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篇 |
大气科学 | 2篇 |
地质学 | 3篇 |
海洋学 | 5篇 |
综合类 | 33篇 |
自然地理 | 3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5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中国南方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对气温升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我国南方六省国家气象台站历史气象资料、1:10万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和NCEP再分析气温资料,通过比较气温变化在不同观测环境气象站之间的差异,分析中国南方三种主要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对气温趋势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对气温趋势具有稳定的影响,建设用地的年均温、年均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升温幅度均最高,耕地次之,林地最小。进一步利用再分析资料剔除区域大尺度气候背景影响后,建设用地的年均温升温趋势仍最大(0.105℃/10a),其次是耕地(0.056℃/10a),林地的升温趋势最小(-0.025℃/10a),且为负。这表明对于研究区气温的升温趋势,林地具有抑制作用,建设用地具有增强作用,且增强作用较耕地强。林地的各季节平均气温的变化幅度同样低于非林地。 相似文献
32.
33.
本文采用PARcalc算法,并以C#和ENVI/IDL二次开发语言,设计了主要以MODIS产品为驱动的光合有效辐射估算系统。鉴此,比较了IDL和ArcGIS Engine两者的技术特点,设计了IDL与ArcGIS Engine共存、多种开发环境相结合的技术方案。同时,对模型参数置备、光合有效辐射估算、模型分析等模块的功能,以及多种语言混合编程、数据分块处理、瞬时及日光合有效辐射批量计算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以内蒙古地区作为研究区,估算了该区2007全年和四季的总光合有效辐射及日均光合有效辐射,并对其特征值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研究区域尺度光合有效辐射的定量化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4.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生态成效评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邵全琴 樊江文 刘纪远 黄麟 曹巍 徐新良 葛劲松 吴丹 李志强 巩国丽 聂学敏 贺添 王立亚 邴龙飞 李其江 陈卓奇 张更权 张良侠 杨永顺 杨帆 周万福 刘璐璐 祁永刚 赵国松 李愈哲 《地理学报》2016,71(1):3-34
基于生态系统结构--服务动态过程趋势分析,针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预期目标,构建了由生态系统结构,质量,服务及其变化因素构成的生态成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发展野外观测,遥感监测和生态过程定量模拟一体化的监测评估技术体系,评估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的生态成效.结果表明:工程实施8年以来,三江源区宏观生态状况趋好但尚未达到1970s比较好的生态状况,草地持续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难以达到预期"草地植被盖度提高平均20%~40%"的目标,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有所恢复,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和流域水供给能力提高,区域水源涵养量达到了增加13.20亿m3目标;重点工程区内生态恢复程度好于非工程区,除了气候影响以外,工程的实施对促进植被恢复具有明显而积极的作用;然而,草地退化局面没有获得根本性扭转,工程实施尚未遏制土壤水蚀增加趋势,一期工程局部性和初步性特点突显出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35.
36.
为了服务于我国气候公约谈判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管理,对我国已建立的观测、数据、模型和方法进行有效集成,实现对全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LULUCF活动碳汇效应,以及各种履约对策综合影响的动态评估,基于IPCC理念和方法,以.NET和ArcG IS为平台,设计开发了中国LULUCF碳核算与决策支持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系统原型设计和基本结构,然后,详细叙述中国LULUCF碳核算与决策支持系统的11个主要模块的算法及功能实现,系统数据集成和管理方式,系统决策实现和对比分析。该系统采用C#语言进行开发,采用五层次结构模式,运用关系型数据库存储空间数据,实现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一体化的无缝管理。该系统功能齐备并且具有扩展性,可以接受不同的核定方案,进行多途径、多方案、多情景的比对,能为我国第二次全国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LULUCF活动碳汇效应计量提供可靠、高效的方法,为国家参与气候公约谈判和履约提供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
迭代演进式GIS需求分析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需求分析是信息系统或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阶段,并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需求分析具有迭代性、演进性和并行性三大特性。通常,需求分析方式隐含在各种系统开发模型中,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需求工程热潮的掀起,需求分析模型的研究也成为研究热点。Theofanos等在总结分析已有需求分析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需求分析浪峰模型。该模型同时反映了需求分析的三个特性,刻画了需求分析的复杂性,充分体现了需求分析的发展新趋势。该文根据GIS特点,对该模型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进:(1)将需求分析划分为5个阶段,原模型中的需求定义分解为结构化定义和形式化定义两个阶段,以便于根据该模型进一步发展GIS分析的自动化工具;(2)进一步明确了需求分析每阶段的具体分析活动以及应该采用的分析方法,使模型更具可操作性;(3)反映了项目GIS、部门GIS、企业GIS、社会GIS等不同规模和复杂程度系统开发的需求分析的差别。并对不同情况下选择需求分析模式以及结构化需求定义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对GIS系统开发的需求分析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
森林碳蓄积量估算方法及其应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些年来,森林锐减、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特别是人类活动产生的C02浓度急剧上升和由此导致的温室效应等是目前人类面临最严峻的全球环境变化问题,所以全球碳循环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变化与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其中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又是全球碳循环中最复杂、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部分。而森林生物量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90%,因此,为了正确评估森林在全球碳平衡中的作用,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森林的碳动态研究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总结了估算森林固碳量的几种方法--样地清查法、模型模拟法和遥感估算法,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及应用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9.
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与海洋环境的GIS空间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根据1995~2001年的西北太平洋地区(35°N~45°N,140°E~170°W)巴特柔鱼资源调查与生产的实际情况对柔鱼渔获量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同期遥感反演的海洋表层温度数据(SST)和近表层叶绿素a数据(Chlorophylla),拓展了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定量地研究了我国远洋柔鱼产量与水温、叶绿素等海洋要素场之间的关系,揭示西北太平洋柔鱼中心渔场的环境特征,以期为我国西北太平洋海区的鱿鱼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40.
中国LUCC信息学方法体系的结构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UCC信息学方法体系是集区域自然地理学理论方法与GIS技术于一体的新兴学科领域。该方法体系以遥感、GIS及海量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为基础,主要应用于多尺度、多层次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时空过程与格局演替探测与模拟、驱动机理提炼及宏观生态效应分析研究,并在相关专题的案例研究中,得到不断验证、丰富与发展。本文回顾了LUCC信息学方法体系的发展历程,阐明了我国LUCC信息学方法体系的核心方法、技术特征和研究现状。其中,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遥感动态信息提取与分析、驱动机理提炼、时空过程模拟、宏观生态效应评价技术的发展和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研究信息平台的建设及相关技术方法的集成,推动了中国LUCC信息学的形成,并构成了LUCC信息学方法体系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