端濒临港口防沙堤下游处侵蚀量最大,西南端人为固化稳定;同时依据不同岸段侵蚀程度的差异性,提出了打网岗岸滩生态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